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梁庄记

出梁庄记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台海出版社
作者:梁鸿
出品人:
页数:432
译者:
出版时间:2016-9
价格:59.0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516809976
丛书系列:理想国·梁鸿作品
图书标签:
  • 纪实
  • 农村
  • 社会学
  • 梁鸿
  • 中国
  • 社会
  • 非虚构
  • 理想国
  • 梁庄
  • 乡土中国
  • 社会变迁
  • 现实主义
  • 农村生活
  • 人物刻画
  • 纪实文学
  • 中国乡村
  • 底层社会
  • 人文关怀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作家梁鸿在其生命困顿匮乏之时,重返故乡,探访梁庄生活内部的驳杂与丰沛,叙述梁庄生命个体的迁徙与流转。前后历时五年,铸就《中国在梁庄》与《出梁庄记》,关于每个人都在沦陷的故乡,关于每个流落在外的异乡人,关于早已隐没在时间长河中的温柔与哀痛。本次率先出发的是《出梁庄记》,《出梁庄记》是作家梁鸿继《中国在梁庄》之后集中书写离开梁庄去外地打工的父老乡亲生存状态的非虚构作品。此书由梁鸿探访10余座省市、400余位打工者,以200万字图文资料整理撰写而成,是“梁庄”范本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当代中国最细节的观察。

作者简介

梁鸿,文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致力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乡土文学与乡土中国关系研究。著有文学代表作《出梁庄记》《中国在梁庄》《神圣家族》等;学术著作《黄花苔与皂角树——中原五作家论》《新启蒙话语建构:〈受活〉与1990年代以来的文学与社会》《外省笔记:20世纪河南文学》《“灵光”的消逝:当代文学叙事美学的嬗变》等。曾获第十一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散文家”、首届青年作家以及《南方人物周刊》2013年度“中国娇子青年领袖”等。

目录信息

第一章 梁庄
闲话
离开梁庄
第二章 西安
德仁寨
流转
抢劫
打架
小天使
人家不要咱
作假
羞耻
第三章 南阳
葬礼
房檐滴水窝窝照
算命者
传统
小海的传说
入伙
传销
第四章 内蒙古
河南校油泵
白牙
恩怨
扯秧子
相亲
第五章 北京
体面
围墙
河南村
打官司
院子里有棵树
千万富翁
保安
第六章 郑州
“机器”人
“孤独症患者”
凤凰男
狐狸精
第七章 南方
我不是深圳人
电话推销员
每扇门后面都是工厂
干事业
九岁的打工者
归零
眼球出来了
第八章 青岛
小柱
氰化物
幽灵
2000:1的1
反抗
无名之死
四十岁的“老太婆”
这村落里最后的房屋 378
第九章 梁庄的春节
“老党委”
勾国臣告河神
黑女儿
后 记
附 录 书中主要人物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梁鸿的《出梁庄记》,原本叫“梁庄在中国”。这两个名字各有其特点,后者是沿承其前作《中国在梁庄》,继写梁庄的留守群落之后,再写梁庄分散在全国各地的外出务工者,是有“梁庄在中国”之谓;而“出梁庄记”,显然仿《旧约》中“出埃及记”,淳朴的乡民亦要去“寻找奶与蜜...  

评分

我是在执勤休息的时候读这本书的。 那时候车统一停在天府广场的打的“伟人”塑像后面,所有人被分成四班,轮换着站岗,一次一个半小时。轮四班,我大学时候打篮球伤过左脚,一天站下来,腿都麻了,左腿还疼。 休息的时候我就在车里读这本书,当时天气阴郁,心里也很堵得慌,2G...  

评分

费孝通时隔几十年以后,中国的乡村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梁庄人已经走出梁庄,走向了全国各地,最远的甚至去西班牙打工,那么看看走出梁庄以后的梁庄人到底是什么样?看看这些走出去的梁庄人是不是还会回去呢?梁鸿带着疑问开始了寻找梁庄人的旅程。  

评分

《出梁庄记》我读了很久,感觉在放下这本书之后,对河南人有了新的理解。河南人在中国名声不好,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上,如果你曾经在人口密集祖籍很杂的城市生活过的话,碰到河南人的几率很大,而这些人中,又有很大几率让你遇到几个“坏行情”的河南人,然后在无形之中印证...  

评分

严杰夫/文 梁鸿用一本《中国在梁庄》,第一次全景式地展现了当下中国农村的真实生态。然而,梁鸿亦发现,梁庄本身已经不是完整意义的梁庄,“分布在中国各个城市的打工者……他们是梁庄隐形的"在场者",梁庄的房屋,梁庄的生存,梁庄的喜怒哀乐,都因他们而起。”因此,只有把...  

用户评价

评分

比较克制的语言,力图在还原真实。这种村庄在皖也很普遍,我不知道他们现在工作的状态,小时候感受父母在江苏打工的一段生活,至今他们津津乐道。 无人陪伴地看电视,吃糖大概是我比较深的记忆,还有一些更像是家人反复念叨强加的记忆

评分

“我努力了一下,没有办法,也就算了。”跟作者一样羞愧,我的无数次乡村或者农民工采访,都在这种心理中进行,某种意义上,我还不如直接说想逃离乡村的人来的干脆。第二本比中国在梁庄好看多了,虽然形式一样,但前后有联系,抛开那些一如既往的感性,能看到诚意。

评分

只是冷静的记录,让读者自己去思考。一部分人先进城了富起来了,就设置制度把城围起来不然后来者进入了,但又需要你来服务,服务完了就请离开,这样阶级分层的鸿沟就拉开了,护城河外的声音是不值得被聆听的

评分

把人拴死在故乡的,是户籍、人际,更是贫穷、身份认同。农村是比城市有更紧密人际网的熟人社会,当未受过高等教育的村民出于生存压力或城市梦想外出务工,户籍、学历、资本的限制迫使他们更需要通过抱团维稳情感世界、经济利益与人身安全。而这抱团之中,又混杂着精打细算后的亲疏交恶。纵观他们的工作多半缺乏规划性、连贯性与关联性,需要投入更多体力,控制更少支出,灰天泥土的努力着却仍是城市物质与精神生活的局外人。那些被土地抛弃又无城市承接错位生活的人,承受着无可消解的无根感、无用感、自卑感与苦闷。少数侥幸鲤鱼跃龙门的人割袍断辱般否定、远拒着旧生活。你也不能怪他,因为生活也没给过他什么好处与满足。

评分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最近无意间看了很多关于底层的作品,有魔幻现实主义的《北京折叠》和《燕尾蝶》,而这是一本纪实题材的书。读的过程,有开始的压抑、悲凉、无奈,到后面的感同身受,这不就是我们一家人的际遇嘛?!从高二起跟随爸妈从故乡到异乡,为了生计爸妈起早贪黑,租住的房子虽然没梁鸿目睹的不堪,但也不像个家。他们都一样,城市的后来者,最大的共鸣就是,融入不了城市,找不到位置,想家回不了家。而他们的下一代,同样也找不到归属感。从物质经济社会过渡到知识经济社会,转型的代价,也是阶层的分化。研究历史,我发觉,两千多年来,有些比如民生、阶级、贫富差距问题始终未待解决。结合种种,读到后来,我反而释然坦然许多,不知道是好还是坏。“生命就像一盒巧克力,结果往往出人意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