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属于作者学术论文的合刊,是雷海宗的代表作,也是他的成名作。全书分为上、下两编。上编的几篇文字,都是抗战前发表的,是著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与批判。前三篇由三个不同的方向探讨秦汉以上的中国——动的中国。第四篇专讲秦汉以下的中国——比较静的中国。第五篇合论整个的中国历史 。下编的主题是探讨抗战建国中的中国。下编第一篇文章解释此次抗战的意义与士兵之所以英勇,说明中华民族虽老而仍有朝气的原因。第二篇文章则表示海雷宗对于前途的希望和信仰。作者贯通中外的渊博知识以及对历史文化的独特看法,在当时学术界是颇为难得和显著影响的,对今天我们研究中外历史也甚具教益与启发意义。
中华五千年的辉煌文明,出现汉唐等大帝国,赫赫威名,除了灿烂的文化外,军事战斗力自然也是一个要素。按说这种军力肯定是无比强大的,不然怎么能保证帝国的威名呢,可是仔细分析中国历史上各个朝代,会发现其实中国汉族的军队是弱不禁风的,不堪一击的,多数情况下是又贫又弱...
评分 评分虽然后部分少有偏颇,主观过强,内容略简单,但仍是一本非常好的书。 深入分析是兵的精神,武德的历史发展和丧失。不是学术书,而是思想书。
评分雷书从最常见的资料中看出别人都视而不见的东西,是真本事。我觉得砖头般的巨著,自然能体现大师功力,比如陈寅恪的《柳如是别传》、谢国桢的《明季党社运动考》、余英时的《朱熹的历史世界》等。但这种小册子却更加难写,原因有三:一是要通俗易懂,二是要学术性不因通俗而打...
评分武德不兴是中国两千年来去不掉的顽疾。武德不兴的直接原因是贵族阶层对当兵的义务的放弃。本书将中华文化的弊端,归结为缺乏尚武精神,似非厚诬。但作者自己也说过,每个时代对过去历史的总结,都是为现实服务的。30年代的中国屈折于列强的淫威之下,自然是奢谈文治而独唱武功...
中国四千年的历史可分为两大周。第一周,由最初至西元383年的淝水之战,大致是纯粹的华夏民族创造文化的时期,外来的血统与文化没有重要的地位。第一周的中国可称为古典的中国。第二周,由西元383年至今日,是北方各族胡族屡次入侵,印度的佛教深刻地影响中国文化的时期,不管在血统上或文化上,都起了大的变化。第二周的中国已不是当初纯华夏族的古典中国,而是胡汉混合、梵华同化的新中国,一个综合的中国。
评分贯通一词说来轻易,其实极难做到,且不说高不可及的“学贯中西”,单是中国历史就已经如王屋太行,够人挖一辈子了。吕思勉著力于正史及“三通”,集毕生精力也只是将国史从先秦打通到五代;李剑农政治、经济两手并驭,堪称奇才,其经济史虽称完璧,但从名字看,只算是“史稿”,而政治史则只是论述了近百年;除此二人,史学界名家众多,配得上“贯通”的人在我看来并无第三人。雷氏号称贯通,其实只是专精于上古史,尤其是西洋上古史,以此为根基广泛涉猎其他领域,若论视野,恐怕还不及梁启超。《中国文化的两周》一文虽然不无可议,但立意之高、气魄之大,近世文章罕有其匹!
评分绝非学术著作,是政治&神学宣言。上编中标举军国、精神、种族、元首、武德等词无一不是对上世纪三十年代内政外交和社会文化困境的应激反应,下编里三篇文字只表达了通过外族侵略契机重塑中华的热切期望。但怕是没想到这新秦政,新的大一统竟是由共产党来实现了。
评分名著。可以作为研究雷海宗思想的文献来阅读。
评分暴露我瓣玩家水平的一本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