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本介绍太空旅行以及宇宙飞船发展的画册。以时间为轴,通过航天史以及大众文化中与太空相关的标志性事件展示了一副幻想与现实交织的宇宙飞船发展史:18世纪的热气球,20世纪初期的火箭实验,早期电影人眼中的太空旅行,二战期间大名鼎鼎的V-2导弹,冷战时期的太空竞赛,航天飞 机以及国际空间站的发明,X大奖宇宙飞船大赛,未来的星际宇宙飞船的设计方案。
本书由美国史密森学会权威出品,书中有1000多幅插图,包括宝贵的历史照片以及领先于当时技术发展的太空艺术作品。对于大众读者,科幻、漫画以及电影爱好者都是一本极具可读性和收藏价值的读物。
罗恩·米勒 Ron Miller 曾任史密森航空航天博物馆爱因斯坦天文馆的艺术总监,雨果奖得主。现为自由作家及插画师。参与写作并编辑了五十多部著作,均为天文以及科学主题。插画曾发表于《科学美国人》《天文学》《FOCUS》《新发现》等杂志。还曾参与电影摄制和太空主题邮票的 设计,其中一枚邮票随着新视野号略过了冥王星。
文/初晓 你的心里有没有这样一个梦?畅游太空,探寻宇宙的奥秘?或是紧紧乘坐宇宙飞船在太空中行走,就已然满足你小小的好奇心?这些在科幻电影里,兴许是家常便饭,落到现实中却未必如此简单。虽然人类已经初步实现了太空漫步,但这条路走的可谓艰辛。 罗恩·米勒 ...
评分太空在古人眼里,是陌生、也是无法理解的词。虽敬畏,但仍然试图去理解头顶这片星空,古希腊的托勒密是宇宙学已知的最早先驱,当然中国也不乏对其追求者,其中影响最大的有三种学说:盖天说、浑天说和宣夜说,或许因中国学说的限制,对于这些理学之说在历史地位并不是很高。 哥...
评分我是谁?从哪来?到哪去?这几个问题始终是萦绕在人类脑海的不解之谜。为了寻找这一问题,人类上山下海,在不断地探索中寻找自我,在不断地开拓中探寻宇宙的秘密。在对地球的探索中,大航海时代造就了地理大发现,不但加速了全球贸易,更印证了推翻了对地球“天圆地方”的认知...
评分2003年10月15日09时00分00秒,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这不仅是载入史册的一刻,更是值得每一个中国人骄傲的时刻。也是在这一天,年幼的我对浩瀚的太空有了无限的向往,尽管从小听过不少神话故事,把天上描述的特别美丽、特别梦幻,可远远没有“神五”飞天...
评分我是谁?从哪来?到哪去?这几个问题始终是萦绕在人类脑海的不解之谜。为了寻找这一问题,人类上山下海,在不断地探索中寻找自我,在不断地开拓中探寻宇宙的秘密。在对地球的探索中,大航海时代造就了地理大发现,不但加速了全球贸易,更印证了推翻了对地球“天圆地方”的认知...
已购。挺好的入门读物,大头其实还是火箭发展史的科普,间有当时小说、电影中的宇宙飞船形象,已经若干人物小传,有不少旁支可以延伸出去探究,应该会很有意思~~
评分艺术与科技共舞,想操作科幻题材电影的导演必做的知识积累。
评分今天看完四本书了,,,
评分买得值,资料丰富,非常适合对科普书籍“无图无真相”为宗旨的那类读者。前半部可以等同人类登月幻想史,艺术与技术,还有电影和漫画媒介的对照,尤其好看。后半部聚焦于“船”的概念延伸史,人类想象太空的第一个黄金时代,同样也是大航海时代。但当图像进阶为摄影术诞生后更真实的照相,反而走马观花了。还有一个上不了五星的原因是,全书没有任何一处对读者陌生的人名、作品和专有名词的翻译后括出英文原文,这样使得进一步查阅变得几乎无法操作,这作为一本科普读物是难以接受的。
评分图片翔实精美,记录了很多奇思妙想又最终没实现的航空器设计,还有大众文化中的太空探索。进一步感叹科学与科幻结合竟然如此紧密,今天的奇思妙想明天未必不能实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