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历史 回忆录 知识分子 文革 中国近代史 徐方 传记 干校札记
发表于2025-02-23
干校札记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干校札记》为中国社科院经济所研究员张纯音之女徐方所作的回忆录。1969年,徐方随母亲及学部(中国社科院前身)的一众学者下放到河南息县“五七”干校。当时只有十五六岁的她,用少年的眼光写出了顾准、俞平伯、何其芳、吕叔湘、丁声树、陆志韦、巫宝三、骆耕漠、吴敬琏、陈瑞铭等知识分子的灰色往事,首度大量披露了其中鲜为人知的一手材料。《干校札记》另外还收录了作者关于张纯音、张耀翔、陈翰笙和孙家琇等老一辈知识分子的回忆文章,具有极高的史料和文学价值。
徐方,女,1954年生于北京。1969年随母亲张纯音下放河南息县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五七”干校。1977年考取兰州大学外语系,1982年毕业分配至北京。先后从事英语教学和特殊教育研究工作。1994年移居日本。1996年至2010年任日本一桥大学讲师。近年撰写多篇回忆文章,先后发表在《博览群书》《老照片》《温故》等刊物上。
每读与二十世纪国史相关的人物记述,总是学处世做人的好机会,这一本也不例外。对顾准着墨最多,但也涉及作者的母亲和外公,以及学部的数位其他学者。文风朴实,娓娓道来讲述几位人文社科学者的轶事,非常值得一读。
评分杨雪章哈佛毕业,在斯坦福任教,“就冲在美国吃不到豆腐,无论如何也得回国”,结果回国之后也就吃豆腐了,什么成就也没有,1964年就得癌症去世了。很多本该有所成就的人,回国后不是被整死就是耽误了30年,老了也没什么能力再出成果了。
评分说是已刊文章的结集,略有凑数嫌疑。庶可以"忆顾准二三事"代书名,足见内容性质。文字通俗,与章诒和不可同日语,归为"口述历史"较妥。已是三印,居然如此受欢迎,意外。
评分这段历史应该让更多人了解
评分这段历史应该让更多人了解
我是在读《非如此不可:顾准传》一书中知道五七干校时期对顾准照顾有加的又一对母女,女儿咪咪多年以后还写了这本《干校札记》纪念当年的人和事。 那段岁月,很多事情都被颠倒是非了,书中记录了诸如批斗告密、屈打致死、劳改迫害、饿死人事件等等产绝人寰、不堪回首的往事,那...
评分关于文革的回忆录,从儿童的角度看文革时期的知识分子,比杨绛的那本更加客观冷静,比如讲到告密文化,就很难得。关于顾准的回忆,真的让人油然生出一种敬意——顾准一个人像一只队伍一样,一生承受了那么多身体和精神上的折磨,但是最终还是选择慈悲和宽恕,这种在任何环境都...
评分我是在读《非如此不可:顾准传》一书中知道五七干校时期对顾准照顾有加的又一对母女,女儿咪咪多年以后还写了这本《干校札记》纪念当年的人和事。 那段岁月,很多事情都被颠倒是非了,书中记录了诸如批斗告密、屈打致死、劳改迫害、饿死人事件等等产绝人寰、不堪回首的往事,那...
评分我是在读《非如此不可:顾准传》一书中知道五七干校时期对顾准照顾有加的又一对母女,女儿咪咪多年以后还写了这本《干校札记》纪念当年的人和事。 那段岁月,很多事情都被颠倒是非了,书中记录了诸如批斗告密、屈打致死、劳改迫害、饿死人事件等等产绝人寰、不堪回首的往事,那...
评分关于文革的回忆录,从儿童的角度看文革时期的知识分子,比杨绛的那本更加客观冷静,比如讲到告密文化,就很难得。关于顾准的回忆,真的让人油然生出一种敬意——顾准一个人像一只队伍一样,一生承受了那么多身体和精神上的折磨,但是最终还是选择慈悲和宽恕,这种在任何环境都...
干校札记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