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远看来,我们都已死去!

长远看来,我们都已死去!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作者:肯•赫尔曼
出品人:
页数:256
译者:李婵
出版时间:2016-9
价格:36.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53795645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我想读这本书
  • 好书,值得一读
  • 医学
  • 死亡哲学
  • 长远看来,我们都已死去!
  • 想读,一定很精彩!
  • 科普
  • 死亡
  • 哲学
  • 生死
  • 时间
  • 存在
  • 反思
  • 命运
  • 孤独
  • 人类
  • 永恒
  • 觉醒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长远看来,我们都已死去!》是一本帮助我们思考生死意义的深度叙事医学作品。国际重症监护领域首席专家肯•赫尔曼教授直面内心深处,用饱满而真挚的笔调记录了重症监护室内一系列温暖的故事,追问医疗救治的终极意义,告诉我们不为人知的神秘ICU里的医学真相,倡导无创抢救与临终关怀。同时,《长远看来,我们都已死去!》深入剖析医生的责任与抉择困境,更站在医生与病人的双重角度,理性探讨医患关系,对现行医疗体制进行了真诚的反思和建议。

作者简介

肯•赫尔曼

全球重症监护领域首席专家。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教授,

澳洲首位正式获得重症监护专家资格的医生,

辛普森健康服务研究中心主任。

著有《临床加护医学》等著作。

目录信息

编者序 每个人都无法回避的人生思考 / 001
推荐序 生如夏花般绚烂 死如秋叶般静美(莲子清如许) / 004
自 序 纪念遇见的生命 思考生死的真相 / 009
第一章 你所不了解的重症监护室——帮助生命回归的神秘病房
1. 与死神搏斗的 48 小时 / 002
2. 攻克“有趣”的“蓝脚症” / 011
3. 大脑损伤后的奇迹康复 / 018
4. 拯救完全瘫痪的身体 / 026
第二章 谁能给出正确答案——医务人员不得不直面的艰难抉择
1. 生命是否该被无限延长? / 038
2. 拉长别离是增加还是减少痛苦? / 050
3. 靠呼吸机拯救肺,延续的是呼吸还是折磨? / 060
4. 谁拥有对治疗喊停的决定权? / 071
5. 遭遇疑难杂症是患者的错? / 084
6. 维护医生的尊严还是揭穿皇帝的新衣? / 094
7. 该不该让病人参与所有的治疗决策? / 101
第三章 看到的只是冰山一角——救护背后的医疗系统
1. 揭秘医生进阶之路 / 110
2. 心肺复苏的前世今生(上) / 121
3. 心肺复苏的前世今生(下) / 132
4. 如果戴安娜车祸时有创伤治疗中心 / 138
5. 金钱在肠道的较量 / 152
6. 震惊医界的布里斯托尔案 / 162
7. 当医生老了 / 171
8. 在重症监护室受尽折磨的不只是身体 / 179
第四章 会有天使带她离开——生命救治的终极意义
1. 天使的拥抱 / 186
2. 请让我送你回家 / 193
3. 永远得不到的最佳父亲奖 / 204
4. 留给生命的最后一张照片 / 211
5. 为临终道别有所准备 / 217
6. 聆听献给生命的挽词 / 226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长远看来,我们都已死去!》是国际重症监护领域首席专家肯•赫尔曼教授根据自己多年的救治经历,饱含深情地记录了发生在重症监护室中一系列故事,其中有悲有喜、有笑有泪,生死之间、爱恨离愁,全面、深入地阐述医疗工作者在参与ICU病房救治工作的心路历程。虽然我一直很拒...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长远看来,我们都已死去!》是国际重症监护领域首席专家肯•赫尔曼教授根据自己多年的救治经历,饱含深情地记录了发生在重症监护室中一系列故事,其中有悲有喜、有笑有泪,生死之间、爱恨离愁,全面、深入地阐述医疗工作者在参与ICU病房救治工作的心路历程。虽然我一直很拒...  

用户评价

评分

“现代医学不确定自己的局限在哪儿,但是,他们总是一致夸大治疗的作用。社会不规定医学的局限在哪儿,却总对医学抱有乐观的态度,似乎坚信医学无所不能,符合所有人的利益。”

评分

前四分之一还不错,之后便沦为论文式的乏味陈述。三分吧。

评分

活着还是死去,这是一个艰难的决定。

评分

觉得一般。最近看某公众号绝症还不断更新 正能量满满 伊人已去文字长存 有几篇真的看的哭了 尤其几篇写广告行业的真的干货满满

评分

2016年10月7日读毕,此书是重症医疗的反思之作,具有强烈的人文色彩。其一,该书交代了医生上门服务是怎么演变为在医院内借助高科技手段延续生命的过程。其二,作者反思了医生作为利益集团互相庇护,而失去了治病救人的本来目的。其三,医疗救助的成本效益分析缺失,造成医疗费用疯涨,而这种技术应用的前景不乐观。其四,人在医院中,面临死亡时的恐怖远甚于想象。其五,敢于叫板医疗体制的医生有,但是代价很惨重,这可能也是为什么要进行医疗改革的原因所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