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出身世家却一生甘为书生、因《世界通史》闻名于世实则醉心于中国史研究的著名历史学家周一良先生的传记,本书包括三部分内容:毕竟是书生、钻石婚杂忆和郊叟曝言,以极为平实的语言,回忆了他在二十世纪不平凡的人生经历。书中还记录了周一良先生与陈寅恪、吴晗、吴于廑、杨联陞等众位师友的交往和情谊,是一部极为难得的时代记忆。
周一良(1913—2001),字太初,安徽东至人,中国著名历史学家。8岁入塾,习经、史、子书,后习日文、英文。1935年毕业于燕京大学历史系。1936年经陈寅恪推荐至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员。1939年入美国哈佛大学习日本语言文学和梵文。1944年获哈佛博士学位。1944—1946年任哈佛大学日语教员。1946年回国并任教于燕京大学。1947年任教于清华大学。1952年院系调整后任教于北京大学。主要研究领域为魏晋南北朝史、日本史、亚洲史,在敦煌学、佛学、中外关系史等方面也有较深的研究,著有《魏晋南北朝史论集》《魏晋南北朝史札记》《魏晋南北朝史论集续编》《唐代密宗》《日本——从史前到现代》等。
1、两天读完这本早就在list里放置的小书,却出乎意料地失望。 2、或许周先生有好的学问,或许周先生有好的著作,但我总是很难将他划归到一个正统的学人范畴,因为他太社会化了。人一旦社会化严重,他将迎合别人的态度,很难提出自己的见解,这是学人不可能做到的。 3、周先生对...
评分良史不文过 ——读周一良《毕竟是书生》 □/徐强 周一良先生说,他自觉“一生平平凡凡,没有什么特立独行值得记述”,之所以提笔写自传,只是希望为后人编写历史“提供一点资料”。历史著述以真实为生命,为编写历史而提供的“资料”,自然也不例外。在旁人认为有损“清誉”...
评分花两天时间读毕周一良《毕竟是书生》。周氏出身名门,大学期间的许多师友已是或后来成为了某个领域的权威。比如他的老师顾随是词学家,邓之诚是历史学家,容庚和唐兰是古文字学家;他的同学谭其骧日后成为了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奠基人。该书还花了不少篇幅回忆陈寅恪先生。书中有...
评分北大季羡林先生离世,痛惜扼腕之余,突然想起周一良。 大概因为二人共同的北大背景,以及同陈寅恪的师徒渊源,让人每每提起季羡林,总会不自觉的想到周一良。 相比于季羡林在中国当代社会中的显赫声名,周一良的知名度要小的多。这位...
只是翻翻
评分7。20161221标记想读另一版本,今年国庆节读了一半,今天补读完。此版除了《毕竟是书生》还有《钻石婚杂记》《郑叟曝言》两大章。总体而言可以窥见许多史学界的趣事,对许多学人都有评价。不太满意的是自己政治上的反省似乎很轻描淡写,这也是“书生”的苦衷吗?实在是有点太不够了。
评分只是翻翻
评分周一良的自我洗白之作~“书生”居然成了遮羞布,挡箭牌,诚然不知脸红!大约如果那些人不倒,周先生也会大声的说~毕竟不是书生吧!诚如北大那哥们所言,凭良心说,如果设身处地的换作是他,当年那处境,可能那些事他也会做!关键是,事后你是否有一个从里到外的忏悔,这是一个有良知的知识分子应有的态度。真遗憾,此书中悔意全无,原来人家也是受害者!
评分花了冤枉钱。1.较旧版增收了怀人文若干篇和《钻石婚杂忆》,但后者只截取了一小半;2.《毕竟是书生》有删节;3.周一良曾写文自揭旧版讹误若干处,本版俱未予吸收,还新衍几处低级错误(如把“北大老师大穷”妄改为“北大老师太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