名古屋市郊的一片杂木林和一居小木屋,是津端夫妇的梦幻田园。
为圆妻子的田园梦,酷爱帆船和航海的修一停泊在这块乡间土地,亲手搭起木屋,开辟菜园,从此与太太英子远离都市,在春种秋收中一任四季更迭。英子则无微不至地照料着修一的生活起居,连早餐都要准备十种小菜,用“彩虹食材”搭配出营养又美味的料理……同时,她始终没有忘记修一收藏在心间的航海梦。终于在八十八岁那年,修一再次回到惦念许久的塔希提岛。而刚一启程,他便开始想念留在家里的英子了,“她一个人多孤单啊。”
在两人几十年如一日的精心呵护下,如今的菜园四季果实累累。菜园和木屋连接起来,仿佛修一喜爱的大型帆船,正中立着的旗杆上,各色旗帜随风摇曳。
每天都是小春日和。那并不耀眼的晴空暖阳,恰似你日复一日的长情陪伴。
津端英子 (1928.1.18 ~ ),一九五五年与津端修一结婚,婚后专注于家庭生活,擅长料理、纺织、刺绣、耕田等。
津端修一 (1925.1.3 ~ 2015.6.2),建筑师,学者。毕业于东京大学第一工学部,先后在著名建筑师安托宁·雷蒙德、坂仓准三等事务所工作,后担任广岛大学教 授等职。劳作之余担任“自由时间评论家”。
小春日和,小春在日语中指农历十月,加上“日和”就是:十月里阳光和煦;也有解释说是指从晚秋到初冬出现的如同春天般的暖和晴天。总之,看书名就有一股暖暖的气息。 阅读时常常想起我的一位朋友和她先生,一方主外一方主内,看着她时不时发些锅碗瓢盆、柴米油盐,也有和先生出...
评分 评分 评分看小春日和,总是会想到自己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日本津端夫妇的晚年耕种生活,在自己小时候与老一辈的乡下生活经历中找到了一种熟悉的感觉。爷爷奶奶家种了很多的田地,每个季节都会耕种不同的瓜果蔬菜:春天的草莓,小麦;夏天的玉米,西瓜;秋天的萝卜,黄豆;冬天的白菜...
评分年岁越长,越喜欢这种烟火气的书:比如秀英奶奶的《胡麻的天空》,彼得梅尔让人笑岔气的《普罗旺斯的一年》,都很有共鸣。 喜欢做菜,所以厨房是私人领地;喜欢收集餐具;喜欢在家里各种鼓捣,归根结底,都是宅女。 少年夫妻老来伴,年轻时不觉什么,如果是随着岁月的流逝越来...
和《明天》太相似了,菜谱还没有用起来,期待做煮妇的日子!
评分文字版+老年版《小森林》
评分没存款没保险依然能把生活过得有滋有味,还有什么比健康更珍贵和难得的。之前看《人生果实》已被两老打动,心生羡慕。在对生活深感困乏和厌倦的时候,无意中在图书馆看到这本书很是开心,会让浮躁的内心愉悦平静下来。没有什么艰涩深刻的大道理,在被生活折腾得够呛时也不用有读不下去的顾虑,就是生活最朴实本质的面貌。全是和柴米油盐酱醋茶为伴的日常点滴和心得,通过辛勤的劳动和对各种食材用心的料理和巧思,收获大自然的馈赠和最实用的经验。能和一个志趣相投的老伴相互依靠,活得充实自在,拥有平和的心态,细水长流,乐在其中,感受幸福,这就是最向往的生活。其实整本书更像一本食谱,简单有用,而往往最抚慰人心的就是吃,看完对种植和下厨有了更大的动力和兴趣,也勾起了我记忆中的味道。
评分没第一本好 对吃饭指南不感兴趣
评分其实看这本书更多的想到了自己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想到小时候和他们生活时就是这样,只是那个时候不懂得珍惜。我想,小春日和就是两位老年人的生活哲学吧,老了,依然从容不迫着陪伴彼此,耕种收割,自力更生,这种自由自在的生活实在是向往的老年生活呢。可惜现在津端夫妇只剩下津端奶奶一个人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