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格问题

风格问题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作者:[奥]阿洛伊斯·李格尔
出品人:
页数:432
译者:邵宏
出版时间:2016-12-2
价格:0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550311732
丛书系列:艺术史研究丛书
图书标签:
  • 艺术史
  • 艺术理论
  • 艺术
  • 里格尔,风格问题
  • 艺术史书单
  • 美学
  • 阿洛伊斯·李格尔
  • 范景中
  • 风格
  • 写作
  • 创作
  • 文学
  • 表达
  • 语言
  • 修辞
  • 创意
  • 写作技巧
  • 写作指导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李格尔在其不长的学术生涯中,致力于艺术科学的理论探索,卓有的建树,被当代西方艺术史学泰斗贡布里希誉为“我们学科中最富于独创性的思想家”。李格尔改变了19世纪的艺术史写作方式,他的每一部著作都为艺术中史打开了一个新的领域,被公认为是现代艺术史学史上的里程碑。以他的三本名著《风格问题》、《罗马晚期的工艺美术》和《荷兰团体肖像画》为线索,评述其主要学术思想以及与西方学术传统的联系,概括了他的理论在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艺术史的建立过程中的积极意义,并对他的著名的“艺术意志”的概念作了初步的批判。

作者简介

作者

李格尔(Alois Riegl,1858-1905),19世纪末20世纪初奥地利著名艺术史家,维也纳艺术史学派的主要代表,现代西方艺术史的奠基人之一。作品有《风格问题》等。毕业于维也纳大学。

译者

邵宏,广州美术学院美术史教授,暨南大学文艺学博士,中国美术学院美术学博士,武汉理工大学设计管理学博士后,广东美学学会副会长。

已出版的专著有《艺术学方法批判》(合著)、《艺术史的意义》、《美术史的观念》、《衍义的气韵》,主编及编著有《设计专业英语:西方艺术设计经典文选》、《西方设计:一部为生活制作艺术的历史》(主编)、《设计学概论(修订版)》(编著),译著有《美术术语与技法词典》(合译)、《风格问题。装饰历史的基础》、《西方美术理论文选》(合译)、《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与艺术》。

目录信息

插图目录
英译者说明
序言
评注者引论与致谢词
导论
第一章 几何风格
第二章 纹章风格
第三章 植物装饰的引人和装饰性卷须的发展
A 近东人
1.埃及人:植物装饰的发展
2.美索不达米亚装饰
3.腓尼基人
4.波斯人
B.希腊艺术中的植物装饰
1.迈锡尼人:卷须的起源
2.迪皮隆风格
3.米洛斯人
4.罗德岛人
5.早期比奥蒂亚人和早期阿提卡人
6.交织卷须
7.卷须饰带的发展
8.满地一式卷须图案的进一步发展
9.莨苕装饰的出现
10.希腊化和古罗马的卷须装饰
a.二维的棕叶饰卷须
b.莨苕卷须
第四章 阿拉伯式图案:概述
A.拜占庭艺术中的卷须装饰
B.早期伊斯兰卷须装饰
评注
李格尔所用术语与概念汇编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这本书是里格尔为了反对当时G﹒森柏追随者们的艺术观而写的——他们认为装饰品的形式是来自于生产技术和材料的性质,尤其是编织艺术,而里格尔则认为装饰艺术产生于人类的艺术冲动,而材料是比较次要的原因,至少不是决定性的。 在这一点上,我比较赞同里格尔的观点,人类的装...  

评分

这本书是里格尔为了反对当时G﹒森柏追随者们的艺术观而写的——他们认为装饰品的形式是来自于生产技术和材料的性质,尤其是编织艺术,而里格尔则认为装饰艺术产生于人类的艺术冲动,而材料是比较次要的原因,至少不是决定性的。 在这一点上,我比较赞同里格尔的观点,人类的装...  

评分

这本书是里格尔为了反对当时G﹒森柏追随者们的艺术观而写的——他们认为装饰品的形式是来自于生产技术和材料的性质,尤其是编织艺术,而里格尔则认为装饰艺术产生于人类的艺术冲动,而材料是比较次要的原因,至少不是决定性的。 在这一点上,我比较赞同里格尔的观点,人类的装...  

评分

这本书是导师在多年前强烈推荐的书,并且也强烈建议读英文版。 前言中说道,这本书流于简单,没有直接、实用的价值,但是作为艺术史的初学者来说,这本书已经算是挺坚深的了,并且通过老师的推荐,我们必须要了解到这本书的价值并不是像前言里所说的一样没有价值。 ...

评分

这本书是里格尔为了反对当时G﹒森柏追随者们的艺术观而写的——他们认为装饰品的形式是来自于生产技术和材料的性质,尤其是编织艺术,而里格尔则认为装饰艺术产生于人类的艺术冲动,而材料是比较次要的原因,至少不是决定性的。 在这一点上,我比较赞同里格尔的观点,人类的装...  

用户评价

评分

我喜欢的风格有点多????

评分

这个没图片标注就很恶心人了

评分

11.8想读。12.22又通读了一遍,这书后面的英译本附注简直就是一本管锥编,而且在当下语境完全读懂是不可能的,因为附注中引用的书籍大部分中文环境都没有,更无论他引用的图片,都无法看到。所以只能在正文环境里成为自足系统。而正文因为年代久远,使用术语与词汇与当前有距离。读的时候要百分之二百的小心,否则及其容易迷失。李格尔的形式分析比沃尔夫林更具体,但也更琐碎饾饤,完全沉浸的看,他的分析细密精微有西方文本校订的功夫,考校读者的观察力与图像识别能力。伊斯兰部分写的有点飘,但也是因为伊斯兰纹饰是装饰发展的较高阶段,复杂程度也高。在方法上大概也对汉学界的青铜器纹饰研究有很大影响。此书值得一读再读。

评分

通篇强调艺术不是来源模仿自然不是起源于象征含义而是对形式塑造的冲动。但具体到对不同时期纹样发展的分析,对于艺术史初学者来说还是看着好累,每幅图都要对准哪个是粽叶饰涡卷花萼卷须莨苕,希望能慢慢学会风格分析。

评分

我喜欢的风格有点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