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勇讲史:国变

马勇讲史:国变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新星出版社
作者:马勇
出品人:
页数:304
译者:
出版时间:2017-2
价格:58.0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513323567
丛书系列:马勇讲史
图书标签:
  • 历史
  • 好书,值得一读
  • 马勇
  • 晚清
  • 教育
  • 见地
  • 新星出版社
  • 中国近代史
  • 历史
  • 国变
  • 马勇
  • 讲史
  • 中国历史
  • 政治变迁
  • 近代史
  • 社会变革
  • 人物传记
  • 史学评论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详尽地叙述了义和团运动和庚子国难的来龙去脉,分析了八国联军入京原因。慈禧是错信神拳惹尴尬,还是被人利用遭国变?义和团是刀枪不入御外敌,还是装神弄鬼真愚昧?八国联军是为保使馆被逼入京,还是预谋已久瓜分中国?本书将为您揭晓答案。清政府引狼入室,终至统治力量显著下降,中国陷入一片混乱之中。

○ 马勇【晚清四书】:觉醒/维新/国变/革命,首度集结出版。

○ 阅读晚清最佳读本

○ 马勇首次披露四十年治学心路历程

○ 敬意与温情,重叙晚清历史。传统与创新,重构中国社会。

作者简介

马勇,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近代史、中国学术史、中国现代化史、中国文明史等研究。著有《汉代春秋学研究》《近代中国文化诸问题》《1894-1915:梦想与困惑》《1895年大梦初醒》《1898年中国故事》《1900年中国尴尬记忆》《1911中国大革命》《超越革命与改良》《晚清二十年》《重新认识近代中国》等,并为梁漱溟、董仲舒、严复、章太炎、蒋梦麟等多人立传。

目录信息

历史的温情与真实
小 引
第一章 义和团起山东
失去土地的农民
秘密社会悄然复兴
政府的态度:有限的镇压
不到三月遍地红
第二章 谁制造了华北大乱
卜克斯事件
剿抚之间的摇摆
五国公使联盟
义和团北上京津
樊国梁的一封来信
使馆卫队要进京
第三章 走向对抗
动荡在加剧
联军在集结
主抚派暂占上风
无能的西摩
公使们的恐惧
招安是否可行?
第四章 不宣而战与宣而不战
联军回撤
不宣而战:大沽失陷
所谓“归政照会”与太后的心结
宣战诏书的真实含义
第五章 围而不攻的战争
克林德之死
时间差带来的误会
孤岛囚徒
炮打西什库
重建信任
互信再遭破坏
善意被误解
第六章 东南互保:莫名其妙的和平
保境安民:方面大员的忧虑
所谓“伪诏”:一个奇怪的借口
大战中的局部和平
第七章 被撩拨的帝王情结
以“勤王”的名义
章太炎的期待
孙中山的愿景
唐才常:从自立到他立
张之洞:帝王意识一闪念
第八章 大局糜烂与趁火打劫
太原惨案:诱杀在巡抚衙门
保定总督府的恐怖疑云
阴霾笼罩牛庄
天津失陷
一个趁火打劫的典型:以开平煤矿为例
第九章 向北京挺进
联军增兵
联军统帅之争
挺进北京
第十章 中国在哭泣
两宫“西幸”
帝都在呻吟
艰难的议和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有两个成语,即“人云亦云”和“道听途说”。前者意指没有主见,只会随声附合;后者泛指没有根据的传闻。这两种作法当然都不对。但是,如果有一定的事实,但是这些事实或者是经过了一段的“加工”——不完全或是歪曲,那又该如何去正确辨别是非曲直呢?今天的我们,有大量的信...

评分

《国变》,马勇著,新星出版社,2017年2月第1版。马勇读晚清史之三。这是四本书里最薄的一本,确实也不需要厚,因为读者只需要搞清一个问题,是什么导致清廷在拳乱中如此混乱,以至于向十一国宣战。以作者观点,以归政伪诏为主要原因。其实,伪诏只是导火索,当时的天下已呈崩...  

评分

《国变》,马勇著,新星出版社,2017年2月第1版。马勇读晚清史之三。这是四本书里最薄的一本,确实也不需要厚,因为读者只需要搞清一个问题,是什么导致清廷在拳乱中如此混乱,以至于向十一国宣战。以作者观点,以归政伪诏为主要原因。其实,伪诏只是导火索,当时的天下已呈崩...  

评分

1900年5月5日,55岁的李提摩太来到波士顿。一个叫做二十世纪俱乐部的组织邀请他做报告,介绍中国的状况。如这个俱乐部的名字所反应的,西方人对新的世纪满怀好奇和期待。 李提摩太随身携带着一份文件。它是由基督教公理会传教士明恩溥博士所撰写,警告说,直隶、山东的义和团正...  

评分

《国变》,马勇著,新星出版社,2017年2月第1版。马勇读晚清史之三。这是四本书里最薄的一本,确实也不需要厚,因为读者只需要搞清一个问题,是什么导致清廷在拳乱中如此混乱,以至于向十一国宣战。以作者观点,以归政伪诏为主要原因。其实,伪诏只是导火索,当时的天下已呈崩...  

用户评价

评分

阅读体验不是很好,比不上前两部。本书详尽的描述了公使团的心理变化以及各国的应对措施,但是对于义和团究竟为什么能够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席卷整个直隶,没有做出很好的解释

评分

晚晴时期,一切陷入混乱,至今读起来仍然觉得触目惊心

评分

晚晴时期,一切陷入混乱,至今读起来仍然觉得触目惊心

评分

依然重事实少论述,但不难看出作者的态度。值得商榷的就是对慈禧和清廷抱着非常同情理解之态度去叙述义和团事件,有失偏颇。

评分

之所以从五星改为四星,实在是因为1900年的历史充满了矛盾、无奈、反复、悲剧的意味。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