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宇宙

機械宇宙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社會科學文獻齣版社
作者:[美] 愛德華·多尼剋
出品人:
頁數:356
译者:黃珮玲
出版時間:2016-6-1
價格:65.00元
裝幀:精裝
isbn號碼:9787509773758
叢書系列:甲骨文叢書
圖書標籤:
  • 科學史
  • 科普
  • 曆史
  • 科技史
  • 英國
  • 甲骨文叢書
  • 甲骨文
  • 科學-科學史
  • 機械
  • 宇宙
  • 科技
  • 未來
  • 工程
  • 人工智能
  • 科幻
  • 探索
  • 創新
  • 世界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17世紀被曆史學傢稱為“天纔的時代”,但它同時也是一個騷動的年代。盡管自然與超自然仍然密不可分,疾病是被認為是上帝降下的懲罰,天文學和占星術也並未分傢,但是人們也在這個莎士比亞世紀的尾聲開始夢想秩序完美的世界。

伽利略、哈雷、開普勒、牛頓、萊布尼茨、笛卡爾……當17世紀晚期絕大多數人僅看到分崩離析的世界時,世界在這群早期科學傢眼中卻有著完美的秩序。這群人是當時世界上絕頂聰明的人,他們篤信宗教,他們試圖通過自身的不懈努力解讀上帝的心意,並以此來認清楚這個世界。他們宣稱,宇宙在錶麵的混亂下,其實像是結構復雜並運行完美的機械時鍾。為此,他們大膽地進行科學實驗驗證事物的性質,透過望遠鏡嚮外觀看探索廣闊的宇宙,使用顯微鏡觀察無盡嚮內探索微小的世界。他們處理瞭希臘人無法處理的運動問題,從伽利略一路到牛頓,他們啓動按鈕,讓希臘人的靜態的世界動瞭起來;研究瞭變化中的數學,發現運動定律。他們還探索無限的概念,研究無限大和無限小,發明微積分。盡管他們是帶著宗教信仰,帶著解讀上帝旨意的目的去做著些事,並且他們的觀念製造也充滿瞭對立,但是他們的成果為現代科學奠定瞭基礎,也促成現代世界的誕生。

著者簡介

愛德華·多尼剋(EdwardDolnick),美國作傢,曾任《波士頓環球報》科學專欄作傢。文章散見《大西洋月刊》《紐約時報雜誌》《華盛頓郵報》等,著有《救援藝術傢》《僞畫傢的技能》等書,其中《救援藝術傢》一書獲得2006年愛倫·坡奬(佳犯罪實錄類)。對於寫作《機械宇宙》一書,具有麻省理工學院數學碩士學位的他形容自己“再次迴到自己的根源”。

黃珮玲,比利時魯汶大學社會與文化人類學碩士,專職譯者,譯有《傷心人類學》《彆睡!這裏有蛇》,後者獲得2011年開捲好書奬(翻譯類)。

圖書目錄

年 錶/001
前 言/001
第一部分 混亂的局勢
1.倫敦,1660年/003
2.撒旦的魔爪/007
3.世界末日/014
4.死亡包圍著街道/020
5.憂鬱的街道/025
6.倫敦大火/029
7.上帝的創作/034
8.解放世界的想法/042
9.歐幾裏得和獨角獸/050
10.少年俱樂部/057
11.突圍!/065
12.狗和無賴/071
13.一劑毒藥/076
14.蟎蟲和人/083
15.沒有觀眾的一齣戲/090
16.將一切拆解成碎片/097
第二部分 希望與怪獸
17.前所未見/105
18.像羊一樣大的蒼蠅/114
19.從蚯蚓到天使/120
20.畸形動物滿街走/126
21.在美景前渾身發抖/130
22.由想法所創造齣的模式/136
23.上帝的奇怪密碼/141
24.秘密計劃/146
25.喜悅的淚水/154
26.金鼻海象/159
27.打開宇宙的保險箱/163
28.桅杆瞭望颱的景觀/170
29.人造衛星軌道, 1687年/177
30.呼之欲齣/181
31.兩塊石頭和一根繩子/186
32.牆上的一隻蒼蠅/189
33.赤裸的美景/193
34.這裏有怪物!/198
35.對抗野獸/204
36.從漩渦中脫身/208
第三部分 曙光乍現
37.人人生而平等/215
38.奇跡歲月/220
39.解開所有奧秘/228
40.會說話的狗和意料之外的權力/232
41.特寫下的世界/238
42.當電梯的電纜斷裂/246
43.最大的爭議/252
44.爭鬥結局/258
45.蘋果和月球/263
46.造訪劍橋/269
47.牛頓勝齣/272
48.與鬍剋先生之間的紛爭/277
49.世界體係/282
50.隻有三個人/285
51.恰到好處的瘋狂/288
52.尋找上帝/293
53.結論/299
緻謝/306
注釋/308
參考文獻/331
插圖來源/339
索引/341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这是一本看过之后令人敬畏的书,让我有要阅读这些科学巨人传记的冲动。无论是我们的初中课本,高中课本还是大学课本,其中的每一条定律都凝聚了他们智慧的结晶。我们学习的时候,都应怀有一份感恩之心,正是由于这些伟大的人物辛勤付出,我们才能如此轻易的获得知识。 开普勒、...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每一個天纔都可能是瘋子或騙子,從今天的後見之明來看,天纔和瘋子常常都是同一個人。-17世紀的知識界。我常常好奇各種東西都是什麼時候怎麼産生的,比如微積分、電,而各種史書正是我所需要的,這本17世紀科學史也是。史書給我一種宏觀的、發展的視野,使我感到清晰、整潔。

评分

讀論及泰西著作,16世紀、17世紀已經是現代的感覺,但是轉念彼時東土,依然和2000年前秦漢時代相去無幾。不勝唏噓。

评分

邏輯混亂,講述科學時突然開始講時代背景,講時代背景時又突然開始講其他的科學傢。意識流到不行,你說這是科普文章吧,這又像是17世紀科學傢們的傳記,你說這是科學傢們的傳記吧,這又像是理科科普文章。 習慣性4星

评分

三星半,一部科學斷代史,前半部很有趣,後半部結構散亂。

评分

讀論及泰西著作,16世紀、17世紀已經是現代的感覺,但是轉念彼時東土,依然和2000年前秦漢時代相去無幾。不勝唏噓。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