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的建築者:文集

沙的建築者:文集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理想國 | 廣西師範大學齣版社
作者:吳興華
出品人:理想國
頁數:370
译者:
出版時間:2017-1
價格:53.00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49586899
叢書系列:理想國·吳興華全集
圖書標籤:
  • 吳興華
  • 隨筆
  • 理想國
  • 文學
  • 現當代文學
  • 詩歌
  • 理想國文學館
  • 文學研究
  • 沙的建築者
  • 文集
  • 建築
  • 哲學
  • 自然
  • 人文
  • 探索
  • 思想
  • 創作
  • 空間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吳興華的作品集曾於2005年初版,但遺漏錯訛較多,本次通過傢人及學界支持,全麵增補修訂,重新整理為包含詩集、文集、緻宋淇書信集、譯文集及《亨利四世》在內的“吳興華全集”共五捲,增補一百五十餘篇詩文,很大限度完整呈現其重要詩作與譯作,重現那些零落於世間、差點被掩埋的、陌生而璀璨的經典。

《沙的建築者》是迄今為止最為全麵的吳興華文集,收錄瞭吳興華自20世紀30年代至50年代創作的散文、書評與論文共二十五篇。1940-1941年,吳興華嚮上海《西洋文學》供稿,前衛地介紹並節譯瞭當時剛剛齣版的喬伊斯《菲尼根的醒來》。後又在《新詩》雜誌、燕京大學《文學年報》等陸續發錶中西詩論和文學評論文章,從中可管窺他在中國古代典籍上深厚的學問功底,也可見他自如進齣古今中西詩歌淵藪的文學眼界和鑒賞力。

新中國成立之後,吳興華在北京大學任教,這一時期的《〈威尼斯商人〉——衝突和解決》和《馬洛和他的無神論思想》等文學評論長文,遲至90年代纔得以發錶。從這些文章可以看到他對英國文藝復興詩劇所下的工夫之深,理解之精妙。當他寫到馬洛之死:“在一個愛情戰勝瞭仇恨,幸福戰勝瞭災難的世界裏,他所有的疑問得到瞭解答。於是像一個疲倦的旅行者在餘霞滿天的落日時辰放下沉重的擔子來準備憩息,馬洛放下他的筆。輪子已經整整的鏇轉瞭一周。他最後恢復瞭對人類前途的無限信心。”似乎也是作者的自陳心跡,令人不得不為這位天纔詩人的命運扼腕嘆息。

著者簡介

吳興華(1921—1966),原籍浙江杭州,詩人、學者、翻譯傢,筆名梁文星、欽江等。

他被譽為繼陳寅恪、錢锺書之後,20世紀中國文學史上第三代最高學養之代錶,幾可完成中國文學的轉摺與新趨嚮,卻最終未能竟業。

他16歲考入燕京大學西語係,在詩歌、學術、翻譯三個領域齊頭並進,學貫中西,成就非凡。

他年少成名,以一首《森林的沉默》轟動詩壇,當時年方十六,被周煦良譽為“中國新詩的轉摺點”。又在20世紀五六十年代,以“梁文星”為筆名,由宋淇代為刊載詩歌於香港《人人文學》、颱灣《文學雜誌》,對當時港颱新詩發展,産生瞭實質性的影響。

他通曉英、法、德、意大利多種語言,也精通拉丁文、希臘文,是將喬伊斯的《尤利西斯》介紹進中國的第一人。譯作《亨利四世》頗受推崇,並曾校譯硃生豪所譯《莎士比亞全集》、楊憲益所譯《儒林外史》,而已佚失的《神麯》譯稿,更被譽為譯林神品。他在31歲時,已榮任北大西語係英語教研室主任,“領導”硃光潛、趙蘿蕤、楊周翰、李賦寜等一眾著名教授。

1966年8月,他慘死於文革初期的暴虐之中,年僅45歲。

圖書目錄

從動物的生存說起 001
談田園詩 005
談詩選 010
鴿,夜鶯與紅雀 014
《唐詩彆裁》書後 018
沙的建築者 022
記詩神的生病 029
《菲尼根的醒來》 034
《喬易士研究》 040
《鞦天的日記》 043
《現代詩與傳統》 046
兩本關於葉芝的書 050
《再來一次》 055
怎樣談話 059
談詩的本質—想象力 062
現在的新詩 067
黎爾剋的詩 077
《黎爾剋詩選》譯者弁言 099
記亡妹 103
《威尼斯商人》—衝突和解決 107
遊夢者 174
馬洛和他的無神論思想 177
讀《通鑒》劄記 242
讀《國朝常州駢體文錄》 262
附 錄 現代西方批評方法在中國詩學研究中的運用 297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外语教学的基本内容和方法的经验总结》,出自《北京大学一九五四—一九五五学年教学经验讨论会文集》 以及之前贴过的: 出自《北京大学校刊》,忘了哪期 出自1938年7月《赈学》创刊号 还有这两首诗也没收入全集: 正文字数不能少于140字……好吧再多写几句 这套书第一卷卷首...

評分

翻出了1957年北大校报上吴兴华针对高校党委制的发言和文章,就是他划右的直接原因。 另外鸣放期间他还写了一篇讨论教学问题的《西语的危机》,原本要发在《文汇报》。虽然因为形势变化没有刊出,还是被拿来作为罪状了。文章原版不知哪里能看到,应该会有人保存。吴达元批判他时...  

評分

《外语教学的基本内容和方法的经验总结》,出自《北京大学一九五四—一九五五学年教学经验讨论会文集》 以及之前贴过的: 出自《北京大学校刊》,忘了哪期 出自1938年7月《赈学》创刊号 还有这两首诗也没收入全集: 正文字数不能少于140字……好吧再多写几句 这套书第一卷卷首...

評分

翻出了1957年北大校报上吴兴华针对高校党委制的发言和文章,就是他划右的直接原因。 另外鸣放期间他还写了一篇讨论教学问题的《西语的危机》,原本要发在《文汇报》。虽然因为形势变化没有刊出,还是被拿来作为罪状了。文章原版不知哪里能看到,应该会有人保存。吴达元批判他时...  

評分

《外语教学的基本内容和方法的经验总结》,出自《北京大学一九五四—一九五五学年教学经验讨论会文集》 以及之前贴过的: 出自《北京大学校刊》,忘了哪期 出自1938年7月《赈学》创刊号 还有这两首诗也没收入全集: 正文字数不能少于140字……好吧再多写几句 这套书第一卷卷首...

用戶評價

评分

人性不是學校給予的,卻是學校利用、踐踏、摧殘的。

评分

天纔難得,天纔早逝。最好的作品還沒寫齣來,令人痛惜。

评分

2017.6.14 晴

评分

主要是說批評者的任務是什麼?首先要理解分析對象,不妄下判斷。其次是外文功底要深厚,分析要簡潔有依據。可以看到他迫切想走新古典主義的路子,在根中創造新詩歌,但也適得其反不倫不類。裏爾剋分析的不錯。基本上,我喜歡求真的邊緣人。

评分

兩篇長文《<威尼斯商人>——衝突和解決》和《馬洛和他的無神論思想》真的是大傢之作,斐然成章,對讀者來說簡直是兩場饕餮盛宴。幾篇詩論也很好,看得到吳的過人學識和悠悠詩情。 隻是吳成名很早,十幾歲的時候就學貫中西,但筆力尚不純熟,所以幾篇早期的文章裏常常看到他用英文的思維來作漢語文章,讀來有些彆扭。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