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與土地

人與土地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九州齣版社
作者:阮義忠
出品人:
頁數:328
译者:
出版時間:2017-3
價格:58.00元
裝幀:精裝
isbn號碼:9787510847660
叢書系列:“鄉愁三種”精裝文集
圖書標籤:
  • 攝影
  • 阮義忠
  • 颱灣
  • 隨筆
  • 藝術
  • 故鄉
  • 人文
  • 社會
  • 人與土地
  • 農業
  • 鄉村
  • 土地倫理
  • 人地關係
  • 生態
  • 可持續發展
  • 農村生活
  • 土地文化
  • 人文地理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中國攝影教父”阮義忠 廣受贊譽的攝影經典代錶作

◎深情細膩的鏡頭,留存颱灣鄉土漸漸消逝的人情風景

◎溫柔簡淨的文字,講述照片背後人與自然的親密依存

◎阮義忠攝影隨筆代錶作 “鄉愁三種”精裝文集首捲

---------------------------------------------------------------------------------------------------------------

《人與土地》是有“中國攝影教父”“颱灣布列鬆”之稱的阮義忠先生最為著名的攝影係列。書中照片拍攝於1974~1986年,展現瞭颱灣鄉村正在逐漸消失的人情與風景。《人與土地》係列作品中有12幅被巴黎現代美術館珍藏。

那時候沒有任何旅遊指南,阮義忠依靠一本颱灣客運路綫圖,走遍 島上大大小小的角落,在都市的觸須探達之前,記錄下鄉民最樸素的日常生活。這是人與自然還親密依存的年代,人們在土地上成長、勞作,視勤儉與堅韌為生活的信仰,又最終歸宿於土地。

著者簡介

阮義忠,攝影傢、攝影評論傢,阮義忠攝影人文奬創始人。1950年生於颱灣宜蘭縣。1972年於英文《漢聲ECHO》雜誌社工作,開始拍照。四十年來先後齣版《人與土地》、《失落的優雅》、《正方形的鄉愁》等十本攝影集,並於世界多國個展。論著《二十位人性見證者:當代攝影大師》、《攝影美學七問》被視為華人世界攝影啓濛書。創辦的《攝影傢》雜誌被譽為最具人文精神的攝影刊物之一。1988年開始於颱北藝術大學美術係任教,2014年以教授資格退休。1999年颱灣發生921大地震之後,成為颱灣佛教慈濟基金會的誌工。近年來於南方周末、南方都市報、深圳商報、生活月刊等媒體撰寫專欄,並在大陸各城市開設攝影工作坊。

圖書目錄

第一單元 成長
恒春放牛的祖孫
美濃,迴傢的小孩
憶浣衣圖與二位友人
多納的夜明珠
桃源村的過客
血緣與親情
會迴來的纔讓它離巢
埔裏的兩兄弟
都蘭的蔗香
二龍村的井田
車城的海角幾號
心有靈犀一點通
迷你小學的升旗典禮
比利良的最後人傢
品齣輸的甘味
月光下的好故事
澳花的三代同洗
大地遊戲與口琴舞
鹿港的午餐
永靖的好德之傢
雙雙對對的身影
深山小學的算術課
告彆童年
第二單元 勞動
布農人的床頭話
被愛串起的一傢子
風櫃的濛麵女
農婦的雕像
山的另一邊
頭社的米真香
播種與傳承
消失的風景
紅葉的一傢四代
攝影就像雙麵鏡
寂靜的天地
蘆洲的滄海桑田
花生田的樂章
流籠裏的農夫
二水鄉的十字路口
碧侯村的濃煙
西螺的惜福老人
墾丁農場的孤單女工
水垵的鸚鵡魚
蘭嶼的包袱
藺草的清香
鳳梨田的背影
賽嘉村民的笑容
第三單元 信仰
廟祝與小孩的對弈
安平古堡的擺渡
多納的哺乳圖
蘇厝的陸上行舟
攝影與信仰
北港的媽祖信徒
多納天主堂的小孩
關廟的把關老婦
在武界祈禱
比利良的桂冠
蘭嶼的白日夢
裸身和真誠
美濃的伯公壇
漸行漸遠的朋友
蘭嶼的頭發舞
旗津的酬神戲
在利稻懺悔
爸爸捕魚去,為什麼還不迴傢
看守員與詩人
舉手宣誓或去煞儀式
農夫與稻草人
第四單元 歸宿
光陰流逝中的光影
頭城竹器匠
這世人和下輩子
祖母和孫女的答案
美而險的景與色
靈魂的肖像
永遠的老師
走入未知的旅程
颱上颱下都是戲
長白山上的日落與日齣
永浴愛河的人瑞
空蕩的告彆式現場
有葬禮和沒有葬禮的死亡
人生饗宴
夢中夢
離傢或是返鄉途中
孩子,你記不記得
走迴童年之路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作者用图片记录下了生活的形态,添加文字发表了人生的感悟。所以用“影像生活,写真人生”来形容这本书再恰当不过了。作者把本书分成了四大主题“成长”、“劳动”、“信仰”、“归宿”,这也充分体现了生命和生活的意义。作者说日语中的“写真”一词非常好,我也有同感,它准...  

評分

一切都在变,都在消失。在变化与消失的过程中,有一个瞬间被相机记录下来,就成了不变的永恒。摄影者最大的挑战在于:感动的当下也是创作的同步,因此身、心都必须极度敏感与机灵。 鲁迅先生在《故乡》一文的最后一句:“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  

評分

图像很直接,文字也算是简单,但总觉得还缺点什么。作者说年龄已老,希望能表达得朴拙、平润一些,然而字里行间总是不时有些滞涩的拖沓感,而不是作者期望的那样的透彻明晰。出于生,再入于死,那需要多么大的心劲呢?也许差距就在这之间吧。 2012.5.3  

評分

“接触摄影之后,从镜头看出去的一切,都在向我提出询问:‘你和我有何关系?为何要拍我?你要表达什么?’我要拍出时间、空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因为答案就在其中。”这大概是很多摄影者会想到的,大部分人,恐怕穷其一生都没能拍出个所以然,而对那三个问题,更是只能做胡...  

評分

“因为我对土地爱得深沉”,出生于城市的我们或许很难体会土地之于我们的意义。乡野与劳作也离我们很远,而阮义忠的摄影却将我们带回那个质朴的世界,插秧、收获、嬉戏,从玩世不恭的少年到摄影家,阮义忠与这片土地共同成长。好的摄影作品在于其传递的瞬间的美好与残酷,好的...

用戶評價

评分

《人與土地》是有“中國攝影教父”“颱灣布列鬆”之稱的阮義忠先生最為著名的攝影係列。書中照片拍攝於1974~1986年,展現瞭颱灣鄉村正在逐漸消失的人情與風景。《人與土地》係列作品中有12幅被巴黎現代美術館珍藏。從市圖藉來,本想睡前隨意消遣一下,增加一些對颱灣的感性認識,沒想到最後卻被感動到不行。隻得取齣梅子酒和冰塊,伴著紛雜的思緒入夢。20190415子夜藉自長春市圖書館

评分

“‘會迴來的纔讓它離巢’。我們所有人不就跟那放飛的鴿子一樣,身上拴著一條無形的鏈子。那智障兒的鐵鏈長度代錶瞭傢人對他的愛,我們的鏈子看不見,摸不著,無法丈量。”

评分

阮的攝影作品水準基本可以打90分,遺憾的是文字水準落差很大,最多隻能給個30分。不知道為什麼,人文視角在攝影中淋灕盡現,一到文字馬上乏味無感。稍好一點的是對照片內容的故事和背景說明,結閤照片看,更加能夠體會他運鏡布景成像的用意。但韆萬不要大段抒發感受。。。

评分

昨天去藉嚮京的書時,順手拿的。照片比文字好,以及排版裝幀是硬傷,不能平攤對於看照片的勾圖簡直。。。還有覺得照片在文字前麵會更好呀。雖然阮講蘭嶼商業化瞭,並不能打消我去看飛魚的念頭呀。

评分

圖文對半開,圖都新鮮,但文就囉嗦瞭,還不如寫個長一點的序,攏為一談,讀來清爽。另外,這種攔腰摺斷的圖片裝訂方式,著實欠妥。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