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之光:第一册》
I 序一 跨界协作的勇气
V 序二 大数据时代感受人文和科技的跨界之美
XIII 前言
引子 一年与半小时—年轻的人类
第一节 我们的星球
第二节 生命的诞生和进化
第三节 最后的半小时
第一章 金字塔和死者之书—古埃及文明
第一节 偶然的伟大发现
第二节 最古老的文明
第三节 金字塔
第四节 灿烂的古埃及艺术
第五节 埃及文明和青花瓷
第二章 轮子、拼音文字和铁器—美索不达米亚的文明
第一节 轮子和楔形文字
第二节 汉 谟拉比法典
第三节 冶铁的发明和人类最早的条约
第四节 亚述— 血型与文明
第五节 最后的辉煌— 空中花园
第三章 垄耕种植法和科举— 中国的农业文明
第一节 水利、垄耕种植法和农具
第二节 先进的选官制度
第三节 宋代— 幸福的农业社会的顶峰
第四章 科学之路— 从毕达哥拉斯到托勒密
第一节 几何学
第二节 物理学
第三节 天文学
第五章 罗马人三次征服世界— 罗马法
第一节 罗马的崛起与司法制度的形成
第二节 罗马法的体系和法学的发展
第三节 罗马法的复兴和影响
第六章 人造的奇迹— 瓷器
第一节 陶和瓷
第二节 上天的眷顾
第三节 宋代青瓷
第四节 青花瓷器
第五节 风靡世界
第六节 日本的崛起
第七节 从炼金术士到月光社成员的尝试
第八节 瓷器在今天
第七章 一个家族的奇迹— 文艺复兴
第一节 佛罗伦萨的往昔
第二节 最珍贵的财富
第三节 昼夜晨昏
第四节 复兴走向全欧洲
第五节 科学的曙光
第六节 宝贵的遗产
第八章 香料的诱惑— 大航海和地理大发现
第一节 东方的诱惑
第二节 先驱者
第三节 新大陆
第四节 地球是圆的
第五节 全球贸易时代的到来
索引
《文明之光:第二册》
前言
第九章 理性时代的开拓者—艾萨克牛顿
第一节 从故乡到剑桥
第二节 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和微积分的发明
第三节 站在巨人的肩上
第四节 生活中的牛顿
第五节 科学与伪科学之间
第六节 遗产
附录 牛顿年谱
第十章 荷英时代—为什么英、荷统治世界
第一节 罗卡尔角的夕阳—葡、西的殖民时代
第二节 海上马车夫—荷兰的崛起
第三节 从重商主义到自由贸易—英国的崛起
第四节 工业革命
附录 大航海时代以来大事记
第十一章 谈出来的国家—美国的建国过程
第一节 本杰明富兰克林
第二节 托马斯杰弗逊
第三节 乔治华盛顿
第四节 从大陆会议到独立
第五节 谈出来的国家
附录 美国建国大事记
第十二章 从笛卡尔到达尔文— 科学时代
第一节 笛卡尔和方法论
第二节 从炼金术到化学
第三节 焦耳
第四节 分析与综合— 生物学大发现
第五节 证实与证伪
附录 法兰西科学院简介
第十三章 缩短的距离— 交通和通信的进步
第一节 史蒂芬森和铁路
第二节 莫尔斯和电报
第三节 毛奇的胜利
第四节 由电话到现代通信
第五节 电报和电话进入中国
附录 铁路、电报和电话大事记
第十四章 闪烁的能量— 电的发现和使用
第一节 雷、电和磁
第二节 电的普及和使用
第三节 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四节 电的产生
第五节 核聚变发电
附录 有关电的大事记
第十五章 打开潘多拉的盒子— 原子能的使用
第一节 一分为二的液珠
第二节 科学家的责任感
第三节 难以完成的使命
第四节 曼哈顿计划
第五节 德国的核计划
第六节 潘多拉的盒子被打开了
第七节 原子能的和平使用
附录
第十六章 两个人的竞赛— 苏美航天发展的历程
第一节 寻找冯布劳恩
第二节 特殊的囚徒
第三节 第一回合:人造卫星,科罗廖夫胜
第四节 第二回合:载人航天,科罗廖夫再胜
第五节 第三回合:登月,冯布劳恩完胜
索引
《文明之光:第三册》
前言
第十七章 从巴赫到柴可夫斯基— 近代音乐的发展历程
第一节 精制而典雅的巴洛克音乐
第二节 英雄史诗般的古典主义音乐
第三节 凸显个性的 浪漫主义音乐
第四节 丰富多彩的 民族主义音乐
附录一 贝多芬给他的永恒爱人的书信
附录二 格里尔帕策(Franz Grillparzer,1791—1872)
在贝多芬葬礼上的演讲
附录三 经典音乐发烧唱片推荐
第十八章 从 达维特到麦克斯— 绘画的发展和个性的解放
第一节 标准审美的(新)古典主义
第二节 温情脉脉的 浪漫主义
第三节 光与色交织的印象派
第四节 写实人生的新世纪绘画
附录一 近代到现代绘画艺术的主要流派
附录二 世界著名艺术博物馆馆藏介绍
第十九章 计算的时代— 从算盘到人体的一部分
第一节 自动计算— 从梦想到实现
第二节 划时代的发明— 电子计算机的诞生
第三节 超越科学计算
第四节 让每个家庭都拥有计算机
第五节 “三无”时代
附 录 计算机大事记
第二十章 伟大的博弈— 华尔街的今昔
第一节 庞氏游戏和泡沫
第二节 华尔街的诞生和发展
第三节 一个人掀翻华尔街
第四节 将鸡交给狐狸照看
第五节 不断重复的愚蠢
附 录 一些金融术语的含义
第二十一章 亘古而长青— 硅谷的奇迹
第一节 旧金山湾区
第二节 硅谷的诞生
第三节 硅谷的发展
第四节 常青的奥秘
附 录 硅谷大事记
第二十二章 互联网时代
第一节 互联网的诞生
第二节 商业模式之争
第三节 互联网的本质
第四节 互联网从2.0 到3.0
附 录 互联网大事记
第二十三章 上帝的粒子— 希格斯玻色子和希格
斯场
第一节 世界是能量的
第二节 上帝的粒子
第三节 宇宙的起源— 大爆炸
第四节 宇宙的终结
附 录 宇宙诞生的时间表
第二十四章 增长的极限— 珍爱我们的地球
第一节 人类对环境的影响
第二节 缓慢的增长
第三节 珍爱地球
第四节 科技的力量
附录一 有关中国历代人口变化的说明
附录二 有关韦伯太空望远镜有趣的统计数据
索引
《文明之光:第四册》
前言
第二十五章 知识使人自由——印刷术的发明及影响
第一节 抄书的历史
第二节 印刷的时代
第三节 古腾堡的贡献
第四节 近代出版业的诞生
第五节 知识使人自由
第二十六章 新时代的曙光——启蒙运动
第一节 专制下的自由
第二节 狄德罗和百科全书
第三节 斗士伏尔泰
第四节 卢梭和《社会契约论》
第五节 孟德斯鸠和三权分立
第六节 为什么在18 世纪,为什么在法兰西
第二十七章 近代改良的样板——从明治维新到现代日本
第一节 江户时代
第二节 黑船事件
第三节 福泽谕吉
第四节 维新的过程
第五节 并不完美的改革
第二十八章 还社会以公平——美国反托拉斯和进步运动
第一节 垄断和垄断的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副产品
第二节 新旧世纪的分界线
第三节 第四位伟人
第四节 进步时代
第五节 世纪反垄断
第二十九章 创新不能靠偶然的发现——青霉素的发明
第一节 三次偶然的发现
第二节 漫长而艰难的药品化
第三节 机会总是有的
第四节 被滥用的药物
第三十章 铸剑为犁——从国际联盟到联合国
第一节 一个学者的理想
第二节 从《大西洋宪章》到《联合国家宣言》
第三节 联合国的成立
第四节 铸剑为犁
第三十一章 好莱坞的繁荣/273
第一节 电影产业和好莱坞
第二节 大萧条时代的繁荣
第三节 黄金时代与转型时代
第四节 奥斯卡奖
第五节 好莱坞和硅谷
第三十二章 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基因的发现和作用
第一节 遗传的奥秘
第二节 基因的结构
第三节 神奇的基因
第四节 我们往哪里去
后记
索引
· · · · · · (
收起)
评分
☆☆☆☆☆
很喜欢的一本书,算是最近读的大部头的一本,作者的文字能力很强,跨越了很多学科,也有人文哲学的一面,是一本普慧的大众读本。对了解我们这个社会变迁,世界的进程,宇宙的过往及将来的可能性,有很深的学习意义,力荐。
评分
☆☆☆☆☆
之前读过浪潮之巅,已经佩服吴军是互联网时代的记录者,读文明之光这套四本丛书,其中有无感兴趣的人文部分,也有我不熟悉的物理化学生物等自然科学部分,但是在吴军老师的笔下,都娓娓道来,而且能融会贯通,将自然科学和人文结合(纸的发明和文艺复兴以及之后的宗教改革是自然科学对人文的影响,而文艺复兴又给牛顿等一大批物理化学生物学科的发展,创造了很好的环境)每个章节都能独立成章,互不影响,以后还是会经常翻阅的。这样的视野和角度,当然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积淀出来的(吴军老师好像也参加了《铿锵三人行》去到希腊等)
评分
☆☆☆☆☆
喜欢的书,一口气读完的。
评分
☆☆☆☆☆
我们经常把历史和文明混淆。因为我们的教育,喜欢讲“历史”,而极少讲“文明”。 历史讲的是权力和杀戮的故事。一个民族打败另一个民族,一个朝代更迭另一个朝代。所谓“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文明,指的是市民生活,包括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进步,这和国土面积无关,和“虽远必诛”无关。吴军老师的《文明之光》,是一套了解世界文明的启蒙之书。欢迎大家关注我的公众号:投资从入门到精通,文章主要是讨论投资方法和实践,一个职业投资者分享日常感悟的地方。
评分
☆☆☆☆☆
20190623想读,20190722在读,20200104读过
评分
☆☆☆☆☆
这套书算得上值得花时间去看的读物,特别适合中学生、大学生还有研究生等,有助于提升他们的知识面和思维视野。近年来这类书籍其实是在不断的增多,笔者记得在小时候八十年代看过《世界五千年》这套书,虽然里面的全面性、准确性较之当代的书籍有很大的差距,不过还是给了当年...
评分
☆☆☆☆☆
评分
☆☆☆☆☆
评分
☆☆☆☆☆
每一个理想主义者都胸怀改变世界的梦想,每个人心怀壮志的个体总想为世界进步作出点什么。其实,改变世界没那么难,每个人只要从自己身边的小事做起,就是对我们的世界、我们的文明做贡献。这是我对世界的感悟,你可以同意,也可以不同意,都没有关系。我在《文明之光》一书中...
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