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空前豐富的工業社會,反而成瞭引發疾病的導火索。當人們真正瞭解瞭王立銘所著的《吃貨的生物學修養》一書中講述的這段曆史和曆史背後的故事,也一定可以從中獲得科學方麵的收獲。本書是以脂肪、糖和膽固醇代謝研究中重大發現為脈絡,展示瞭這個領域的科學探索和發現、我們日常飲食健康與疾病的關係,以及我們常見的一些藥物如減肥藥、他汀、胰島素等藥物的前世今生。作者以講述曆史故事的形式,把常人陌生的科學史娓娓道齣,引人入勝,同時,對於公眾瞭解與能量代謝有關的疾病也很有幫助。
王立銘,浙江大學生命科學研究院教授、研究員、博士生導師。《章魚胺決定飢餓》獲得2015年“菠蘿科學奬”化學奬。最著名的研究是“果蠅如何找吃的”。2011美國加州理工學院最佳論文奬獲得者,2014入選國傢“青年韆人計劃”。2015年獲得年度“求是傑齣青年學者奬”。
《吃货的生物学修养》是一本科普书,细细想来也是很久没有涉足过科普类书籍,甚至是非文学类书籍了。而这本《吃货的生物学修养》激起了我对医学这一领域的兴趣,接下来就让我来谈一谈看完这本书后的一些拙见吧。 先来谈一谈这本书的作者王立铭吧,王立铭出生于1983年,已是两个...
評分 評分第一章 脂肪的秘密 白色脂肪:富含中性脂肪。脂肪是身体最重要的能量储存场所,影响胃口/免疫功能/情绪/行为/体型。 连体的老鼠:1960s,Douglas Coleman杰克逊实验室,ob & db,研究小鼠血液循环系统中各物质有什么功能,如何影响另一只的健康,衰老,db+正常:db没瘦正常...
評分 評分可以媲美《藥物考》、《癌癥傳》、《心外傳奇》的一本科普讀物,非常著迷於作者這些故事,同時也瞭解瞭高血脂、高血糖等疾病到底是怎麼迴事,瞭解瞭脂肪、膽固醇、胰島素究竟為何物。書中介紹瞭輝瑞、默剋、禮來、諾和諾德、Genetech等公司發傢史;預見瞭藥物研發從小分子化學藥到基於基因技術生物製藥的範式革命;濃墨重彩講述瞭好多位投身藥物研發而奮鬥終身天纔學者。醫藥科技雖已取得種種奇跡,但我們理解生命機理依然有限,我們徵服疾病還未擺脫煉金術般撞大運,但與死神賽跑這場終極遊戲曙光已現。
评分有點類似於讀高中生物課本非正文小字體擴大版的感覺,老實說,若是高中理科基礎好的人讀,沒有多大新意。另外,本書用大量的敘述指嚮藥物的形成以及生物醫藥公司的發展,大概暗示作者有此意吧。
评分科學真是,又浪漫又殘酷!
评分非常好的科普書,這本書不是講如何吃東西纔能更養生的,而是講在研究和飲食相關的疾病上,科學傢們付齣瞭多少努力,當中又閃耀著多少智慧之光。
评分瘦素多少決定體型;麻黃堿到棕色脂肪;膽固醇自産量高,低密脂泄露汙血管而高密脂迴收清血管,煙堿酸和消膽胺效果一般他汀最好,專利20年後可仿製,單剋隆抗體藥物登場;胰島素吸糖停造,胰高血糖素反之,空4飽8,1型不産胰島素,2型胰島素被屏蔽,山羊豆堿治2型原理未解,小腸激素和人工胰腺。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