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教中的文质说探源

古典诗教中的文质说探源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吴小锋
出品人:
页数:224
译者:
出版时间:2016-5-1
价格:48.00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567548916
丛书系列:政治哲学文库
图书标签:
  • 古典学
  • 壶子居
  • 诗话
  • 诗教
  • 政治哲学文库
  •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文学研究
  • 政治哲学
  • 古典诗教
  • 文质说
  • 诗歌教育
  • 儒家思想
  • 文学理论
  • 文化传承
  • 诗教探源
  • 古代文学
  • 思想史
  • 文本解读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文质说”是中国古典文论中极为重要的基本命题,也是如今文论研究尚未澄清的重大问题之一。尽管没有谁否认文质说对中国古典文论甚至乐论、政论乃至文明论的重要性,但如何理解文质说,学界迄今尚未取得共识。本书的目的,是通过探源“文质说”的本义,尝试廓清中国古典文论中“文质”问题的基本面目。 “文质”一词以及对“文”、“质”关系的直接讨论,首先见于《论语》。如今的“文质说”研究面临的诸多争议,源于缺乏对“文质说”原初涵义的深入理解,“文质说”的本来面目已经蔽而不明。在古典诗教传统中,质是政制之原,文是政教之原。“文质彬彬”,讨论的其实是“人性”与“政制”的关系。古之道术的实质,是对人间最佳政制的认识。如此一来,探讨文质关系,当然不单单涉及人的德性修养问题,同时也涉及理想政制的问题。

作者简介

作者吴小锋,1982年生,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文学博士,现为同济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讲师,侧重于中国古典思想研究,已编译出版《希罗多德的王霸之辨》,撰写、翻译并发表论文多篇。

目录信息

引言:《文心雕龙》与文质之辨 / 1
第一章 天文与人文 / 9
一、文王之德 / 9
二、天之历数 / 21
三、从天文到人文 / 27
第二章 《论语》中的文与质 / 31
一、《论语》中的文章与文学 / 31
二、《论语》中的文质关系 / 40
第三章 质性与古代政治 / 52
一、性情与心术 / 52
二、性相近习相远 / 60
三、性分与道术 / 68
四、道心之微 / 76
五、圣人不得见 / 85
六、得见君子 / 93
第四章 文章与古典诗教 / 99
一、文不在兹乎 / 99
二、诗言志 / 106
三、思无邪 / 113
四、过错与学习 / 117
第五章 文质与政制品质 / 128
一、道德仁义礼 / 128
二、性善与仁政 / 137
三、性恶与积文学 / 143
四、息文学而明法度 / 150
五、为政以德 / 161
六、道术、方术与政制 / 173
余论:《论语•雍也》中的南面之术与文质之道 / 202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从政治哲学角度阐释“文质说”,有趣。 颠覆“文质说”的传统解读(“形式”/“内容”),代之以“文章”与“性情”,后者又细分为先天性“性分”和后天性“性情”。有意味的是,人人都受一种法的制约固然是一种“平等”;而人人都按照各自先天后天综合因素形成的不同个性各得其所,不违自然之道(大道“惟恍惟惚”,而具体之道又“并行而不悖“)而得以“并育而不相害”,又或许是另一种“平等”。 “道术”(整体把握的“道”)与“方术”(局部把握的“道”),有意思。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人类的有限性似乎决定了我们只能掌握“方术”;不过,如果我们意识到这只是方术,而总有更为丰富稠密的存在,那大概又开始接近“道”了。

评分

用亚里士多德“形式-质料”论、希腊灵魂论,来讨论中国古典文论的一次尝试。不好了说,这就是一本比较文学。

评分

读来甚是亲切????

评分

用亚里士多德“形式-质料”论、希腊灵魂论,来讨论中国古典文论的一次尝试。不好了说,这就是一本比较文学。

评分

用亚里士多德“形式-质料”论、希腊灵魂论,来讨论中国古典文论的一次尝试。不好了说,这就是一本比较文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