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时期文艺学家美学家专题研究

中国新时期文艺学家美学家专题研究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暨南大学出版社
作者:邹赞
出品人:
页数:455
译者:
出版时间:2016-12-1
价格:50.00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566819604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比较文学
  • 工具书
  • KY
  • 2019
  • 中国文艺学
  • 美学研究
  • 新时期
  • 专题研究
  • 学术研究
  • 文艺理论
  • 美学家
  • 学者研究
  • 文化研究
  • 思想史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作为新疆大学比较文学与文化研究丛书”的第一本,《中国新时期文艺学家美学家专题研究》尝试结合新时期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以思想史、文化史的发展为基本脉络,以中国新时期以来在文艺理论与美学研究领域做出显著贡献的著名学者为研究对象,引入中国当代思想文化领域的核心论争,旨在厘清当代中国文艺理论、文化研究及美学思潮的基本问题。本书的主要创新点包括:(一)深入总结重要理论家的学术贡献,寄望以理论家专题研究的路径,形成某种意义上的学术史。本书所选择的研究对象包括乐黛云、钱中文、杨义、童庆炳、曾繁仁、汪晖、叶舒宪、戴锦华、周宪、陶东风、董学文、饶芃子、赵毅衡、申丹、王晓明、王一川、王岳川、刘再复、南帆、鲁枢元、吴炫、冯宪光、余虹、耿占春、姚文放、徐岱、黄卓越、李春青、汪民安、金惠敏等著名学者;(二)本书收录的论文作者均为具有博士学位或副教授以上职称的中青年学者,他们在相关领域有着较深厚的积累,视野开阔敏锐,问题意识鲜明,能够恰到好处地将学术思想述评与社会现实关注的面向结合起来,行文中保持一种质询与批判的张力,与那种传统意义上的“应景式”批评写作判然而别;(三)本书特别注重思想交锋与文化论争,自觉突破任何形式的学术话语霸权,将文艺理论及美学界的重要论争交叉互现,拒绝任何简单粗暴的结论,力求还原丰富的思想文化面向;(四)注重学术性和可读性的良好结合,每位学者专论均附加一个 “学者小传”,为读者提供更加充分的背景信息。

作者简介

邹赞(1979-),湖南衡阳人,北京大学比较文学博士,新疆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入选全国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理论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天山英才”。兼任自治区十三五重点学科“高峰学科”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带头人、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汉语言文学”)负责人、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理事。荣获宝钢教育优秀教师奖,第四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三等奖、自治区第十一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专著)等。主持国家社科重点项目等课题十余项,出版《文化的显影:英国文化主义研究》等著作,在《文艺研究》《光明日报》《外国文学》《国外文学》《文艺争鸣》等刊物发表系列文章。近期研究兴趣: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文化记忆理论与实践(口述史)。

目录信息

序言
第一编 诗学之阈
走向暴风雨——乐黛云文学与文化研究中的中国主体身份
批判·对话·整合——钱中文文艺思想及其学术贡献概论
会通与专精:杨义学术研究与文艺思想述略
新时期以来童庆炳对文学审美特征问题的探索
“文学主体性”的价值与局限——刘再复文艺思想的理论思考与历史意义
开垦比较文艺学“飞地”,探海外华文诗学奥秘——略论饶芃子的文艺学研究特色
中国当代文学理论的反思与建设——董学文文艺思想与他的时代命题
叙述背后的故事 ——赵毅衡文艺思想述略
论申丹的叙事学研究
走向“跨文化的文学理论”——周启超学术思想述略
简论顾祖钊先生诗学体系的创构
中国“文化诗学”的建构与实践——李春青中国古代文论研究述略
第二编 思想史与文化研究
镜城突围——戴锦华的文艺批评思想述略
从“反抗绝望”到“向下超越”——汪晖的鲁迅研究述略
越界先锋:从文艺规训到文化批判——论周宪文艺思想与治学理念[]
后现代语境中的重建本体之路——王岳川文艺学研究及文化思想述评
“超迈”与“随俗”——略论陶东风的文化批评
横站:批判与介入之间——王晓明的文化研究思想述评
“涉渡”与“越界”——黄卓越的文艺批评思想述略
全球化时代的文化哲学——金惠敏文化研究思想述略
走向一种当代批判——汪民安文艺批评思想述略
我们应该如何反思现代性?——论余虹的精神空间
批评话语的“无名能量”——试论南帆的文学批评
第三编 美学与日常生活
生态家园的美学之思——论曾繁仁的生态存在论美学观
朱立元与中国现代美学和文艺学的纵深化
中西汇通的现代性诗学的建立——王一川文学理论及批评模式述评
生命·自由·人文关怀——论徐岱“作为诗学的美学”思想
借鉴与探索——冯宪光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思想述评
“世界眼光”与“中国学问”——叶舒宪的神话学思想论略
赵宪章教授的形式美学研究述评
美学与文论会通,感悟与学理双融——姚文放教授文艺学美学思想初探
在美学与道德之间——耿占春的诗学与批评理论
吴炫教授的“本体性否定”理论研究述评
主体性美学的理论重构——作为“交流”中西的文艺美学家殷国明
苍茫朝圣路 立命以安身——略论鲁枢元的文学跨界研究
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在本书即将付梓之际,本书的实际编辑者邹赞博士嘱我写一篇“后记”,我答应了。这是因为我想要借此版面对这本书的成稿过程做一说明,同时要借此机会对对此书出版做出实际贡献的有关机构和个人表达真诚的谢意。 事情缘起于2010年冬季新疆大学学报让我审阅的稿件中的一篇...

评分

在本书即将付梓之际,本书的实际编辑者邹赞博士嘱我写一篇“后记”,我答应了。这是因为我想要借此版面对这本书的成稿过程做一说明,同时要借此机会对对此书出版做出实际贡献的有关机构和个人表达真诚的谢意。 事情缘起于2010年冬季新疆大学学报让我审阅的稿件中的一篇...

评分

在本书即将付梓之际,本书的实际编辑者邹赞博士嘱我写一篇“后记”,我答应了。这是因为我想要借此版面对这本书的成稿过程做一说明,同时要借此机会对对此书出版做出实际贡献的有关机构和个人表达真诚的谢意。 事情缘起于2010年冬季新疆大学学报让我审阅的稿件中的一篇...

评分

在本书即将付梓之际,本书的实际编辑者邹赞博士嘱我写一篇“后记”,我答应了。这是因为我想要借此版面对这本书的成稿过程做一说明,同时要借此机会对对此书出版做出实际贡献的有关机构和个人表达真诚的谢意。 事情缘起于2010年冬季新疆大学学报让我审阅的稿件中的一篇...

评分

在本书即将付梓之际,本书的实际编辑者邹赞博士嘱我写一篇“后记”,我答应了。这是因为我想要借此版面对这本书的成稿过程做一说明,同时要借此机会对对此书出版做出实际贡献的有关机构和个人表达真诚的谢意。 事情缘起于2010年冬季新疆大学学报让我审阅的稿件中的一篇...

用户评价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