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花集

浪花集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浙江大學齣版社
作者:張允和
出品人:
頁數:296
译者:
出版時間:2016-9-10
價格:52.00元
裝幀:精裝
isbn號碼:9787308159159
叢書系列:閤肥張傢作品係列
圖書標籤:
  • 張允和
  • 隨筆
  • 傢庭刊物
  • 張兆和
  • 精選集
  • 中國文學
  • 閤肥四姐妹
  • 浪花集
  • 散文
  • 詩意
  • 自然
  • 心靈
  • 短篇
  • 抒情
  • 生活
  • 感悟
  • 文字之美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流動的斯文——閤肥張傢的前塵舊事

…………………………………………

1930年,《水》從蘇州九如巷汩汩流齣;1996年,《水》在北京後拐棒鬍同復刊……

大齣版傢範用先生盛贊《水》的復刊是“本世紀一大奇跡也”;

名記者、作傢葉稚珊女士稱之為“發行量最小、辦刊人年齡最高、裝潢最簡素、麯高而有和者的刊物”。

…………………………………………………………

本書即是這份傳奇傢庭刊物《水》的一朵朵“浪花”。

一個世紀以來,這些“浪花”不僅流遍瞭大江南北,流嚮瞭太平洋彼岸,還流嚮瞭每一位讀者的心裏……

…………………………………………………………

閱讀沉澱一個世紀的溫情

追尋我們已經失落的優雅

………………………………

父母恩寵、姐弟和樂、伉儷情深、含飴弄孫、麯詞唱酬……

無論是傳記軼聞還是稚語童言,莫不生動有趣且句句入心

……………………………………………………

這不僅是一部傢族誌,更是一種文化的絕唱

是一道經曆史打磨過的人倫之光

著者簡介

張允和(1909年7月25日-2002年8月14日),安徽閤肥人,自小隨父生長於蘇州,曾祖為晚清重臣、淮軍將領張樹聲。父親是近代教育傢張冀牖,母親是昆麯研究傢陸英。允和是“張傢十姐弟”中的“二姐”,是著名語言學傢、漢語拼音的締造者之一周有光先生的夫人,又與元和(昆麯名伶顧傳玠的夫人)、兆和(著名作傢瀋從文的夫人)、充和(美國漢學傢傅漢思的夫人)被海內外並稱為“閤肥四姊妹”。允和1932畢業於上海光華大學曆史係,結婚後隨周有光留學日本、遊曆美歐。新中國成立後,曾為高中曆史老師、人民教育齣版社曆史教材編輯,1952年“打老虎”運動後離職。1956年參加俞平伯主持的北京昆麯研習社,編輯《社訊》並演齣昆麯劇目。八十六歲時續辦傢庭刊物《水》雜誌,凝聚親情,互通聲氣。晚年齣版《最後的閨秀》《浪花集》《多情人不老》《昆麯日記》《麯終人不散》等多部作品,風行海內外。

圖書目錄

前言 (張寅和)
《水》第一號信
復刊詞
為樂益同學錄寫序
慈父
看不見的背影
一封電報和最後的眼淚
爸爸辦樂益
啓濛教育傢張冀牖
追憶張奇友
張華奎傳
本來沒有我
我的奶媽同陳乾乾
紅雙喜——我想我的好奶媽
大大和硃乾乾
我的汪乾乾——老媽
我們大傢的迷你趣聞
從第一封信到第一封信
王覺悟鬧學
大弟新娘俏
我到蘇州來
兒時雜憶
鞦燈憶語
三首打油詩及其由來
張宗和日記摘錄
從“盤夫”到“驚變”“埋玉”……
拍“喜福會”電影(上)
拍“喜福會”電影(下)
碎金散玉談顧傳玠
張宗和昆麯傳記
作麯傢張定和在重慶
讀張兆和
原諒我,親愛的母校
溫柔的防浪石堤
《石堤》後記
曾薔何許人也
飛來客——小鴿
薔薇在古代西方
月色
《書的故事》譯者序言
《從文傢書》後記
真假《清江引》
齣遊簡報
“鬍適情詩手跡”辨誤
祭墳
妹妹
傻瓜電腦的趣事
我的師父張大姨
我的竇舅舅
深深的懷念
信中情
生彆離

周耀平給四妹(充和)的信
旭和的信和文
給元和的信
屠樂勤給周有光、張允和的信
給舅媽的信
葉至善給張允和的信
範用給張允和的信
張允和給範用的信
“新潮老頭”——我的乾外公
彆離的笙簫
後記(一)(周有光)
後記(二)(葉稚珊)
閤肥張傢世係簡錶
常州周傢世係簡錶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浪花集》是由“合肥四姐妹”中的二姐张允和先生与三姐张兆和先生一起编著的。集子中的文章选自这个家族的内部刊物《水》。 一个家族,有自己的刊物,这不得不是一件奇事。原来《水》是有来头的。 上世纪三十年代(1930年),尚在读中学的四姐妹,用课余时间创办了一个家庭...  

評分

民国出了许多许多的才子佳人,可以说是平时时期的多倍,那个时代的“奇葩”还不是今天的略带贬义之意,那个时代的风韵总能让人觉如‘坛酒’幽香飘远,微醉却清醒。相对和平年代,战乱时代最大或可说唯一的好处就是文艺上的自由。无自由,无思想,无创造。 阅读时,时笑,时哀,...

評分

評分

《浪花集》是由“合肥四姐妹”中的二姐张允和先生与三姐张兆和先生一起编著的。集子中的文章选自这个家族的内部刊物《水》。 一个家族,有自己的刊物,这不得不是一件奇事。原来《水》是有来头的。 上世纪三十年代(1930年),尚在读中学的四姐妹,用课余时间创办了一个家庭...  

用戶評價

评分

感覺沒有什麼實質內容。。。精神也不夠支撐

评分

允和先生的文字很是可愛,獨自在鞦風漸起的下午心平氣和地讀完,時不時起身看看《流動的斯文》這個張傢圖片展,不知今夕何夕。

评分

童年稚趣,時代波摺,都靜靜沉澱在這本傢族刊物-《水》裏。相比自持的大姐四妹,最欣賞的還是允和二姐,為人是最通透極聰慧的。不知除兩本往日舊作外,還有無作品整理齣版?

评分

想起矮大緊說的,大師們總是成群的來,成群的走。富庶的傢庭,良好的教育帶來超於常人的知識和氣質,讓她們在漠視錢財的同時也漠視苦難,這樣的老太太世間不會再有。

评分

張允和好好玩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