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艽野尘梦》是民国时期赫赫有名的“湘西王”陈渠珍1936年赋闲长沙时回忆其1909年至1912年进出西藏生死经历的文言笔记体纪实作品。书中所描述的藏区险峻优美的自然风景,古老淳朴的民俗风情,复杂险恶的官场环境,身陷绝境的人性异化,绝地逃生的生存智慧,藏汉人民的深厚情谊,感人至深的爱情绝唱,堪称奇绝。陈渠珍谱写的,不仅是一段令人难以置信的个人传奇,更是一曲反映历史更迭的时代交响。
为便于当下读者阅读这一旷世奇书,校注者以1938年9月繁体无句读版为底本,参阅《陈渠珍遗著》及其他版本和相关资料,遵循传统校勘学工作规范进行校释,重新对原著做了标点断句,对其他版本的脱、讹、衍、错作了校正,并对书中的难懂字词、异体字、生僻字作了注释,为此全新校注本。
陈渠珍(1882—1952),人称“湘西王”,是亲历清朝、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三个不同时代的“振奇之杰”,与熊希龄、沈从文并称“凤凰三杰”。 1906年参加湖南新军,后投靠清川边大臣赵尔丰,入藏平叛。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后,跋涉万里回到湘西。其后统一湘西,经营湘西数十年。期间,沈从文曾在其帐下担任文书,贺龙亦是其旧交。1949年10月赴乾城同解放军和人民政府进行政权交接。1950年6月赴北京参加全国政协会议,受到毛泽东的接见。1952年病逝于长沙。
校注者:陈继光,1985年毕业于贵州师范大学中文系,文学学士,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学历。资深编辑,副编审,从事编辑工作25年,至今编辑图书逾500种,获奖无数。贵州作家协会会员,贵州现当代文学学会会员。著有诗集《爱的星辰》,散文集《一个人的行走》,主编、撰稿《唐宋八大家散文精选》《中华传统文化读本系列丛书》《世界中篇名著文库》《老清华讲义》。
一个世纪前,在西藏林芝地区发生了一出汉族军官和藏族女子的生死奇情,这段故事被记录在《艽野尘梦》一书里。 01.历经近一个世纪的传世杰作 《艽野尘梦》是一代传奇人物“湘西王”陈渠珍亲笔撰写的一部回忆录,写于1936年。书中记述了陈渠珍刻骨铭心的一段藏地经历。 “艽野”...
评分姬西原,西藏人也。藏俗无姓氏,称以其名。姬生凯浪,来归于德摩,殡于陕西西安,埋骨于湖南凤凰。其卒在归后三年,其葬于卒后十四年,其病以积瘁不治。藏俗尚骑射,西原能驰怒马,俯拔卓地竿之球。又尝去百步射,不失鹄。清宣统二年,予从军入藏,西原来侍,闺去有礼...
评分自来读史,每遇中国近现代史总是略过。盖除其中牵扯太多我所不喜之政军经纬外,更叹今日之修史人,其文笔往往差如政治课本,委实无法入眼。故YBY问我是否听说过陈渠珍其人,只愧答不知。及至YBY又道:此人曾有个书童,叫沈从文……闻之不由心惊。 遂于网上搜索,乃知陈渠珍亦...
评分姬西原,西藏人也。藏俗无姓氏,称以其名。姬生凯浪,来归于德摩,殡于陕西西安,埋骨于湖南凤凰。其卒在归后三年,其葬于卒后十四年,其病以积瘁不治。藏俗尚骑射,西原能驰怒马,俯拔卓地竿之球。又尝去百步射,不失鹄。清宣统二年,予从军入藏,西原来侍,闺去有礼...
评分我征徂西,至于艽野。因一首《无题雪》将原著找出来读。其实着墨西原处并不太多,可最后一页却足见陈渠珍用情之深啊……
评分波浪壮阔,艰险绝伦,人之际遇时势左右,一念见生死,难测矣!
评分至“入青海”境界骤然开阔,辗转千里黄沙的生死历险惊心动魄。“万里从君,相期始终,不图病入膏肓,中道永诀……愿君归途珍重,幸勿以我念”,为西原,长歌当哭。
评分历史与游记的结合、战争的故事、人性的故事,用平铺直叙的语句串联,让这本书焕发出一种独特的魅力。虽是用文言文写就,但较为通俗易懂,晦涩之处,画报的版本注释相当完善。与书本不搭的是,本书内容由真实细节处见情感;内容简介却以夸张的宣传吸引读者,或许是出版的难题?有些怪异。 PS:搭配谭其骧先生的《历史图集》,会对整个书籍的路线有个总览。很有裨益。有朝一日希望自己可以沿着这个路线入藏。
评分传奇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