殖民地帝國日本的文化統閤

殖民地帝國日本的文化統閤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臺大齣版中心
作者:駒込武
出品人:
頁數:456
译者:吳密察
出版時間:2017-1
價格:NT$$460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9863501978
叢書系列:臺灣研究叢書
圖書標籤:
  • 殖民史
  • 日本
  • 文化研究
  • 曆史
  • 日本史
  • 海外中國研究
  • 殖民地
  • 滿洲國
  • 日本殖民地、文化統閤、帝國主義、亞洲殖民、民族融閤、文化政策、殖民統治、曆史研究、身份建構、社會整閤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不隻是日本帝國史,更是東亞殖民地史。 研究臺灣史,自不可不將其置入東亞殖民地史的脈絡中相互檢視。本書分析1895至1945年「殖民地帝國日本」的異民族統治情形,並以東亞世界做為整體地域,探討「本國」的統治體製,和殖民地臺灣及朝鮮,與滿洲國及華北占領地之間的相互影響,提齣深入剖析。 作者以「同化政策」為視角,從四地橫嚮切入,又縱嚮深究帝國政府如何利用 教育及語言政策,影響殖民地人民的宗教、思想及民族認同,並對「日本」、「天皇」產生敬意,達到真正的「文化統閤」。在狹義上是殖民地教育史研究,廣義上則可放在殖民地統治的政治史研究係譜,甚至通泛地與臺灣史、朝鮮史、中國史等地區研究相交錯。

著者簡介

【作者簡介】

駒込武

東京大學大學院教育學博士,現任京都大學教育學研究科教授,研究領域為臺灣近現代史及日本殖民地教育政策。近期關注英國傳教士在臺灣日治時期展開教育活動的背景、其與臺灣人基督徒和抗日人士的互動情形,及與日本政府的外交關係。著有《帝國與學校》(閤編著)、《世界史中的臺灣殖民地統治》等書。

【譯者簡介】

吳密察(序章)

臺灣大學歷史學係畢,日本東京大學博士課程修瞭。曾任臺灣大學歷史學係教授、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館長,現任國史館館長。研究領域為臺灣史、日本近代史。著有《颱灣近代史研究》、《日本觀察》等書。

許佩賢(一至三章、結論)

臺灣大學歷史學博士,現任臺灣師範大學臺灣史研究所教授,研究領域為日治時期臺灣教育史,長期從事教育史研究及教育史料蒐集整理工作。著有《殖民地臺灣近代教育的鏡像》(衛城)、《太陽旗下的魔法學校》(東村)、《殖民地臺灣的近代學校》(遠流)等書,並譯有《攻臺戰記》、《攻臺見聞》等重要史料。

林詩庭(四至六章)

臺灣大學歷史學係畢,日本北海道大學法學碩士。大學時期即開始學術論文的日文翻譯;赴日留學後定居日本,持續從事英、日文筆譯及日文口譯工作,現為自由譯者,譯有《總力戰與臺灣》(臺大齣版中心)等書。

圖書目錄

導讀/吳密察
中文版序
序章
研究課題
研究的視角:「同化政策」概念的再檢討
本書內容、結構與研究方法
第一章 臺灣:1910年前後──自中華帝國脫離
前言
天皇製國傢的「內」與「外」
教育製度中的殖民地主義
儒教、教育勅語、日語
小結
第二章 朝鮮:1900至1910年代──弱肉強食與平等博愛
前言
統監政治時期的教育政策
第一次《朝鮮教育令》的結構
抗日民族運動與教育政策
小結
第三章 臺灣:1910年代──歧視的重層構造
前言
《臺灣教育令》製定過程
臺灣版教育勅語發布構想
吳鳳傳說的改編過程
小結
第四章 朝鮮:1920至1930年代──摸索多民族國傢體製
前言
「文化政治」的結構
教育勅語修正論的發展
朝鮮議會設置論的挫摺
對外擴張與皇民化
小結
第五章 滿洲國:亞細亞主義的可能性與局限
前言
王道主義的範圍
王道主義的狹路
小結
第六章 華北占領地:日語共榮圈構想的崩潰過程
前言
華北占領地的文化工作
針對日語普及政策的閤作和競爭
日本語=日本精神論的崩解過程
小結
結論
摘要與展望
「戰後」國民國傢的重建:被塗墨的「帝國」記憶
後記
索引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 這本書在台大的書店那裡見過,當時卻沒有買。後來在香港公共圖書館的網站竟然搜到一本,就借來讀讀。 - 書本在台灣是2017年出版的,但其是日文版是1996年就出版了,花了10多年才譯成中文本。 - 很可惜的是,這次閱讀的狀態不大好,我覺得應該漏掉了很多內容,大概看進去到沒...

評分

- 這本書在台大的書店那裡見過,當時卻沒有買。後來在香港公共圖書館的網站竟然搜到一本,就借來讀讀。 - 書本在台灣是2017年出版的,但其是日文版是1996年就出版了,花了10多年才譯成中文本。 - 很可惜的是,這次閱讀的狀態不大好,我覺得應該漏掉了很多內容,大概看進去到沒...

評分

- 這本書在台大的書店那裡見過,當時卻沒有買。後來在香港公共圖書館的網站竟然搜到一本,就借來讀讀。 - 書本在台灣是2017年出版的,但其是日文版是1996年就出版了,花了10多年才譯成中文本。 - 很可惜的是,這次閱讀的狀態不大好,我覺得應該漏掉了很多內容,大概看進去到沒...

評分

- 這本書在台大的書店那裡見過,當時卻沒有買。後來在香港公共圖書館的網站竟然搜到一本,就借來讀讀。 - 書本在台灣是2017年出版的,但其是日文版是1996年就出版了,花了10多年才譯成中文本。 - 很可惜的是,這次閱讀的狀態不大好,我覺得應該漏掉了很多內容,大概看進去到沒...

評分

- 這本書在台大的書店那裡見過,當時卻沒有買。後來在香港公共圖書館的網站竟然搜到一本,就借來讀讀。 - 書本在台灣是2017年出版的,但其是日文版是1996年就出版了,花了10多年才譯成中文本。 - 很可惜的是,這次閱讀的狀態不大好,我覺得應該漏掉了很多內容,大概看進去到沒...

用戶評價

评分

是瞭解日本在各個殖民地進行文化統製的書。

评分

左派視角,帝國史研究最重要著作。亮點在於結閤宏觀理論與具體史實,日本對吳鳳傳說的加工僅為此書論證的其中一環,但已成為後來研究者不可繞過的觀點。然而,他的視角是帝國而非殖民地,未能呈現被殖民者追尋現代性的一麵。陳培豐從被殖民者角度齣發,發掘齣殖民(尤其皇民化運動前)的諸多麵嚮。

评分

非常學術的書,史料很多但是也有其軟肋。全書主要是根據日方文獻來重演各個殖民地統治方式的多方博弈和演變過程,對於從被殖民者視角來描述殖民統閤的過程、效果、心態幾乎沒有,這樣造成瞭整體視野的單薄感,也缺乏一定曆史溫度。

评分

非常學術的書,史料很多但是也有其軟肋。全書主要是根據日方文獻來重演各個殖民地統治方式的多方博弈和演變過程,對於從被殖民者視角來描述殖民統閤的過程、效果、心態幾乎沒有,這樣造成瞭整體視野的單薄感,也缺乏一定曆史溫度。

评分

是瞭解日本在各個殖民地進行文化統製的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