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宇宙

机械宇宙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作者:[美] 爱德华·多尼克
出品人:
页数:356
译者:黄珮玲
出版时间:2016-6-1
价格:65.0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509773758
丛书系列:甲骨文丛书
图书标签:
  • 科学史
  • 科普
  • 历史
  • 科技史
  • 英国
  • 甲骨文丛书
  • 甲骨文
  • 科学-科学史
  • 机械
  • 宇宙
  • 科技
  • 未来
  • 工程
  • 人工智能
  • 科幻
  • 探索
  • 创新
  • 世界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17世纪被历史学家称为“天才的时代”,但它同时也是一个骚动的年代。尽管自然与超自然仍然密不可分,疾病是被认为是上帝降下的惩罚,天文学和占星术也并未分家,但是人们也在这个莎士比亚世纪的尾声开始梦想秩序完美的世界。

伽利略、哈雷、开普勒、牛顿、莱布尼茨、笛卡尔……当17世纪晚期绝大多数人仅看到分崩离析的世界时,世界在这群早期科学家眼中却有着完美的秩序。这群人是当时世界上绝顶聪明的人,他们笃信宗教,他们试图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解读上帝的心意,并以此来认清楚这个世界。他们宣称,宇宙在表面的混乱下,其实像是结构复杂并运行完美的机械时钟。为此,他们大胆地进行科学实验验证事物的性质,透过望远镜向外观看探索广阔的宇宙,使用显微镜观察无尽向内探索微小的世界。他们处理了希腊人无法处理的运动问题,从伽利略一路到牛顿,他们启动按钮,让希腊人的静态的世界动了起来;研究了变化中的数学,发现运动定律。他们还探索无限的概念,研究无限大和无限小,发明微积分。尽管他们是带着宗教信仰,带着解读上帝旨意的目的去做着些事,并且他们的观念制造也充满了对立,但是他们的成果为现代科学奠定了基础,也促成现代世界的诞生。

作者简介

爱德华·多尼克(EdwardDolnick),美国作家,曾任《波士顿环球报》科学专栏作家。文章散见《大西洋月刊》《纽约时报杂志》《华盛顿邮报》等,著有《救援艺术家》《伪画家的技能》等书,其中《救援艺术家》一书获得2006年爱伦·坡奖(佳犯罪实录类)。对于写作《机械宇宙》一书,具有麻省理工学院数学硕士学位的他形容自己“再次回到自己的根源”。

黄珮玲,比利时鲁汶大学社会与文化人类学硕士,专职译者,译有《伤心人类学》《别睡!这里有蛇》,后者获得2011年开卷好书奖(翻译类)。

目录信息

年 表/001
前 言/001
第一部分 混乱的局势
1.伦敦,1660年/003
2.撒旦的魔爪/007
3.世界末日/014
4.死亡包围着街道/020
5.忧郁的街道/025
6.伦敦大火/029
7.上帝的创作/034
8.解放世界的想法/042
9.欧几里得和独角兽/050
10.少年俱乐部/057
11.突围!/065
12.狗和无赖/071
13.一剂毒药/076
14.螨虫和人/083
15.没有观众的一出戏/090
16.将一切拆解成碎片/097
第二部分 希望与怪兽
17.前所未见/105
18.像羊一样大的苍蝇/114
19.从蚯蚓到天使/120
20.畸形动物满街走/126
21.在美景前浑身发抖/130
22.由想法所创造出的模式/136
23.上帝的奇怪密码/141
24.秘密计划/146
25.喜悦的泪水/154
26.金鼻海象/159
27.打开宇宙的保险箱/163
28.桅杆瞭望台的景观/170
29.人造卫星轨道, 1687年/177
30.呼之欲出/181
31.两块石头和一根绳子/186
32.墙上的一只苍蝇/189
33.赤裸的美景/193
34.这里有怪物!/198
35.对抗野兽/204
36.从漩涡中脱身/208
第三部分 曙光乍现
37.人人生而平等/215
38.奇迹岁月/220
39.解开所有奥秘/228
40.会说话的狗和意料之外的权力/232
41.特写下的世界/238
42.当电梯的电缆断裂/246
43.最大的争议/252
44.争斗结局/258
45.苹果和月球/263
46.造访剑桥/269
47.牛顿胜出/272
48.与胡克先生之间的纷争/277
49.世界体系/282
50.只有三个人/285
51.恰到好处的疯狂/288
52.寻找上帝/293
53.结论/299
致谢/306
注释/308
参考文献/331
插图来源/339
索引/341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一看书的开头,我脑中立刻出现了一个想法:即使有一个机会让我穿越到那个时代当公主、国王、王子、王后,我也不要穿越。影视剧里的17世纪的英国有的只是锦衣华服,绅士淑女彬彬有礼,却没有拍出普通人生活的样子的地方。伦敦是一个“恶臭,泥泞,肮脏的大都市”,无论皇宫贵族...  

评分

文/严杰夫 如果让我来细数斯蒂芬•茨威格笔下的“人类群星闪耀”时代,17世纪一定名列其中。艺术上,这个世纪发展出了承前启后的巴洛克艺术;经济上,则是资本主义“扬帆起航”的时代——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拉开了帷幕;更重要的是,在科学领域,更是出现了“井喷”...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作者很重点地指出了牛顿对自己理论的“轻描淡写”所具有的划时代意义,爵士提出的关于行星运动的数理逻辑连同笛卡尔以及其他的西方优秀人士共同开启了现代社会的大门,其实也可以看出牛顿真的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人,如果没有几个世纪的对天文现象的持续观察以及因此而生出的疑惑就无法形成一个问题域供牛顿来思考,当然了如果缺少了牛顿的天才式的头脑,那么人类面对这些问题可能还要迷惑很久。

评分

后面部分基本上是根据当时的已知知识做了遍新定理的推导

评分

深度、信息量和准确性都不足。只能说是普及性读物,算不上学术性作品。第一章对17世纪欧洲社会的描写倒是非常生动有趣。

评分

这段科学史已经被写过太多次,这本也没写出什么新意;倒是开篇的社会背景有点意思

评分

深度、信息量和准确性都不足。只能说是普及性读物,算不上学术性作品。第一章对17世纪欧洲社会的描写倒是非常生动有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