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百年前描述中国农民管理土壤以增进肥力的书籍在20世纪50年代成为美国有机农业运动的《圣经》,这本书的作者也成为引领那个时代的美国有机农业运动的先驱。
这本书的作者、来自美国的金教授是农业和土壤方面的专家,他写作这本书是为了记录和研究农业生产者真实的生活环境。
他说,农业耕作的首要条件是保持土壤的肥沃,东方各民族早已遇到此类问题,而且也已经找到了解决方法。对于这个问题,西方或许也能直接从他们的经验中获益良多。这是西方向东方学习保护自然资源的第一课。这个便是金在这本书中从东方带回去的重要信息。
[美]富兰克林.H.金(1848-1911),美国农业科学家,威斯康星大学农业物理学教授,美国农业部土壤管理所所长,著有《灌溉与排放》《土壤》《四千年农夫》等。
图1-10 请问是江浙的哪个古城 图片说明为:在中国水网密集的地区,村庄多分布在运河两岸。村子里的街道很狭窄,总是人潮汹涌,热闹非凡。图中,在沿岸三分之一英里的距离内,有3排房子约240户家庭,将近2000人。 内容:提到了宽154英尺的地方,分布着16英尺的街道,30英尺...
评分一本关于百年前中国,朝鲜,日本管理土壤以增进肥力的书籍。东亚三国密集人口以及有限的土地资源的条件下,三个国家千年以来的农耕却能够一直保持土壤的肥力。于此,百年美国的农耕历史却让土地贫瘠,给予此,作者远渡东亚,考察东方农业。 可能作者也没有想到他曾经推崇的永...
评分最有用的好评 最有用的差评 9/10 人认为此评论有用 平均5.0 星 非常好的书 昨天拿到的书,这本非常值得一读,深切了解到资源的紧张,中国一直以来农村真正的耕作方式,巨细靡遗地描写了一个世纪前农业的真实场景,我们正是从4000年一直到那时都是这么做的。 现在土地已经被糟...
评分全部(2048)好评(2021)中评(24)差评(3) 智能排序 精彩评论 V4 老丽兔子 钻石会员 金氏在他晚年拖着老迈之身不远千里来东亚考察农业(当时他夫妻俩是坐轮船来的,从美国到日本的横滨花了20天时间),其动机和目的在哪里?读他这本著作必需要把这一点搞清楚,就是说要把...
评分图1-10 请问是江浙的哪个古城 图片说明为:在中国水网密集的地区,村庄多分布在运河两岸。村子里的街道很狭窄,总是人潮汹涌,热闹非凡。图中,在沿岸三分之一英里的距离内,有3排房子约240户家庭,将近2000人。 内容:提到了宽154英尺的地方,分布着16英尺的街道,30英尺...
如饥似渴的读完这本书,4000年的文化传承和积淀,这才是我们祖国因有的模样
评分如饥似渴的读完这本书,4000年的文化传承和积淀,这才是我们祖国因有的模样
评分终究只是一本一百年前的参与观察,蜻蜓点水,但作者的直觉很好,有一下子抓住重点的本事。只是都是面上观察,而不是深入研究。作者对中国南北方的农业差异、环境差异和认知差异都简单归结为“中国”这个概念了,显得比较浅。书前温铁军的长序很有趣。
评分如饥似渴的读完这本书,4000年的文化传承和积淀,这才是我们祖国因有的模样
评分白左,罔顾实际。 是要我们还保持大量农业人口,精耕细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