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终人不散

曲终人不散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浙江大学出版社
作者:张允和
出品人:
页数:305
译者:
出版时间:2016-9
价格:56.0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308159340
丛书系列:合肥张家作品系列
图书标签:
  • 张允和
  • 文化
  • 散文
  • 自传
  • 合肥张家
  • 昆曲
  • 随笔
  • 回忆录
  • 情感故事
  • 离别主题
  • 人性探讨
  • 人生感悟
  • 经典叙事
  • 文学作品
  • 情感共鸣
  • 成长历程
  • 回忆录
  • 人性光辉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九如巷张家二姐的人生自述

艰难中不失优雅风度,平淡中尽显大家气质

……………………………………………………

她是著名的“合肥四姐妹”中的二姐,是著名语言学家周有光先生的夫人;

她曾是30年代上海杂志的封面女郎,后来却成为北京昆曲研习社的社长;

她曾在南京《中央日报》上提 倡“女人不是花”,中年却不得不成为一名“家庭妇女”……

………………………………………………………………

有人说,她是“最后的闺秀”,又是“五四”后的新女性;

她服膺“五四”,致力启蒙,继承传统,追求现代……

……………………………………………………

人得多情人不老,多情到老情更好

……………………………………………………

她与周有光有着“流水式的恋爱”和“举杯齐眉的婚姻”;

她的“半个字的电报”成就了沈从文与张兆和的爱清佳话;

她86岁还不服老,学会用电脑;

她办的一份家庭小刊物,却引得大出版家范用先生也“吃醋”……

…………………………………………………………

本书是“最后的闺秀”张允和在88岁时完成的处女作,

也是她唯一一本完整的个人自传体随笔。

全书选录68幅珍贵照片。

作者简介

张允和(1909年7月25日-2002年8月14日),安徽合肥人,自小随父生长于苏州,曾祖为晚清重臣、淮军将领张树声。父亲是近代教育家张冀牖,母亲是昆曲研究家陆英。允和是“张家十姐弟”中的“二姐”,是著名语言学家、汉语拼音的缔造者之一周有光先生的夫人,又与元和(昆曲名伶顾传玠的夫人)、兆和(著名作家沈从文的夫人)、充和(美国汉学家傅汉思的夫人)被海内外并称为“合肥四姊妹”。允和1932毕业于上海光华大学历史系,结婚后随周有光留学日本、游历美欧。新中国成立后,曾为高中历史老师、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教材编辑,1952年“打老虎”运动后离职。1956年参加俞平伯主持的北京昆曲研习社,编辑《社讯》并演出昆曲剧目。八十六岁时续办家庭刊物《水》杂志,凝聚亲情,互通声气。晚年出版《最后的闺秀》《浪花集》《多情人不老》《昆曲日记》《曲终人不散》等多部作品,风行海内外。

目录信息

序言
第一辑
我的母亲
亲爱的父亲
本来没有我
寿宁弄
——我们的乐园
王觉悟闹学
乐益女中
女大学生三部曲
结婚前后
附:温柔的防浪石堤
附:“流水式”的恋爱
看不见的背影
一封电报和最后的眼泪——爸爸和大大
难途有寄
绕地球一周
我是老虎
小白兔
小丑
我与曲会
七十年看戏记
二次亮相
八十六岁学电脑
喜的是《水》,忧的也是水
第二辑
洒到人间都是爱
红双喜——我的好奶妈
六兄弟
姊妹情长
沈二哥
大弟新娘俏
扑满
小蜻蜓
庆庆的一天
附:给庆庆的两封信
安安的一天
附:给安安的两封信
万老师
张闻天教我国文课
落花时节
人得多情人不老——纪念俞平伯先生和夫人许莹环
悼笛师李荣圻
范用吃醋
昆曲——江南的枫叶
不须曲
风月暗消磨,春去春又来
附录一:妻子张允和(周有光)
附录二:张允和女士事略
合肥张家世系简表
常州周家世系简表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用了小半个下午带小半个上午的时间,算是一口气读完了《曲终人不散——张允和自述文录》,没有读完许多书之后的疲劳或者惘然若失,只感觉到宁静的喜悦,那种喜悦是一种生命的大欢喜,并非排山倒海而来,却充塞着整颗心。 张允和先生的文字流畅素朴,纯真浪漫,用“清水...  

评分

周三上午如果没有特别的事情,是例行的写作时间。也不管能写出什么东西来。 昨晚散步时问振磊,明天的写作写什么好呢?他听完大笑:原来你的文章都是这样灵机一动出来的。这说明我到如今为止也没有什么连续的写作主题,平时积攒的自以为可以扩展的主题,临到要写了,才发现已...  

评分

先下结论,允和先生文字多俏皮,但不灵动,颇自得,难得笔耕不缀,难得多情到老。 看到标题,即想起章的《往事并不如烟》,两书亦颇为有缘,如两位先生一为昆曲、一为戏曲,又如储安平先生与张先生为光华同学,冥冥之中自有缘法。 一夜读完,只能叹道,人贵初心不改。一则,人...  

评分

张允和是著名的“合肥四姐妹”中的“二姐”。四姐妹分别是元和、允和、兆和、充和,名字里都带有“两条腿”。感觉张允和也是四姐妹中最美的一位。张家是与李鸿章家族齐名的晚清和民国时期的名门望族。张允和的父亲张武龄是一位受新思想影响的教育家,与蔡元培、蒋梦麟等当时许...  

评分

先下结论,允和先生文字多俏皮,但不灵动,颇自得,难得笔耕不缀,难得多情到老。 看到标题,即想起章的《往事并不如烟》,两书亦颇为有缘,如两位先生一为昆曲、一为戏曲,又如储安平先生与张先生为光华同学,冥冥之中自有缘法。 一夜读完,只能叹道,人贵初心不改。一则,人...  

用户评价

评分

特别喜欢张充和和周有光的感情段落。周有光为充和最后写的那段,真是客观公允,极致的有光风格(太刻板,我不喜欢)。可和张充和写到周有光的那些细微和感动放在一起比,一个细致和缓,一个活泼果决,真是极配!到后面老奶奶写儿孙的段落,读来就毫无共鸣,不喜欢了。

评分

以前看过《合肥四姐妹》,惊为天人。这次看二姐自述,也真是有个性的人。我外公跟她是同年生,同年去世,也是93岁。也是名门之后,大家族。这一代人真是什么都赶上了,能活的长,看看之后的世界,真好啊。#No. 050

评分

读过二姐另外一本《昆曲日记》,总觉得……内容上重复的地方很多,像小白兔啊做媒啊看戏啊_(:3 」∠ )_三星半吧。现在对她爸兴趣更大(`・ω・´)ゞ

评分

著名的“合肥四姐妹”中的二姐张允和先生的文集,疏淡从容的笔法,道尽自己与所在的大家族百年之间所经历的种种变迁与沧桑,尽管篇目之间的内容略有重复,但这些平实的文字,却非常耐读。此次浙大社的再版装帧精美,配有大量珍贵图片,值得阅读和收藏。

评分

读过二姐另外一本《昆曲日记》,总觉得……内容上重复的地方很多,像小白兔啊做媒啊看戏啊_(:3 」∠ )_三星半吧。现在对她爸兴趣更大(`・ω・´)ゞ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