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世纪被历史学家称为“天才的时代”,但它同时也是一个骚动的年代。尽管自然与超自然仍然密不可分,疾病是被认为是上帝降下的惩罚,天文学和占星术也并未分家,但是人们也在这个莎士比亚世纪的尾声开始梦想秩序完美的世界。
伽利略、哈雷、开普勒、牛顿、莱布尼茨、笛卡尔……当17世纪晚期绝大多数人仅看到分崩离析的世界时,世界在这群早期科学家眼中却有着完美的秩序。这群人是当时世界上绝顶聪明的人,他们笃信宗教,他们试图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解读上帝的心意,并以此来认清楚这个世界。他们宣称,宇宙在表面的混乱下,其实像是结构复杂并运行完美的机械时钟。为此,他们大胆地进行科学实验验证事物的性质,透过望远镜向外观看探索广阔的宇宙,使用显微镜观察无尽向内探索微小的世界。他们处理了希腊人无法处理的运动问题,从伽利略一路到牛顿,他们启动按钮,让希腊人的静态的世界动了起来;研究了变化中的数学,发现运动定律。他们还探索无限的概念,研究无限大和无限小,发明微积分。尽管他们是带着宗教信仰,带着解读上帝旨意的目的去做着些事,并且他们的观念制造也充满了对立,但是他们的成果为现代科学奠定了基础,也促成现代世界的诞生。
爱德华·多尼克(EdwardDolnick),美国作家,曾任《波士顿环球报》科学专栏作家。文章散见《大西洋月刊》《纽约时报杂志》《华盛顿邮报》等,著有《救援艺术家》《伪画家的技能》等书,其中《救援艺术家》一书获得2006年爱伦·坡奖(佳犯罪实录类)。对于写作《机械宇宙》一书,具有麻省理工学院数学硕士学位的他形容自己“再次回到自己的根源”。
黄珮玲,比利时鲁汶大学社会与文化人类学硕士,专职译者,译有《伤心人类学》《别睡!这里有蛇》,后者获得2011年开卷好书奖(翻译类)。
提要:鲜有时代像17世纪一般,历史学家称之为“天才的时代”,却也是个“骚动的时代”。由笛卡尔、伽利略始创,牛顿、莱布尼茨等加以发展的机械论哲学,所带动的理性精神和怀疑主义,后来成为了一颗包涵巨大能量的种子,从蒙昧和混沌中诞生了现代世界。 艾萨克•牛顿被...
评分 评分提要:鲜有时代像17世纪一般,历史学家称之为“天才的时代”,却也是个“骚动的时代”。由笛卡尔、伽利略始创,牛顿、莱布尼茨等加以发展的机械论哲学,所带动的理性精神和怀疑主义,后来成为了一颗包涵巨大能量的种子,从蒙昧和混沌中诞生了现代世界。 艾萨克•牛顿被...
评分现代科学精神的发源,已经从文艺复兴的意大利来到了不列颠。达芬奇式的天才,不需要什么阴谋论和穿越或者秘籍,是人类从古希腊古罗马就开始的知识传承。从一群天才到另外一群,来到了英国皇家学会,资本,技术,天才在这里可以聚集起来,探索宇宙是如何运作的。 这个时代的科...
评分本书结合英国的历史和欧洲科学发展史展开,以欧洲几个具有重要历史地位的科学家的个人事迹为线索,重点介绍了牛顿集合前伟大科学家的发现构建的新的宇宙观和世界观,并且伴随着讲述牛顿与莱布尼兹勾心斗角的趣事阐明了为了突破旧理论的限制而解决的核心问题-极限。个人觉得不管...
读论及泰西著作,16世纪、17世纪已经是现代的感觉,但是转念彼时东土,依然和2000年前秦汉时代相去无几。不胜唏嘘。
评分逻辑混乱,讲述科学时突然开始讲时代背景,讲时代背景时又突然开始讲其他的科学家。意识流到不行,你说这是科普文章吧,这又像是17世纪科学家们的传记,你说这是科学家们的传记吧,这又像是理科科普文章。 习惯性4星
评分复习了一下理综和初高等数学.. 顺带了解了一下中世纪末的奇葩三观
评分还是挺好的科普书,这个世界没有圣人,了解教科书背后的故事也挺好的
评分三部分53个章节的联系不够紧密,但也交织出一幅比较完整的早期科学世界的图景。相比于人们津津乐道后半部分的巨人争论,我更喜欢前半部分对社会文化背景的铺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