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清华园到史语所(修订本)

从清华园到史语所(修订本)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商务印书馆
作者:李光谟
出品人:
页数:414
译者:
出版时间:2016-5
价格:42.00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100121262
丛书系列:碎金文丛
图书标签:
  • 考古
  • 李济
  • 李济治学生涯
  • 学术史
  • 学术
  • 李光谟
  • 工具书
  • 回忆录
  • 清华大学
  • 历史语言研究所
  • 学术史
  • 中国现代学术
  • 知识分子
  • 民国学术
  • 傅斯年
  • 学术传承
  • 文化史
  • 图书修订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李济先生是中国第一个具有科学考古思想的人,也是第一位享有世界声誉的中国考古学者。他所主持领导的西阴村、城子崖和殷墟的发掘,奠定了中国现代考古学的基础。本书是李济先生哲嗣李光谟的追忆文集,借助大量照片、档案和考订文章,展现了父亲丰富曲折的治学生涯。

作者简介

李济(1896-1979),著名考古学家。清华学校毕业后留美,获哈佛大学人类学博士学位。归国后曾任教于南开大学、清华大学,后任中研院史语所考古组主任(晚年兼任所长多年)。李济先生领导的田野工作,以西阴村、城子崖和殷墟之发掘最为著名,其成果获得全球学界的极大关注。

目录信息

初入清华
从一份自撰简历说起
水木清华之一
洋学堂里的国文课——水木清华之二
仁友会——水木清华之三
留学美国
克拉克时期的几篇手稿
徐志摩和李济之间的一些事
查尔斯河畔的三年
五百个埃及人头骨
小白鼠的“水迷宫”
罗素与青年李济
“卅余年前”的学生论文
达克特·李及其他——博士头衔之一
留美时期的成绩单
没有医学博士学位——博士头衔之二
三次改行
回国任教
八里台的“矿科教授”
西安讲学之行
“洋苍蝇”与杨贵妃
半吨煤的“功”
跟弗利尔艺术馆打交道
“决定工作方向”的两件事
重返清华
国学研究院的几年——水木清华之四
晋南之旅和西阴村遗址的发现
大病一场的前后
国学院轶事几则——水木清华之五
半个茧壳
忆《幽兰》——业余的爱好
一篇补白
加入史语所
走向中国阿卡迪米
“入伙”史语所
一份“见面礼”
傅斯年的“狼狈为善”论
科学考古的时代背景
榆次车站的风波
一份通电和一封信
古物保存法的颁行
“民权保障同盟”北平分会
与共产党人的接触
考古组“十兄弟”
抗战行旅
荣誉是怎样得来的?
和王储考古学家的交往
抗战时的流亡生活
“不舞之鹤”
要做一个footnoter
战后日本行
学人之间
学人之间(一)
学人之间(二)
学人之间(三)
学人之间(四)——与郭沫若交往的片段
七位考古、历史学家的“合作”
悼念光直(之一)—
关于《李济·张光直通信辑录》——悼念光直之二
再给胡先生留点地方
人文学者的科学情怀
“李济氏扭角羚”
“道森氏·晓人”案的教训
上了秦始皇一个大当
史学家应追求的四个境界
骡车、驴马和骆驼背上
……
李博士与“济”博士——博士头衔之三
H127坑的发掘
找网球的故事
对联文化
从“踢正步”说开去
……
不画句号的业绩
告别
附录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鸡零狗碎,隔靴搔痒。鲁迅、陈寅恪和李济讨论俯身葬之事倒是前所未闻。另外尹达说夏鼐写信“劝降”李济之举为“糊涂”,也无法理解,读《夏鼐日记》,显然尹党化程度较夏为高,还是夏的入党介绍人呢。

评分

讲的事情很琐碎,却可从一个侧面窥见李济人格,值得细读。

评分

鸡零狗碎,隔靴搔痒。鲁迅、陈寅恪和李济讨论俯身葬之事倒是前所未闻。另外尹达说夏鼐写信“劝降”李济之举为“糊涂”,也无法理解,读《夏鼐日记》,显然尹党化程度较夏为高,还是夏的入党介绍人呢。

评分

有些地方不能尽言

评分

鸡零狗碎,隔靴搔痒。鲁迅、陈寅恪和李济讨论俯身葬之事倒是前所未闻。另外尹达说夏鼐写信“劝降”李济之举为“糊涂”,也无法理解,读《夏鼐日记》,显然尹党化程度较夏为高,还是夏的入党介绍人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