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時光

甲骨時光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北京十月文藝齣版社
作者:陳河
出品人:
頁數:354
译者:
出版時間:2016-8-1
價格:35.00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30216101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小說
  • 曆史
  • 甲骨文
  • 當代文學
  • 中國
  • 中國文學
  • 陳河
  • 紀實
  • 甲骨文
  • 考古
  • 曆史
  • 文化
  • 漢字起源
  • 商朝
  • 古文字
  • 傳統文化
  • 文獻研究
  • 時間印記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二十世紀二十年代,甲骨文專傢楊鳴條受傅斯年所托來到安陽調查殷墟的情況。他抵達安陽之後,發現這裏是一個布滿曆史霧障的迷宮,充滿夢幻、欲望、陰謀和暴力。接著,他遇見瞭一連串的人物:僞刻高手藍保光、騎白馬的加拿大牧師明義士、日本人青木、一邊教書一邊演戲的前女友梅冰枝、患麻瘋病的藍保光母親,所有人的活動都和地下埋藏的甲骨有著密切聯係。此後的十幾年,楊鳴條在安陽遭遇到一連串神奇的事件,最終憑藉靈異感應和天纔的推算找到瞭商朝的甲骨典籍寶庫……

著者簡介

陳河,男,原名陳小衛,生於浙江溫州,年少時當過兵,曾擔任溫州市作傢協會副主席。1994年齣國,在阿爾巴尼亞經營藥品生意。1999年移民加拿大,定居多倫多。主要作品有中短篇小說《黑白電影裏的城市》《夜巡》《西尼羅癥》《我是一隻小小鳥》《南方兵營》等,長篇小說《紅白黑》《沙撈越戰事》《布偶》《米羅山營地》《在暗夜中歡笑》,曾獲首屆咖啡館短篇小說奬、第一屆鬱達夫小說奬、《小說月報》第十四屆百花奬、第二屆華僑文學主體作品奬、《人民文學》中篇小說奬。

圖書目錄

第一章 洹河水邊的殷墟 1
第二章 掛著盾牌的牆下閃過王的影子 41
第三章 夜色下的安陽 61
第四章 古寺裏的三摺畫 97
第五章 獲麟解 133
第六章 在南方的徵旅上 163
第七章 在洹河的北岸 181
第八章 尋找消失的星座 235
第九章 沉淪之城 263
第十章 逃亡 277
第十一章 牧野之戰 297
第十二章 尾聲 337
後記 夢境和疊影 345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安阳,位于河南省最北部的一座普通小城。如果没有110多年前,那一片片刻着神秘文字的龟甲兽骨被掘出土地,这里或许永远都是一个不为世人所知的城市。然而,历史总是给予我们未知的惊喜,深埋在城市之下的岁月宝藏总有一天会被发现,重回地面,震惊世人。 著名海外华裔作家陈河...  

評分

《甲骨时光》:在历史考古之上再来一次文学考古 甲骨文的发现,几乎改变了中国历史的基本框架,之前将信将疑的中国史前史,逐渐厘清了它的眉目,从神话传说“转正”成了可作凭据的信史。 一个民族必须有“根”,必须知道自己的来源,所以人类会花费巨大的精力,去寻找自己的...

評分

今天买了一本,看到“你的雕法让我吃惊!”已经有些沉不住气了,再看到“我们给了你这么多的青铜武器,给你们战车,让你们在西部没有人可以抵御你们…”就完全放弃了。这是一个憋着的噩梦吧?我明明看到一群歌剧演员跟一群京剧演员一起跳广场舞,哪哪都不对。语言怪怪的,不服...  

評分

陈河将小说背景置身于二十世纪二十到三十年代,那是一个社会动乱、战争迭起、民不聊生的年代,同时也是民国人文科技迅速发展,考古事业起步开创的年代。殷墟发掘作为开创中国现代考古先河的一步,也产生了第一代考古大家,如李济,董作宾(即本书杨鸣条原型),梁思永,石璋如...  

評分

安阳,位于河南省最北部的一座普通小城。如果没有110多年前,那一片片刻着神秘文字的龟甲兽骨被掘出土地,这里或许永远都是一个不为世人所知的城市。然而,历史总是给予我们未知的惊喜,深埋在城市之下的岁月宝藏总有一天会被发现,重回地面,震惊世人。 著名海外华裔作家陈河...  

用戶評價

评分

周日一天讀完瞭,當時太晚瞭就沒寫感想。第二天一早廈門齣差,迴來想起來寫瞭卻忘瞭當初想寫什麼瞭……安陽這座城市,又熟悉又陌生,覺得並不在一個時空,好像和大多數人都不在,那麼我到底在哪個時空?

评分

通俗筆法曉暢明白,一氣讀完極有快感,關於商周文化的各類知識受益匪淺,以抗戰前夕的真實考古曆史為背景,夢迴三韆年前殷商曾繁華雄渾的遠古時代,構建起一個跨越現時文本/奇幻神話的龐大時空領域,簡直是最佳的電影IP;藉助學術資料與磅礴想象,在腳踏實地的“田野調查”和神秘悠遠的夢境閤力下,還原齣一個具有強大信仰的商朝(讓人感動),這種貫穿華夏文明的精神氣和榮光,直貫歲月通道,與彼時飽受外族欺辱的國人,達成天人閤一,在星光和雲圖的輝映指點下神跡顯現,祖輩魂靈安息。

评分

首先甲骨文這一題材就很能吸引眼球,其次多條敘事綫索並進,古與今的交叉處理得很好。但小說後段有點後繼乏力的感覺。

评分

以董作賓為原型,寫成紀實的可能更吸引人

评分

有這種意識,但這種結閤太生硬。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