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新增马勇五万字导读,陈平原、雷颐联袂推荐。内含多幅珍贵图片,精装典藏版。首度公开哥伦比亚大学刊载《蒋梦麟传记》(英文版)。附录史上最全年表,集合著述与生平、具体到每日所为,人生脉络清晰可见。
他是北大任职时间最长的校长,自嘲为“北大功狗”。他是现代中国第一位真正意义上的教育部长,推动教育现代化。他主持台湾农复会,成功实现农业现代化。本书是回忆录与近代史合一的经典著作,书中所反映的不仅是他的一生,更是他一生所经历的时代。蒋梦麟的一生经历了从中国学究的私塾到西洋自由的学府,从古老的农村社会到近代的都市文明,从身经满清专制的皇朝到接受革命思想的洗礼。他多年生活在广大的外国人群里面,更不断生活在广大中国人群、尤其是知识青年群众里面。他置身于中西文化思想交流的漩涡,同时也看遍了覆雨翻云沧海桑田的世局。
本书由作者的两部著作《西潮》《新潮》组成,兼含附录年表等。《西潮》记录了1842年至1941年间的中国历史,主要讲述外来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由于前半段是作者“亲闻”的,后半段是作者“亲历”的,故被作者视为“有点像自传,有点像回忆录,也有点像近代史”。《新潮》则讲述中国 文化在外来文化影响下所发生的种种变化。
书中所反映的不仅是他的一生,更是他一生所经历的时代。蒋梦麟的一生经历了从中国学究的私塾到西洋自由的学府,从古老的农村社会到近代的都市文明,从身经满清专制的皇朝到接受革命思想的洗礼。他多年生活在广大的外国人群里面,更不断生活在广大中国人群、尤其是知识青年群众里面。他置身于中西文化思想交流的漩涡,同时也看遍了覆雨翻云沧海桑田的世局。
蒋梦麟,原名梦熊,浙江省余姚县人。中国近现代著名的教育家。1886年生,幼年在私塾读书,12岁进入绍兴中西学堂,开始学习外语和科学知识。后在家乡参加科举考试,中秀才。1908年8月赴美留学。次年2月入加州大学,先习农学,后转学教育,1912年于加州大学毕业。随后赴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师从杜威,攻读哲学和教育学。1917岁3月,蒋梦麟获得哲学及教育学博士学位后即回国。1919年初,蒋梦麟被聘为北京大学教育系教授。自1919年至1945年,蒋梦麟在北大工作了20余年。在蔡元培任校长期间,他长期担任总务长,三度代理校长,1930年冬正式担任北大校长。先后主持校政17年,是北大历届校长中任职时间zui长的一位。1964年病逝于台北。
蒋梦麟先生是一位教育家,幼从私塾,留学海外,执掌北大,在一个风雨飘摇的时代,亲历了中国社会的变迁。透过一个中西交汇冲突的视角,先生记叙了中国社会种种的困惑、迷茫和暗流的涌动。 那是一个特殊的年代,历史的车轮将中国带到一个危难的境地。鸦片战争的炮火揭...
评分你对中国的近代史有什么了解,是从什么方面得到了解的?历史都是胜利者书写的,可能为了什么样的原因而掩盖某些事实,每个人在社会中的地位不同,生存的环境也不同,站的角度不同,我们从不同人的经历中就会更加接近事件的真实,而不是盲人摸象,以偏概全
评分去岁为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川人流沙河在成都草堂读书会“纪念抗战胜利一甲子”讨论会上有一个演讲,当时广为传布。演讲的内容主要有二,一个是讲“百分之九十九的壮丁都是自愿去的”,一个是讲“美国人是我们最好的朋友”。两者都用演讲者的亲身经历带出,很有感染力。 近...
评分用了三天时间读了蒋梦麟的《西潮与新潮》。的确,这本书有点像自传,有点像回忆录、有点像近代史,文思与笔触不错,哲理与智慧也是处处闪光的。但个人认为,真正让其成为台湾青年几乎人手一册的人生教科书的原因除以上几点外,还有他是蒋的忠实信徒。相信所有读过这本书的...
评分《西潮》这本书作于作者在昆明躲防空洞时所写,原文用英文写作,名为Tides from the west。为什么要用西潮为题呢?因为本书所写为中国受西方现代化的潮流的冲击而发生的变化。作者说本书有点像自传,有点像回忆录,有点像近代史,《西潮》之所以会写成这样是因为作者对国家民族...
图片精美,一本历史与传记的结合,讲述了那个时期的教育理念,怎么一步步走向成功
评分非常喜欢。其中个人经历的自述,对于学习中国近现代史来说非常有帮助。可以看出当时的人在面对外来文化和外来物品时一整个转变的过程。
评分文人的叙事框架当然有自己的选择局限性,不过百年沧桑,还是让吾辈心绪万千。
评分北大功勋老校长
评分都会去看的书,有些比喻经常被引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