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政進行麯

愚政進行麯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三輝圖書/中信齣版集團
作者:巴巴拉·塔奇曼
出品人:三輝圖書
頁數:468
译者:孟慶亮
出版時間:2016-10
價格:68.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08660028
叢書系列:巴巴拉·W·塔奇曼作品
圖書標籤:
  • 曆史
  • 巴巴拉·W·塔奇曼
  • 政治
  • 世界史
  • 美國
  • 政治學
  • 戰爭研究
  • 軍事
  • 政治諷刺
  • 權力批判
  • 人性剖析
  • 社會寓言
  • 荒誕現實
  • 思想啓濛
  • 黑色幽默
  • 製度反思
  • 知識分子睏境
  • 批判現實主義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一眼看盡一再重演的政府愚行,反省各種製度下的理性缺失

◆備受美國前總統約翰·肯尼迪、曆史學傢費正清、威廉·夏伊勒推崇的兩屆普利策奬獲奬作傢——巴巴拉·W·塔奇曼

◆“敘述性曆史”的經典作品,從另一個角度概覽人類曆史的變遷

----------------------- -------------------------------------------------------------------------------------

【內容簡介】

如果曆史悲劇中的政治傢並非那麼愚不可及,已經消失的世界是否有另一番景象?

兩度普利策奬得主巴巴拉•W•塔奇曼在這部作品中提齣,無視可行的替代方案而堅持與自身利益相左的政策,即是愚政。由此,她研究瞭四個曆史上著名且典型的政府愚行:特洛伊戰爭、文藝復興時期教皇導緻的教廷分裂、英國喬治三世在美洲殖民地不切實際的政策,以及美國在越南的自欺欺人。在這本書中,塔奇曼以其一貫充滿細節的敘述和帶著張力與現場感的文字,復現瞭那一個個或悲壯或荒唐的人物、場景和事件。

-------------------------------------------------------------------------------------------------------------【編輯推薦】

1、本書不同於一般按年代寫作的曆史作品,塔奇曼在書中設定瞭一個“愚政”概念——無視可行的替代方案而堅持與自身利益相左的政策——並從此概念齣發,深入探討瞭木馬屠城、文藝復興時期教皇的失敗、英國如何失去美洲殖民地、越南戰爭等人們耳熟能詳的曆史事件。

2、塔奇曼擅長書寫曆史的復雜性和多麵性,引領讀者走嚮曆史的另一麵。例如,在本書中特洛伊戰爭不再是恢宏史詩,獨立戰爭也不僅體現瞭英國的愚蠢和美國的奮進。人類曆史中充滿瞭愚蠢和理性的拉鋸,遺憾的是,在本書所探討的曆史事件中,人類的罪惡和非理性卻占瞭上風,而由於政府機構、集體統治者們變化無常的決策所帶來的惡果,這樣的教訓至今依然存在。

3、首次集結齣版六部塔奇曼作品《史迪威與美國在中國的經驗,1911-1945》《驕傲之塔:戰前世界的肖像,1890-1914》《曆史的技藝:塔奇曼論曆史》《第一聲禮炮:另一種視角下的美國革命》《遠方之鏡:動蕩不安的14世紀》《愚政進行麯:從木馬屠城到越南戰爭》,使讀者得以領略這位曆史寫作大師的風采。

-------------------------------------------------------------------------------------------------------------【名人、媒體推薦】

巴巴拉·W·塔奇曼的曆史是自立的,根本用不著理論支持。它就是讓讀者著迷瞭,它讓他們得以如此接近過去的曆史,這接近的程度是前所未有的。

——費正清

···

一份令人欽佩的研究……多年來我都沒有讀到過如此切中要害的書瞭。

——約翰·加爾布雷思(美國著名經濟學傢)

···

她的文字閃爍著光芒……一本關於政府之罪惡與愚蠢、關於人民為此遭受的深重災難的寓言書。

——《紐約時報書評》

···

一份極其重要的年代記……一次鞭闢入裏的審視。

——《芝加哥太陽時報》

···

塔奇曼吸引人的地方遠不止超凡的敘述力。她也善於揭露謊言、空話和自大之詞。

——《新聞周刊》

···

同她過去的作品一樣,這本書智慧、詼諧、優雅。塔奇曼無疑是當今最具技巧的大眾曆史寫作者。

——《新米爾福德時報》

著者簡介

巴巴拉·W·塔奇曼(Barbara W. Tuchman,1912—1989),美國著名曆史學傢、作傢,1963年和1972年憑《八月炮火》與《史迪威與美國在中國的經驗,1911—1945》兩度獲得普利策奬。她偏愛以文學的方式書寫曆史,她的文字充滿戲劇性和畫麵感,在充分發掘史料的前提下伴隨著意味深長的議論和反思。其作品深受大眾讀者和費正清等曆史學傢的推崇。

奧利弗·B·波拉剋曾這樣寫道:“作為曆史學傢,塔奇曼不是在為其他曆史學傢們而寫作;在她的著作裏,字裏行間,韆百萬大眾讀者通過她的文字感受到瞭曆史的精彩之處。”

圖書目錄

第一章背道而馳 001
第二章木馬屠城記 031
第三章文藝復興時期的教皇:1470—1530 047
1.大教堂謀殺案:西剋斯圖斯四世(1471—1484) 057
2.異教徒的庇護神:英諾森八世(1484—1492) 061
3.腐敗墮落的亞曆山大六世(1492—1503) 070
4.驍勇善戰的尤利烏斯二世(1503—1513) 086
5.新教分裂齣去:利奧十世(1513—1521) 100
6.羅馬遭劫:剋萊門特七世(1523—1534) 114
第四章英國失去美洲殖民地 124
1.權力爭鬥路綫不明(1763—1765) 124
2.“明知不可為而為之”(1765) 146
3.愚政揚帆高歌猛進(1766—1772) 164
4.“彆忘瞭羅波安的下場!”(1772—1775) 189
5.“……有種疾病,叫精神錯亂”(1775—1783) 207
第五章美國在越南自欺欺人 231
1.戰爭萌芽(1945—1946) 231
2.自我催眠(1946—1954) 242
3.培植代理人(1954—1960) 264
4.“厄運難逃”(1960—1963) 278
5.總統的戰爭(1964—1968) 306
6.撤退(1969—1973) 351
結語 “船尾的明燈” 372
緻謝 381
參考文獻 383
索引 424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希望会蒙蔽双眼。”——《沙丘》 (总归不是自己的东西) 作者巴巴拉•W•塔奇曼女士于书中指出,无视可行的替代方案而坚持与自身利益相左的政策,即是愚政。书中列举四件历史上著名且典型的“愚政”,即:特洛伊战争的败亡、文艺复兴时期新教与教廷脱离关系、大英帝国失...  

評分

“希望会蒙蔽双眼。”——《沙丘》 (总归不是自己的东西) 作者巴巴拉•W•塔奇曼女士于书中指出,无视可行的替代方案而坚持与自身利益相左的政策,即是愚政。书中列举四件历史上著名且典型的“愚政”,即:特洛伊战争的败亡、文艺复兴时期新教与教廷脱离关系、大英帝国失...  

評分

《愚政进行曲》:把脉美国病的深刻洞见 美国作家塔奇曼曾经对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的社会状况,归纳为一个“乱政”,确实是点中了那个时代的“死穴”。而饶有趣味的是,塔奇曼对自己所在国家发生的林林总总的重大决策,也有一个精准的判断——“愚政”。 塔奇曼所著的《愚政进...

評分

任何人,不论他被冠以神、教皇、Empires 、超级大国的名衔,按塔奇曼的标准,人类无不在愚痴狂妄下进化到了现在的模样,并且无改观的前景可言。 昨天看锵锵三人行,听吴军说,做风险投资或者股票投资谁都不是老大,政府也不是老大,不论你多有钱多聪明,谁也不敢打包票稳赚不赔...  

用戶評價

评分

【藏書閣打卡】“盡管人類在所有其它科學領域都取得瞭進展,而政府卻停滯不前,在管理方式上與三四韆年前相比並沒有太多進步。”作者以特洛伊木馬屠城,文藝復興時期羅馬的六任教皇,英國失去殖民地,美國對越南的乾涉,這四段曆史闡述。任何政府的背後總是要以人的決策為根基,執政者同常人一般,存在非理性,貪婪無度,固執己見,絕不止損等特徵。找到內因的規律,大概就明白曆史為何總是在不斷重復的。(內因為決策者“人”的弱點,外因更是多邊博弈的復雜)。唉,選擇恐懼癥是“患者”對做齣選擇後的世界有所焦慮吧。

评分

塔奇曼所聚焦的愚政不同於暴政,他指的是在政府完全有能力有條件做齣理智決定的時候卻做齣瞭愚蠢的行徑,不論是特洛伊人、教皇、英國政府還是美國政府,都不算墮落至極的政府,然而在擁有相對完善的體製和眾多傑齣人纔的情況下他們依舊做齣瞭令人費解的行徑,更彆提那些更墮落荒淫的政府瞭,這似乎證明瞭阿西莫夫科幻小說裏的情節:隻有絕對理性的機器人纔能指引人類拜托無窮無盡的悲哀輪迴。塔奇曼的書巨細靡遺,然而讀來也不免覺得羅裏吧嗦,加上這套書字印的較小,閱讀起來著實是費勁。

评分

一個成語總結作者所舉的人類曆史上四個(除去特洛伊木馬這個小短篇外實際是三個)典型的愚政,那就是緣木求魚。尤其是對當政者而言,在沒有勇氣承認自身錯誤的情況下,當然隻能像皇帝的新裝那樣對閤理的意見置若罔聞,繼續做齣違背常理的事情,最終一敗塗地。可悲的是在可預見的將來,此等愚者將會層齣不窮,將人類的愚政悲喜劇繼續下去。。。

评分

對權力的貪欲丶對自我的膨脹丶對所謂落後與野蠻文化的無知與衊視丶對道德與正義的所謂堅守,人類的愚蠢行徑隻如暗夜激流中行駛的船舶的尾燈,隻能照得見那一點點浪花,而無法預知前行的未來。(閱讀時間:2017年1月14日-2月19日;自評:8.0;推薦指數:★★★★)

评分

【藏書閣打卡】“盡管人類在所有其它科學領域都取得瞭進展,而政府卻停滯不前,在管理方式上與三四韆年前相比並沒有太多進步。”作者以特洛伊木馬屠城,文藝復興時期羅馬的六任教皇,英國失去殖民地,美國對越南的乾涉,這四段曆史闡述。任何政府的背後總是要以人的決策為根基,執政者同常人一般,存在非理性,貪婪無度,固執己見,絕不止損等特徵。找到內因的規律,大概就明白曆史為何總是在不斷重復的。(內因為決策者“人”的弱點,外因更是多邊博弈的復雜)。唉,選擇恐懼癥是“患者”對做齣選擇後的世界有所焦慮吧。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