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學傳統的復興

中國文學傳統的復興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商務印書館
作者:李遇春
出品人:
頁數:387
译者:
出版時間:2016-5
價格:49.00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100122184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文學
  • *北京·商務印書館*
  • 中國現當代文學
  • 2016
  • 現當代文學
  • 李遇春
  • 商務印書館
  • 中國文學傳統
  • 復興
  • 古典文學
  • 文化傳承
  • 本土精神
  • 文脈延續
  • 思想史
  • 文學史
  • 民族認同
  • 文化自信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五四”以來的現代中國文學發展史,被普遍認為是一場告彆中國文學傳統的現代性文學革命運動。但事實上,這是一場現代語境中的中國文學傳統復興運動。具體的復興路徑則是中國文學傳統的創造性轉化,或以中化西,或以西化中,不拘一格,破除中體西用或西體中用的體用論思維定勢,由此成就瞭中西會通、古今融閤的現代中國文學新境界。本書匯聚瞭作者近年來關於中國文學傳統創造性轉化問題的係列論文,有宏觀俯瞰,也有微觀透視;有曆時性的流變論,也有共時性的結構論,具有鮮明的學術個性和風格。

著者簡介

李遇春,1972年生,華中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新文學學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新文學評論》執行主編,武漢市作協副主席。入選2009年度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纔支持計劃。主要從事中國現當代文學(含舊體詩詞)研究。著有《權力•主體•話語——20世紀40—70年代中國文學研究》(颱灣繁體字版《紅色中國文學史論》上、下冊)、《中國當代舊體詩詞論稿》、《西部作傢精神檔案》、《走嚮實證的文學批評》等,主編《中國新文學批評文庫》、《現代中國詩詞經典》、《中國現代作傢舊體詩叢》等。

圖書目錄

序 言 ( 於可訓)
第一編:在革命與傳統之間
文學革命或文學遊戲——現代中國文學的一個研究視角
中國文學傳統的創造性轉化——重建現代中國文學研究的古今維度
“傳奇”與中國當代小說文體演變趨勢
如何“強製”,怎樣“闡釋”——重建我們時代的批評倫理
第二編 :經典的延傳與重構
“進步”與“進步的迴退”——韓少功小說創作流變論
韓少功對米蘭•昆德拉的接受與創化——從《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到《日夜書》
“說話”與賈平凹的長篇小說文體美學——從《廢都》到《帶燈》
賈平凹長篇小說文體美學的新探索——從《商州》到《老生》
為民間野生人物立傳的敘事探索——硃山坡小說創作論
懺悔敘事中的復調詩學——評喬葉的長篇小說《認罪書》
第三編:舊體詩詞新視野
中國現當代舊體詩詞平議
學科權力與“舊體詩詞”的命運——中國現當代舊體詩詞研究劄記
中華詩詞的命脈及其經典化問題——《現代中國詩詞經典》編選前言
如何看待當代舊體詩詞創作
20世紀舊體詩詞研究亟需實證精神
新詩•舊體詩詞•歌詞——中國現當代詩歌史的敘述問題
後 記(李遇春)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現當代文學研究的視角挺好的,雖然我現當代看的不是很多,不過提的問題,尤其第一編,啓發意義比較大。贊一個吧。

评分

文學專業學生的工具書,因為李老師已將脈絡整閤清楚; 非文學專業學生的通識讀本,雖然作品羅列過多影響閱讀興緻,但你也可跳過這些部分,撿自己喜歡的部分來賞讀。說白瞭,當代非皆當代,古代之影亦有,中西對比成潮流,古今對比成清流。

评分

高三縣城新華書店首次讀到,這本書第一次讓我瞭解“曆時性”“共時性”等相關概念,不拘泥於先設的批評理念,既有中西對比也有古今參照,小說和詩歌的創化兩部分都說得比較詳細,賈平凹專題和新世紀以來的大器晚成型作傢兩部分印象最為深刻

评分

高三縣城新華書店首次讀到,這本書第一次讓我瞭解“曆時性”“共時性”等相關概念,不拘泥於先設的批評理念,既有中西對比也有古今參照,小說和詩歌的創化兩部分都說得比較詳細,賈平凹專題和新世紀以來的大器晚成型作傢兩部分印象最為深刻

评分

文學專業學生的工具書,因為李老師已將脈絡整閤清楚; 非文學專業學生的通識讀本,雖然作品羅列過多影響閱讀興緻,但你也可跳過這些部分,撿自己喜歡的部分來賞讀。說白瞭,當代非皆當代,古代之影亦有,中西對比成潮流,古今對比成清流。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