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出身世家却一生甘为书生、因《世界通史》闻名于世实则醉心于中国史研究的著名历史学家周一良先生的传记,本书包括三部分内容:毕竟是书生、钻石婚杂忆和郊叟曝言,以极为平实的语言,回忆了他在二十世纪不平凡的人生经历。书中还记录了周一良先生与陈寅恪、吴晗、吴于廑、杨联陞等众位师友的交往和情谊,是一部极为难得的时代记忆。
周一良(1913—2001),字太初,安徽东至人,中国著名历史学家。8岁入塾,习经、史、子书,后习日文、英文。1935年毕业于燕京大学历史系。1936年经陈寅恪推荐至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员。1939年入美国哈佛大学习日本语言文学和梵文。1944年获哈佛博士学位。1944—1946年任哈佛大学日语教员。1946年回国并任教于燕京大学。1947年任教于清华大学。1952年院系调整后任教于北京大学。主要研究领域为魏晋南北朝史、日本史、亚洲史,在敦煌学、佛学、中外关系史等方面也有较深的研究,著有《魏晋南北朝史论集》《魏晋南北朝史札记》《魏晋南北朝史论集续编》《唐代密宗》《日本——从史前到现代》等。
一个人,一辈子只能做好一件事。人生如梦,人生如戏,我们能做好的,也就是那一个梦;能演好的,也就是那一个角色。 周一良先生,一辈子出演书生,演得着实不赖,这是幸运的,也是幸福的,尽管有坎坷与委屈,有无奈与无助,但,谁有能说那不是剧情的需要呢? 万丈红尘中,能人...
评分读罢周一良先生的自传《毕竟是书生》,照例是颇有一番感慨的,书生这个词,透着多少善意的无奈与可爱,岁月荏苒,已入老境,便一如白头宫女一般,闲说往事,对于自己的种种不堪,先生也并不讳言,对于自己种种的闪光,只是几句平淡的言说,却少了分善意的沉默与坚韧的坚持...
评分北大季羡林先生离世,痛惜扼腕之余,突然想起周一良。 大概因为二人共同的北大背景,以及同陈寅恪的师徒渊源,让人每每提起季羡林,总会不自觉的想到周一良。 相比于季羡林在中国当代社会中的显赫声名,周一良的知名度要小的多。这位...
评分 评分良史不文过 ——读周一良《毕竟是书生》 □/徐强 周一良先生说,他自觉“一生平平凡凡,没有什么特立独行值得记述”,之所以提笔写自传,只是希望为后人编写历史“提供一点资料”。历史著述以真实为生命,为编写历史而提供的“资料”,自然也不例外。在旁人认为有损“清誉”...
干货不多;反省不足。
评分说白了就是告诉你,想当年我老周当红小将时是如何如何风光,在“人民公敌”的陈寅恪老师面前,“大义灭亲”、“英勇无畏”地批斗他,以为是保护人民的圣斗士,结果多年以后才发现自己不过党国的一枚棋子,穷酸秀才一介。
评分这书的行文风格和季羡林那本类似,都是平白直述,白开水的感觉。了解了一些历史掌故,结婚时朋友送的礼物有意思,都是各自的著作。
评分这书的行文风格和季羡林那本类似,都是平白直述,白开水的感觉。了解了一些历史掌故,结婚时朋友送的礼物有意思,都是各自的著作。
评分既谦既傲,且隐且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