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纪实 生活 读库 随笔 社会 平凡 文学随笔 中国
发表于2024-11-22
咱们学生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某位老师提到某官员,她说:你知道吗?他是咱们学生。她接着说起好多校友,一些我熟悉和不熟悉的名字,如数家珍。
另一位老师提起地方台某主持人,他说:你不知道吧?她是咱们学生。他接着说起好多校友,一些我不熟悉和熟悉的名字,言语中充满自豪。
回到母校工作后,我渐渐知道,老师们的自豪因何而来,也渐渐知道,“咱们学生”是个简单说法,完整的说法应该是:咱们学校的学生或者咱们学校的毕业生。
有几次,我在假期去学校,校园里空荡荡的,只遇到个别未离校的学生和几位工友,感觉心里也空荡荡的。原来,学生是学校的灵魂啊,缺少莘莘学子的校园,像个被倒空的袋子,瘪瘪地搁在那里,目光呆滞,毫无内容。开学后,学生归来,我看见校园被重新注入内容,顿时生动。
我偶尔看过一些校友履历,他们或者继续深造最终学有所成,或者继续打拼成为地方官员。但在公开的简历中很难看到母校的名字,他们直接写后来深造的高校,这段求学经历被轻轻地,轻轻地就绕过去了。没听说谁为此不悦,心怀不平,母校的老师们提到这些校友,依旧是“咱们学生”、“咱们学生”。
回母校工作快五年了,我的学生也开始陆续毕业,我不知道他们会有怎样的未来,我愿意祝福他们每一个人,希望他们都能够拥有属于自己的美好未来。我想让他们知道,任何一个在普通岗位上胜任工作的学生,都会成为我的骄傲。万一哪个学生的未来不怎么美好,以另一种形式著名,我也应该面对教育的失败,有勇气说:是,他是我的学生。
张爱玲,笔名艾苓。女。黑龙江安达人。中共党员。1987年毕业于绥化师专历史系。同年在中学任教,1992年调安达市委办公室,曾在鲁迅文学院作家班学习。2001年调绥化日报社任《绥化晚报》专职编委。2005年调绥化学院中文系任教。绥化市作协副主席。1986年开始发表作品。2000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散文集《领着自己回家》、《风也穿鞋》。散文《我十五岁那年》获第十一届陈伯吹儿童文学奖。2005年被授予黑龙江省十佳家长和全国为国教子、以德育人好家长称号。
一些普通人的普通故事……
评分如果是彼得海斯勒来写,肯定不会如此浮光掠影,可惜了好多故事,真的太简略了,直让人哀民生之多艰都没细节。
评分艾苓老师写出了普通老百姓的子弟不向命运低头,努力完善自己、提高自己的奋斗过程。他们不更可敬吗?
评分平实而动人。 突然发现以前的我总是太过自我,对身边的人和事没有足够的关注。看着书中那些与我同龄的孩子,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挣扎与焦虑,也逐渐打磨出自己的精彩人生。于我而言,这或许也是非走不可的弯路吧。 ps:由圆桌派而来。
评分并不是每篇文章都要讲大道理以警醒世人,喜欢这种娓娓道来的清淡文笔,单纯的讲述这些平凡人的奋斗和挣扎,不置太多评论,任你自己品味。学生们平凡,故事也没有惊天动地,可是平凡人的心路历程,在老师眼中却如此重要。你我又何尝不是凡人,如果连自己都不注意的小事居然被别人这样珍视,该有多温暖。
认识艾苓的时候,她是中学教师,现在,她是大学教授。这中间,她也走过其他道路,但不是弯路,是丰满人生的途径,是一个作家成长经历中的沿途风光。 用艾苓的话说,她供职的学校几乎处于中国高等教育的神经末梢,学生多是贫寒子弟。艾苓又恰恰也是从这所学校毕业又几经周折回...
评分读这本书的时候,我被书中那些平凡的小人物所感动,多年以后还会有文字记录他们的过往,这是许多小人物都不曾想象的。在这看看星星的时代里,如果你没有噱头就没有新闻价值,而如果你拥有的只是平凡,那你只是茫茫人海中最不起眼的一个。读的时候,我想起了柴静的《看见》,也...
评分 评分 评分一所不知名高校的普通学生的生活是不值一提的吗? 读库曾经连载过一位大学老师的教学日记,里面讲的都是学生的故事,那位老师像古代的史官一样,每位学生择几件事写在一起,勾勒出他的大学时光。 这位替学生立传的老师在绥化学院执教,用她的话说,这是一所名不见经传的学校,...
咱们学生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