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坦伽利《瑜伽经》及其权威阐释

帕坦伽利《瑜伽经》及其权威阐释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斯瓦米•帕拉伯瓦南达(Swami Prabhavananda)于1893年12月26日出生在印度。1914年,毕业于加尔各答大学的他加入了由罗摩克里希那的直传弟子创建的罗摩克里希那修道会。应辨喜的美国弟子的请求,修道会于1923年选定帕拉伯瓦南达定居美国:他一直住在那里直到1976年去世。1929年12月,他来到洛杉矶,并于次年创办了南加州吠檀多学社。斯瓦米•帕拉伯瓦南达是一位颇具影响力的精神人物,同时也是一位作家。他的不少著作将印度的灵性经典明白晓畅地介绍给了西方读者。他出版的著作包括对印度主要经典如《薄伽梵歌》《奥义书》《帕坦伽利瑜伽经》的英译和注释。

克里斯多夫•伊舍伍德(Christopher Isherwood,1904-1986)。伊舍伍德是20世纪30年代中期一位意气风发的青年小说家,也是一名左翼积极分子。1938年夏,他和一位同事被英国一家报社派往中国进行采访,历时三个月。回国后不久,他立即出版了《战争之旅》,书中披露了日军侵华骇人听闻的暴行。他是最早将这些事件告诉西方读者的记者之一。与中国文化的一面之缘给伊舍伍德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眼前见到的一切令他大为震动。他需要寻求更深的生命意义,不久他在加利福尼亚结识了斯瓦米•帕拉伯瓦南达。他们成为探求和传播印度瑜伽文化的良好合作者和终身挚友,直到斯瓦米去世。

出版者:商务印书馆
作者:[印] 斯瓦米·帕拉伯瓦南达
出品人:
页数:264
译者:王志成
出版时间:2016-8
价格:38.0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100123273
丛书系列:瑜伽文库
图书标签:
  • 瑜伽 
  • 灵修 
  • 印度 
  • 宗教 
  • 心灵 
  • 哲学 
  • *北京·商务印书馆* 
  • ❤️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本书从现代人的视角,结合印度古典哲学及当代科学知识及心理学知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生动有趣的古今故事,对《瑜伽经》的四个部分“瑜伽及其目标”“瑜伽及其修行”“力量”“解脱”共196条经文,进行了详尽的注释讲解,使瑜伽的神秘与个人的生活、哲学的智慧与当代的时尚在其中融为一体。印度驻华大使苏理宁先生和中国前驻印度大使程瑞声先生特为本书作序,为中国读者领会瑜伽的精神乃至印度哲学的实质提供了正确的方式和途径。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一种古老哲学的存在必然经过了长期和不断的补充和完善,我既不认为古代会比现代更智慧神秘也不认同现代拥有超过古代的优势,我认为很多时候信息过度和过速会影响人深度思考的能力,导致一些错误理解的出现,于真实相去甚远.而信息量过少又容易偏执和过于自我意识,因此如何在中间找...  

评分

一种古老哲学的存在必然经过了长期和不断的补充和完善,我既不认为古代会比现代更智慧神秘也不认同现代拥有超过古代的优势,我认为很多时候信息过度和过速会影响人深度思考的能力,导致一些错误理解的出现,于真实相去甚远.而信息量过少又容易偏执和过于自我意识,因此如何在中间找...  

评分

无论是对于练习瑜伽的人还是不了解瑜伽的人,这本书都是值得阅读的。 作为对《瑜伽经》的经典阐释,这个角度的哲学会令我们的生活带来改变。  

评分

即使是帕坦伽利(Patanjal)的《瑜伽经》(Shastra),若你读过它,它开始有很少部分是描述vyayama,即ashtanga(瑜伽式子)。很少部分说怎样处理所谓的身体毛病。 那些人做这些可怕的事情,就好像只转动车轮,而没有开车。他们最后想达到的都是同一境界,达到帕坦伽利所说的境界。所...  

评分

即使是帕坦伽利(Patanjal)的《瑜伽经》(Shastra),若你读过它,它开始有很少部分是描述vyayama,即ashtanga(瑜伽式子)。很少部分说怎样处理所谓的身体毛病。 那些人做这些可怕的事情,就好像只转动车轮,而没有开车。他们最后想达到的都是同一境界,达到帕坦伽利所说的境界。所...  

用户评价

评分

商务印书馆的,应该属于比较权威的解释吧。修

评分

阐述非常详尽,译文优美,值得一提的是,伊舍伍德是以记者身份目睹了日侵华战争暴行之后转而投向灵修领域的。强调“专注”,对于胜王瑜伽、行动瑜伽、智慧瑜伽的法门都有指导性的建议。“三摩地”诸境界论述非常精细。后面有唱诵跟唱链接。最后似乎还是可以归拢为“明心见性”,只不过这里的心是指“阿特曼”。ps.阐释者之一的伊舍伍德是w.h.奥登的基友,在中国转了一圈合写了《战地行记》,战争促使他回国之后寻找皈依法门......

评分

第二遍读,依然觉得很棒!也许和修学佛法一样,我再也不用永无止境地去纠结生命意义的问题了。这份信念在心中开始积聚起来。如书中所说:印度谚语说:“蜜蜂来采蜜,但它把脚也陷进去了”我们唯有将自己的生命视为对意义的永恒追求,视为分辨真实和不真实的锻炼,才能避免蜜蜂的命运。怀着这种精神,我们将乐于接纳各种经验,喜乐的和痛苦的,它们再也伤害不了我们。因为真理藏在万物之中,隐藏在宇宙每一种经验和每一个对象之中。发生在我们身上的每一件事,不管它们看起来多么琐碎,都会为我们提供细微的线索,引导我们走向更广博的灵性知识和最终解脱。。不论是瑜伽八支(戒、精进、坐法、调息、摄心、专注、冥想、三昧)还是佛法修学次第,持戒和修定是共识,瑜伽中对身体的利用方式很多可以借鉴,类似道家性命双修。

评分

应该属于“我竟然会读这么一本书”系列吧…出于对瑜伽的喜爱和对印度教的好奇而读。一读发现里面真有很多对于印度教思想的阐释,其与其他宗教的区别等等。抛开那些神秘力量的部分不谈,作者对《瑜伽经》的阐释是很棒的,有现代意义也丝毫不过时。了解印度这个国家,除了透过客观的历史进程,还应该以宗教这条线切入。注重灵性,追求个人解脱之道,看重对无穷真理和知识的追求,倡导宇宙万物的合一、永恒,这些应该是《瑜伽经》的关键。

评分

如果不是在很短的时间内切身感受到调息和冥想和体式练习(阿汤)对身体和心的改变,我不会拿起这本书。老师说“瑜伽是工具,交给你让你来发现自己”。书里还有很多很多我现在理解不了的文字,或许五年、十年、五十年后再品读,又是另一番滋味。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