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是中國古典詩歌的巔峰。不僅象徵古典詩歌的成熟,繼承瞭漢魏民歌與樂府傳統;也開創齣新的麵貌,將古典詩歌的藝術形式發展到一個新的高度。曆來皆不乏唐詩選本,尤以蘅塘退士編選的《唐詩三百首》最為突齣。收錄作者共七十餘位,皇帝、和尚、歌女、無名氏皆見於其中。選入作品計三百餘首,篇目適度,體裁兼備,內容豐富多樣。自選定以來,《唐詩三百首》對中國文學有極為深遠、廣泛的影響。
《金性堯注唐詩三百首》是著名古典文史大傢金性堯晚年大成之作,他的注釋“博而能約,淺而能切,通而能清”。通俗易懂的特色使本書自初版以來重印無數,發行數量超過三百萬冊。金性堯令唐詩再次進入今人視野,讓當代讀者能欣賞唐詩的藝術性、思想性與真正價值。
金性堯(1916—2007),筆名文載道,彆號星屋,浙江定海(今屬舟山市)人。作傢、著名古典文史學者、資深齣版人。青年時代曾主編《魯迅風》《蕭蕭》《文史》等雜誌。上世紀七十年代後任職於上海古籍齣版社。一生筆耕不輟。文學作品有《星屋小文》《風土小記》《文鈔》等。散文成就頗高,風格受魯迅影響甚深。周作人將其與時人紀果庵並列,即是後來文壇盛傳的“北紀南金”。文史著作有《伸腳錄》《土中錄》《飲河錄》《不殤錄》等。晚年傾力編注《唐詩三百首新注》《宋詩三百首》《明詩三百首》。
已近两个月了,一直随身带着这本书。这么多年老嚷嚷着,以后如果有孩子了,一定让他从小背唐诗,以弥补我唐诗识得仅限语文课本的遗憾。过去冒冒然别处文章小说看到古诗词总敬而远之,自知甚浅不解赏,竟是连看的勇气也没了。 一向买书很贪婪,总期有朝可一观,其实又有多少书...
評分刚刚结束的中国诗词大会又一次引发了大众对诗词的热情,不过似乎这样的热情在一年前也曾出现过,之后呢,热爱诗词的人依旧热爱,跟风追逐的人则渐渐忘却。诗词依然离我们不远不近,随处可见却又视而不见。但不管如何,一场诗词大会总会让一些人真的爱上诗词,尤其是一些孩子们...
評分这本书我没有读完,因为这是一本需要一生都在读的书。唐诗也好宋词也好,这里的气韵,尤其唐诗,磅礴,辽远,明朗,深情,我们再也写不出那样的诗歌。 那天和朋友讨论——“为何中国多诗歌多诗人?” 从《诗经》开始,到唐宋,诗歌何等辉煌,难怪孔夫子要说:“不学诗无以言。...
評分唐诗在中国应该是家喻户晓了,但洋洋洒洒那么多篇唐诗,通读是不现实的,也是没有必要的。《唐诗三百首》的产生,为唐诗的传播普及,发挥的作用很大。由此,《唐诗三百首》之于唐诗是一个极佳的选本。这本《金性尧注唐诗三百首》之于《唐诗三百首》,我认为也是一个极佳的注本...
評分巴金老人说过一句话:“我之所以写作,不是我有才华,而是我有感情。” 这句话曾带给我很大的触动,现代的生活凡事都讲求“效益”,等待一朵花开的心境在“地球村”的小世界里显得不那么受用。随之而来的,是无限的焦虑和迷茫。毕业的焦虑工作,单身的焦虑婚姻,父母焦虑孩子...
注得差強人意,沒有什麼獨到見解,電子版還很多錯彆字,不值這個價
评分草草一過。有些觀點真是無法接受。後麵還是準備入手一本中華版的。
评分19.3.16,京東
评分唐詩是總不過時的經典。
评分清芬入懷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