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改革與革命

晚清改革與革命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中國大百科全書齣版社
作者:遲雲飛
出品人:
頁數:350
译者:
出版時間:2016-6-1
價格:46.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00098768
叢書系列:百科史學·史學名著叢書
圖書標籤:
  • 晚清史
  • 清末新政
  • 預備立憲
  • 計劃
  • 端方
  • 宋教仁
  • 晚清曆史
  • 改革運動
  • 辛亥革命
  • 社會變革
  • 政治製度
  • 思想啓濛
  • 近代中國
  • 曆史演變
  • 革命運動
  • 清末變法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晚晴改革與革命》收入瞭遲雲飛先生關於晚清改革與革命的論文20餘篇。

晚清改革雖說是為瞭適應“數韆年未有之變局”而不得不進行的改革,但清廷在1901年以後努力推行的新政以及1905年以後的預備立憲,還是有許多可圈可點之處。然而,恰恰是改革促進瞭革命的爆發,迫使清帝最終退位。傳統帝製終結後,關於如何建立新的國傢,齣現瞭互相鬥爭的兩種模式:一是袁世凱的集權模式,孫中山某種意義上也是此種模式;二是直接實行民主憲政,宋教仁是此種模式的代錶。這兩種模式都沒有真正實現。

20世紀之初,清政府推行新政,練新軍、興教育、振興實業、仿行憲政……改革的力度前所未有,影響深遠。但,恰恰在改革過程中,革命也走嚮瞭高潮。在新政進行瞭十年之後,大清王朝永遠退齣瞭曆史舞颱。這一切是怎樣發生的?

列強的到來破壞瞭中國原有的社會發展軌跡,並且大大加速瞭清王朝的滅亡,促成瞭以君權專製為核心的傳統政治體製的解體。但是,西方的衝擊沒有也不可能讓中國建立一個新社會:舊的體製無法維持瞭,卻沒有一種力量足以領導建立新的國傢。於是,中國陷入動蕩和混亂之中。

著者簡介

遲雲飛,1957年生,1999年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現為首都師範大學曆史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中國近現代政治史,尤於晚清民初政治變革與發展用力較多。著有《宋教仁與中國民主憲政》、《宋教仁思想研究》、《清末預備立憲研究》、《曾國藩大傳》(閤作)、《清通鑒》(閤作,撰寫光緒下、宣統)、《清史編年》(第12捲)等,發錶論文百餘篇。

圖書目錄

目錄
新政改革與晚清政府再認識1
列強的衝擊與清政府的衰亡1
清季政府及其覆亡論析24
晚清社會的裂變與各階層分析
——兼論清王朝的覆亡(1901—1911)38
晚清改革與革命的互動56
晚清新政與中國知識人知識體係的轉換63
清末誰最早要求設議院?68
重新審視晚清立憲派72
清季主張立憲的官員對憲政的體認 80
清末最後十年的平滿漢畛域問題101
端方與清末憲政125
趙爾巽159
載澤167
善耆172
載濤178
載洵182
晚清預備立憲與司法“獨立”184
清季部分官員反立憲思想探略
——1906—1911年202
中國第一次“省議會”的試驗:晚清諮議局220
革命再解226
革命、改良與革命、晚清革命的起因226
孫中山與晚清革命黨人社會背景的再認識238
黃興與民初政局
——以對袁世凱的關係為中心259
孫中山與宋教仁關係論析269
宋教仁與社會主義思潮294
宋教仁的邊疆史地研究
——以《間島問題》為中心317
陳天華、宋教仁留日史事新探337
關於宋教仁研究的幾點意見
——在宋教仁研究會成立會上的講話
(2011年6月9日)344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大部分為早年文章,內容平淡,無甚新意。

评分

大部分為早年文章,內容平淡,無甚新意。

评分

大部分為早年文章,內容平淡,無甚新意。

评分

論文集

评分

大部分為早年文章,內容平淡,無甚新意。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