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绳札记》是大江健三郎作家生涯非常重要的一部作品。他在中译本序中写道:“论述了我一生的主题的,则是《冲绳札记》。”
作为储藏美军核武器的前沿基地,冲绳也是朝鲜战争直至越南战争的战场。冲绳一直被日本和日本人的置之不顾,那里的人们痛苦而执著地斗争着。大江健三郎通过多次访问冲绳,彻底重新追问:什么是日本人?能不能把自己变成不是那样的日本人的日本人?
这种“黯淡的内省”却被日本右翼势力批判为“自虐”史观。《冲绳札记》和大江甚至因此被推上被告席。
大江健三郎(1935- ),日本作家。就读东京大学期间开始写小说。1958年凭借《饲育》获得芥川奖。1994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小说有《个人的体验》、《万延元年的足球队》、《同时代游戏》、《新人啊醒醒吧》、《燃烧的绿树》等。评论有《广岛札记》、《冲绳札记》、《暧昧的日本的我》、《来自日本的“我”的信》等。
大江的《冲绳札记》 杨小洲 日本人大江健三郎将写于上世纪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期关于冲绳的文章结集成书,名《冲绳札记》,距他以小说《个人的体验》获一九六四年诺贝尔文学奖大约有三年的光景,这两本书大概可归为大江氏个人写作生涯里光辉的顶点,用来代表他的小说...
评分圣人教诲“日三省吾身”,可是中国人似乎并不喜欢这种成天自我反省的生活,倒是日本人常常陷入自省的悲苦之中。读大江的《冲绳札记》并不是一件愉快的事情,晦涩的语言中填塞着掏心挖肺的悲苦,可谓是深切地领会到日本人自我反省的功力。正如王阳明格竹格不出个所以然来...
评分在中译本《冲绳札记》的序言中,作者大江健三郎写道:“我在书中试图思考的问题是:所谓‘日本’这个近代国家是如何成立的?它果真强大吗?近代化的结果让它在(世界)、特别是在近邻诸国中居于怎样的地位?日本人真正吸取了战败的悲惨教训了吗?”该序言撰写于2009年,距该书...
评分情感与理性的完美结合,是认识冲绳、日本和东亚的一本非常好的著作。 我虽然不懂日语,但是感觉译者准确地传达出了作者的思想与感情。大江健三郎的文风本来就很晦涩,用语西化,能翻译到这种程度已经相当了不起了。 冲绳,于我们是既陌生又熟悉的名字,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只知...
评分1.大江先生是一个对自己很苛刻的人,这种苛刻是世上少有的,我们总是习惯同情自己。2.翻译的问题可能来自于大江先生本身的文风,而且在沉痛的情感转化为文字时是很有可能变得艰涩且抽象的。但是大江先生的文章不是冷的,而是具有感情的温度,逻辑与感性的结合正是通过这种艰涩的文字表达出来。3读这本书之前应该了解一下冲绳的历史,要不就先去读序言和译后记。(刚读完,以后有待补充
评分唔 1:不是日本人,因此感受不是特别的深刻 2:但还是能从中感受到大江先生的文章的力量 3:“日本人是什么?如何成为不那么日本人的日本人?”
评分读起来一点不连惯
评分马景涛式咆哮般追问“日本性”与冲绳身份, 我像是莫名被拳击手胖揍了一顿. #今夏地铁读物
评分如果你們看完全書都還看不懂,至少可以讀讀譯者陳言的“譯後記”吧,雖然我也覺得翻譯有讓人迷惑的地方,但是譯者的真誠是看得見的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