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园林中,追求清雅生活的文人雅士,常于厅堂、书斋插一瓶花,以求野趣诗意。《瓶花谱》与《瓶史》既是对明代之前插花艺术的总结,更是中国式文人插花的正宗。
《瓶花谱》为明代张谦德所作,是明代实枝插花的经典著作。全书分品瓶、品花、折枝、插贮、滋养、事宜、花忌、护瓶八个方面,详尽阐述自由式插花自然性灵、崇尚天然的韵味,以及追求原生天成之趣。
《瓶史》为明代袁宏道所作,是我国瓶花史上的奇葩之书。全书共十二篇,从鉴赏角度论述了花器选择、花材选用以及花艺插法等,是我国古代最具文人气质的一部插花专著。
插花为案头之物,无扦剔浇顿花木的繁杂劳苦,仅享赏咏之乐,取者不贪、遇者不争,可谓生活之美。
张谦德(1577—1643),明书画收藏家、藏书家、文学家。善鉴藏,知书画,著有《清河书画舫》《名山藏广记》等书。《瓶花谱》是明代实枝插花的经典著作。
袁宏道(1568—1610),明代文学家,“公安派”主帅。文学主张“不拘格套”“独抒性灵”,流传至今的作品有《潇碧堂集》《潇碧堂续集》《瓶花斋集》等。《瓶史》是中国瓶花史上的奇葩之书。
《瓶史》 宋案:中郎1599在北京所作,时年三十有二。首明九锡之品,四季以此九种为主,杂他花以为婢,不逾等而进也(第九)。第五明言插花之标准。第十以后皆佳文,古雅之清趣,不可不读。除文学价值、明人搭配以外,无甚太多价值。装的成份居多,读者必须排毒。 此校注,颇多...
评分 评分 评分瓶花艺术,或许是源于东汉、魏晋时期的佛前供花,唐宋时以瓶插花已经颇为流行,而在晚明的江南园林中,追求博雅生活的文士阶层对于瓶花的推崇,无疑达到了极致。 明代瓶花艺术的最大特点,即受到文人雅士的推崇、钟爱。如果说瓶花魏晋时乃是佛前的供品,唐宋时是宫闱殿堂里的装...
评分这本书好好看呀!延展阅读像是聊天一样率真随性~特别舒服 关于花的传说,小故事很美,很妙 处处透露着编者的小机灵~
评分跟香道比较,更好读,解说的没那么靠谱,虽然也是引用各家诗词典故。艺术这种果然适合钟鸣鼎食之家,袁宏道就像沈复一样有点强撑门面的感觉,用自己读的书来为自己不足的艺术修养装点一番,而不同于张谦德那么随意点评的理直气壮,不需要引经据典。看来推荐的思路是茶道—香道—花道。
评分因为这版有电子书就看了,中华书局版和黄永川的文人花有机会再看
评分张谦德和袁宏道,一富一贫,一专一文,前者就花论花,后者疯狂用典,又是美姬又是艳婢,各有特色,说个不恰当的比喻,有点“理工直男”与“文艺男青”之别。瓶花所涉知识既有瓶具与花目,也有两者结合产生的搭配、养护之道,说起来也是一门跨领域的知识。在搭配上,二人都追求错落自然,和古典园林相类,庙堂多规整框条,便只能在自己可做主的领地里追求自由。注释和点评字数远超正文,虽然部分观点过于主观,但还是提供了不少背景与知识补充。
评分好处是插图丰富且有用,解说到位又有趣。其实瓶花志和瓶谱原文很短,这本这么厚,是因为增加了大量的编者解说和拓展小知识,看小字会很有收获,比纯看原文更有感触。 解说反复围绕作者的创作背景,延展到当时的相关人物和社会情境,看完整本书能形成大概的世界观,有种多点连线的感觉,是本对路人很友好的书。美中不足的是,校对不仔细,有几处错字。 这本书让人对中式插花的观赏颇有感悟?以及解说里的小八卦也很好玩,比如清代内府收藏沈周画作一百八十二幅,其中六十幅为伪作……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