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汀阳2016年新著,以旋涡模式解释从商周至清末三千多年来中国的生长方式和游戏规则,解释为何古代中国并非扩张型帝国却能不断扩展。他认为其秘密在于,中国的扩展不是来自向外扩张行为的红利,而是来自外围竞争势力不断向心卷入旋涡核心的礼物。
哲学家立足存在论和博弈论,征引大量历史文献和历史研究成果,还原中国起源的“硬历史”,步步紧追以中原为核心形成“中国旋涡”的四大动力根源:象形书写文字、庞大成熟的思想系统、周朝创制的天下体系、政治神学的雪球效应。
在大国复兴和新技术爆发的时代重新思考中国的起源和精神信仰,这是历史的遗产,也应是我们对未来的馈赠——用中国思想、中国话语和现代逻辑重建中国之主体性,或曰“神性”。
赵汀阳,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长城学者,国务院特贴专家, 博导。
欧洲国际跨文化研究所研究员,学术委员会常委;
哈佛燕京学社“蒲塞杰出访问学者”( Pusey Distinguished Fellow,2013);
哈佛大学东亚系访问授课教授(中国先秦政治哲学,一个学期,2013)。
主要研究领域:中国哲学、政治哲学。
主要著作:《论可能生活》《天下体系》《坏世界研究》《天下的当代性》。
提要:赵汀阳《惠此中国:作为一个神性概念的中国》是一本非常重要的政治哲学著作,旨在回答“何以中国”的最核心问题:一是什么是形成中国连续性或历史性的内在动力结构,二是什么是中国在历史中被不断复制的生存基因。但赵氏提出的问鼎中原的旋涡模式也存在着逻辑无法自洽的...
评分八万字,很薄的一本小书,应该是赵氏在写《天下的当代性》过程中对“天下时代的中国”以及“古代中国”早期的思考而成型的著作,所以单看本书其实有些地方还不太容易理解,最好是跟《天下的当代性》合看。 在本书中,赵氏对“中国旋涡”进行了更为细致的探讨和分析,追根究底的...
评分八万字,很薄的一本小书,应该是赵氏在写《天下的当代性》过程中对“天下时代的中国”以及“古代中国”早期的思考而成型的著作,所以单看本书其实有些地方还不太容易理解,最好是跟《天下的当代性》合看。 在本书中,赵氏对“中国旋涡”进行了更为细致的探讨和分析,追根究底的...
评分本书试图对中国的历史性给出一个哲学解释。中国的精神世界乃是经史一体,经史互为表里,离史无以言经,离经无以述史。因此,以哲学的方法论去思考何为中国,必涉及众多相关知识,涉及思想史、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历史学、考古学、甲骨文、古文献、民族学等诸多问题,...
评分本书试图对中国的历史性给出一个哲学解释。中国的精神世界乃是经史一体,经史互为表里,离史无以言经,离经无以述史。因此,以哲学的方法论去思考何为中国,必涉及众多相关知识,涉及思想史、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历史学、考古学、甲骨文、古文献、民族学等诸多问题,...
【中国人的精神信仰就是:不折腾,活下去!】中国文化里确实不存在人与神的约定,因此没有西方意义上的宗教。但是,中国人相信“自然之道”是最高存在法则,人道必须与天道相配,只要达到“配天”就具有了神圣性。所以,作者认为,以“配天”为根本原则,内含天下格局而具有无限开放性和兼容性的中国,就成了中国人的精神信仰。
评分葛兆光《宅兹》,赵汀阳仿了个《惠此》,就是个邯郸学步的傻逼。什么“内含天下”,狗屁不通。把“天下”神化、寄托于“天命”,下一步是不是要劝进了?天下——天命——奉天承运,这个路径还嫌不够露骨吗?
评分选题很新颖。可以读到领导人的思维逻辑,但是后面的写作已是神话写作,接不上地气了。大胆的论证收不住边际了。思维混乱的结尾。当一个政权想要永世不朽的时候,它离历史的过渡就不远了。
评分对于每个当代人,不免面临向东还是向西的撕扯。只是有些人自觉,有些人不自觉。有些人因为环境和自身的境遇得以更容易地跳脱出来,有些人却不由得陷入彷徨。一本书实说史,也在说人。给出了解释问题的中肯路径,也留下了更多问题。
评分为历史寻找一个结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