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问题 (第一辑)

设计问题 (第一辑)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清华大学出版社
作者:布鲁斯·布朗
出品人:
页数:208
译者:辛向阳
出版时间:2016-5-1
价格:CNY 65.00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302425816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设计
  • 理论
  • 思维
  • 艺术
  • 学术
  • 论文
  • 辛向阳
  • 设计理论
  • 设计
  • 问题
  • 创意
  • 思维
  • 视觉
  • 实践
  • 方法
  • 案例
  • 美学
  • 创新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设计问题》(Design Issues)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出版社授权翻译。译者孙志祥、辛向阳、代福平。Design Issues是国际设计研究领域的著名学术刊物,主要刊载设计的历史、理论和批评方面的研究论文和案例,在设计领域有很大的影响力。

作者简介

译者 孙志祥,江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文学博士,中国翻译协会专家会员,江南大学设计哲学团队成员。主要研究方向为:翻译理论与实践、设计文献翻译。

辛向阳,江南大学设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设计哲学博士、原香港理工大学交互设计专业创始人,江南大学设计学院院长、设计哲学团队负责人。主要研究方向为:文化背景下的设计哲学、交互与体验设计、设计战略与方法。

代福平,江南大学设计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设计学博士研究生,江南大学设计哲学团队成员。主要研究方向为:视觉传达与信息可视化设计、交互与体验设计、中西设计哲学比较。

目录信息


设计无学科
1.引言
2.设计职业的严肃性
3.(设计)学科的消解
4.学科性
5.失去学科性的设计
6.结论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美国:科学家、工程师和设—师
1.引言
2.二战初期的美军
3.二战早期的采购和生产
4.航空技术进步
5.小型……物资
6.科学研究与发展局
7.运筹学
8.第一代计算机
9.结论
面向社会开放技术:介乎跨学科和民众参与之间
1.引言
2.设计与科学技术研究的开放路径
3.呼吁跨学科联系
4.从民众参与到开放社会行动计划
5.结论
何谓参与?设计引领通往交叉学科框架之路
1.引言
2.跨学科参与的关联面
3.“参与广度”维的扩展
4.深度、广度和范围的整合
5.第四维:产出内容中的参与证明
6.以人为中心的设计范例
7.以生态保护为目的的设计范例
8.结论
设计对话:本能愉悦修辞框架
1.引言
2.情感、情感认知和设计
3.情感和情感认知
4.情感设计框架:探索和合成
5.设计对话中的外部影响和干扰
6.情感设计对话中缺失的联系:本能愉悦修辞
7.结论
设计思维支持:信息系统与推理
1.引言
2.信息系统对设计的支持
3.设计思维的理论
4.人类设计思维的合理解释
5.设计思维的信息系统支持分析
6.讨论和结语
环境关系设计:从含糊性到织造性
1.引言
2.错误的逻辑
3.设计:清除障碍的障碍
4.学科障碍
5.从含糊性到织造性
6.结语:设计人类学在认识和造就世界中的作用
设计行动主义的颠覆性美学:设计调和艺术和政治
1.引言
2.设计研究中的设计行动主义框架
3.介于美学和政治范畴之间的设计行动主义
4.设计行动主义新框架
5.结论
设计与精神性:与智慧经济相适应的物质文化
1.引言
2.“精神性”的消亡和新兴的回归
3.关于精神性的视角:世界观、需求和意义
4.意义的层级
5.精神性的理解
6.精神性、冥想和创造性过程
7.对设计的启发
8.面向智慧经济
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读完记住了设计无学科化、大众化、更润物细无声的观点,挺有启发的。

评分

一帮教授凑出来的东西,还跟我提什么本能愉悦修辞框架,忽悠谁呢

评分

【2018年第35本书】设计类理论层面的论文集,大抵类似于我所熟悉的领域里的一本《社会学研究》。很多高层理论很熟悉,比如海德格尔,比如美洛旁蒂,比如杜威,但理论与设计的结合我就很难真正理解,毕竟我对设计的了解还是太少了。不过读完全书捕捉到的一对基本关系可以帮助我在未来更好的欣赏和感受设计艺术,即设计的基本矛盾之一是实用性和艺术性的矛盾,我的感受是诸多论文试图取经于经典哲学或社科理论来描述和回答二者最佳的平衡。后天是永远少女的设计小姐姐生日,生日快乐,我很羡慕你所学的一切。

评分

最需要的不一定是最好的,而最好的往往是被设计出来的。 当愈加追求精神层面的顶层设计之时,回望历史会迷茫于持续了仿佛一个世纪的现代性还在吗? 人要有所信仰,而信仰本身就是一种框架,打破与不断解构,继而重塑,那么是否信仰是否依然存在?如果已经消失,那么互联网时代下的“以用户为核心”又意味着什么? 有所信,有所念,有所执,有所放。

评分

一部论文集,读起来还蛮难的,一方面这种老外写的论文读起来就不容易,翻译起来可能也有偏差,感觉做这件事意义不大,通篇翻译论文。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