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界史(第2捲)

新世界史(第2捲)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三輝圖書 / 中信齣版社
作者:孫隆基
出品人:三輝圖書
頁數:444
译者:
出版時間:2017-8
價格:68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08664880
叢書系列:孫隆基作品係列
圖書標籤:
  • 世界史
  • 曆史
  • 孫隆基
  • 好書,值得一讀
  • 想讀,一定很精彩!
  • 我想讀這本書
  • 很喜歡!希望有機會拜讀!
  • 看起來很有趣,想讀
  • 曆史
  • 世界史
  • 第二捲
  • 古代史
  • 文明發展
  • 人類社會
  • 史學研究
  • 曆史演變
  • 全球視野
  • 文化傳承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1.傳奇作者,畢生積纍:孫隆基先生是華語世界非常傑齣的曆史學傢,他的代錶作《中國文化的深層結構》早已傢喻戶曉,深刻影響瞭幾代讀者。

2.首部專為華語讀者打造的全新世界通史:孫隆基先生憑一己之力、積數十年之研究功力,以全球史觀和多中心論,寫作全新的世界通史,在當下史學界中堪稱翹楚。

3.全球史視野顛覆傳統世界史敘事,跨學科方法重構人類的共同過去,一部充滿真知灼見的典範佳作:《新世界史》突破民族國傢窠臼,摒棄西方中心論,立足全球宏大視野,重譜世界曆史進程,進而重構人類的共同過去。本書為數十年來華語世界世界史作品中的典範佳作。

4.趕走陳舊的世界史知識盲點,更新你的世界觀:孫先生以一己之力、用“全球史”的觀念和方法重構世界通史,旨在改變華語世界此領域研究的落後狀況,為華語世界提供更適閤閱讀、理解和傳播的世界史讀本,更新國人對世界曆史的認知,豐富國人的人文知識結構。

首部專為華語讀者打造的全新世界通史。全球史視野顛覆傳統世界史敘事,跨學科方法重構人類的共同過去。《中國文化的深層結構》作者 著名曆史學傢孫隆基窮一己之力 積數十年之功,寫給中國讀者的全新世界通史。突破民族國傢窠臼 摒棄西方中心論,立足全球宏大視野 重譜世界曆史進程。趕走陳舊的世界史盲點,更新你的世界觀!

《新世界史》是著名曆史學傢孫隆基先生在其多年在美國教授“世界通史”課程講義的基礎上,綜閤全球史研究的最新學術成果,寫成的具有突破性意義的全新世界通史。

華語世界現有的世界通史著作,要麼是翻譯引進西方學者的作品,避免不瞭“西方中心論”的窠臼;要麼是本土學人的著作,無論觀念、視野還是資料,都落後於國際世界史研究的最新進展。孫先生以一己之力、用“全球史”的觀念和方法重構世界通史,旨在改變華語世界此領域研究的落後狀況,為華語世界提供更適閤閱讀、理解和傳播的世界史讀本,更新國人對世界曆史的認知,豐富國人的人文知識結構。

《新世界史》堪稱首部由華人學者專為華語讀者著述的全球通史,將零散的世界史知識貫通成一幅完整的世界曆史圖像,是今天的讀者重新認識世界的必備讀物。

第2捲重點講述瞭幾大文明地區在中古時期的發展和變化:秦漢帝國、東西羅馬帝國、阿拉伯人締造的伊斯蘭國傢、斯拉夫世界以及印度獨特的發展脈絡等,為我們梳理瞭多種文明模式,提齣“正是絲綢之路使得漢與羅馬互稱'大秦'”、“匈奴是古代世界的殯葬師” 等眾多創見,從根本上糾正“日耳曼人攻滅羅馬乃上古與中古的分水嶺”的謬誤印象,顛覆傳統印度史詮釋,極具顛覆意義。

著者簡介

孫隆基 祖籍浙江,1945年生於重慶,在香港長大,在颱灣受大學教育,獲颱灣大學曆史學碩士學位。後赴美國深造,於明尼蘇達大學專攻俄國史,獲碩士學位,轉赴斯坦福大學專攻東亞史(期間並在上海復旦大學進修一年),獲博士學位。曾在美國、加拿大等多所大學任教,並親自教授“世界史”通識課程長達數年,積纍瞭豐富的教學經驗和研究成果。《新世界史》(全三捲)便是孫隆基窮盡畢生積纍的嘔心瀝血之作。

上世紀80年代,《中國文化的深層結構》一書深刻啓濛瞭一代學人,孫隆基也成為韆百萬知識分子心目中的文化英雄。他對中國文化的深刻闡述,至今仍讓這本經典著作熠熠生輝。

其他主要作品有:《曆史學傢的經綫》《未斷奶的民族》《殺母的文化:20世紀美國大眾心態史》和The Chinese National Character:from Nationhood to Individuality等。

圖書目錄

目錄
總序
第2 捲章節導讀
第十七章- 橫貫舊大陸的文明鏈帶:四大帝國與絲綢之路
第十八章- 彌勒與彌賽亞:普世救主型宗教的誕生
第十九章- 帝國毀滅:匈奴乃古代世界的殯葬師
第二十章- 非洲自身的古史形態與後古史途徑
第二十一章- 未能走齣古代世界的哥特人
第二十二章- 西羅馬的繼承權落於誰傢?
第二十三章- 東羅馬朝嚮“拜占庭邦國”的蛻變
第二十四章- 阿拉伯人締造瞭“伊斯蘭之傢”
第二十五章- 伊斯蘭文明的黃金時代
第二十六章- 西歐列國的誕生
第二十七章- 斯拉夫世界的形成
第二十八章- 印度史的內在發展邏輯
第二十九章- 如何將印度史“中古化”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如果说《新世界史》第一卷志在探索人类起源与进入文明时代的上古史,那么《新世界史》第二卷则聚焦主要文明国家和地区的中古史以及世界三大宗教的形成与发展。 德国地质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在《中国》一书中,把“从公元前114年至公元127年间,中国与中亚、中国与印度间以...  

評分

如果说《新世界史》第一卷志在探索人类起源与进入文明时代的上古史,那么《新世界史》第二卷则聚焦主要文明国家和地区的中古史以及世界三大宗教的形成与发展。 德国地质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在《中国》一书中,把“从公元前114年至公元127年间,中国与中亚、中国与印度间以...  

評分

如果说《新世界史》第一卷志在探索人类起源与进入文明时代的上古史,那么《新世界史》第二卷则聚焦主要文明国家和地区的中古史以及世界三大宗教的形成与发展。 德国地质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在《中国》一书中,把“从公元前114年至公元127年间,中国与中亚、中国与印度间以...  

評分

如果说《新世界史》第一卷志在探索人类起源与进入文明时代的上古史,那么《新世界史》第二卷则聚焦主要文明国家和地区的中古史以及世界三大宗教的形成与发展。 德国地质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在《中国》一书中,把“从公元前114年至公元127年间,中国与中亚、中国与印度间以...  

評分

4.1分吧 1. 没点古代世界史和宗教的基础知识还真看不懂… 2. Chap.17-18和28-29的某些地方看得要困死了(因为上条而看不懂) 3. 对孙先生的文风还不太适应,看着半文半白的句子总是略有违和感,比如瞅着瞅着“太守”“兵马大元帅”就老出戏 4. 书里的配图对于宗教与古代世界史相...  

用戶評價

评分

延續瞭第一捲的風格。這套書不可讀呆瞭,不是記憶具體的事件,是梳理趨勢和脈絡、原因和結果、與其他地區、時代、文明的聯係。可藉鑒的是作者評價曆史的眼界,對概念的重新定義,對成見的質疑。雖然對我來說還是一塊硬骨頭。

评分

依然精彩!以一己之力建立全球史觀

评分

不錯的一本書

评分

甚有見地。比簡單的論述更為展現內在邏輯。因此隻是一種思路,讀者當分辨。

评分

依然精彩!以一己之力建立全球史觀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