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1840—1937

中国近代史:1840—1937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江苏人民出版社
作者:蒋廷黻
出品人:
页数:288
译者:
出版时间:2016-6
价格:39.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214175847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历史
  • 中国近代史
  • 好书,值得一读
  • 中国
  • 近代史
  • 晚清
  • 想读,一定很精彩!
  • 蒋廷黻
  • 中国近代史
  • 1840
  • 1937
  • 历史
  • 近代
  • 中国
  • 社会发展
  • 鸦片战争
  • 民族危机
  • 变革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1840年鸦片战争以降,中国进入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1937年开始第二次中日战争,中华民族经历战火淬炼,迎来新生。百年之中,中华民族从“中古”状态的“老大帝国”,蹒跚前进、趔趄前行,逐渐转型成为“近代化的民族国家”。这个艰难而曲折的过程,便记录于蒋廷黻先生的这本《中古近代史:1840—1937》之中。

本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中古近代史》,以六万多字的篇幅,简要而深刻地讲述了中华民族“走出中古”的历程。凭着强大的综合能力,蒋廷黻先生摒弃了繁琐的考证和史料堆砌,为读者梳理出了近代中国发展的清晰脉络,论述生动,观点深刻,好读而耐读;第二部分为附录,包括《琦善与鸦片战争》《中国与近代世界的大变局》《最近三百年东北外患史》及多篇时论,首次完整展现蒋廷黻先生的史学观点和个人见解。

作者简介

蒋廷黻,著名历史学家、政治家,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南开大学、清华大学历史系主任,曾任中华民国常驻联合国代表、驻美大使等。

身兼历史学家和政治家双重身份,使其既具有历史学家的深邃视野,又具有政治学家对局势的深刻洞见。相比于单纯的历史学家,蒋廷黻先生对历史的解读,少了一些书生气,而能深入“历史现场”,对历史事件进行切身而深入的解读,尤为一般史家所不及。

作为中国近代史研究“开山的人”和“拓荒者”,他引领了后来整个中国近代史研究的风潮,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大家如费正清、何炳棣、郭廷以等等,无不对之推崇有加。

目录信息

总论
第一章 剿夷与抚夷
一 英国请中国订立邦交
二 英国人做鸦片买卖
三 东西对打
四 民族丧失二十年的光阴
五 不平等条约开始
六 剿夷派又抬头
七 剿夷派崩溃
第二章 洪秀全与曾国藩
一 旧社会走循环套
二 洪秀全企图建新朝
三 曾国藩刷新旧社会
四 洪秀全失败
第三章 自强及其失败
一 内外合作以求自强
二 步步向前进
三 前进遇着阻碍
四 士大夫轻举妄动
五 中日初次决战
第四章 瓜分及民族之复兴
一 李鸿章引狼入室
二 康有为辅助光绪变法
三 顽固势力总动员
四 孙总理提民族复兴方案
五 民族扫除复兴的障碍
六 军阀割据十五年
七 贯彻总理的遗教
附录一 琦善与鸦片战争
一 引言
二 琦善与鸦片战争的军事关系
三 琦善与鸦片战争的外交关系
附录二 中国与近代世界的大变局
一 中西方关系发生变化
二 欧洲人的蚕食
三 葡萄牙设法通商
四 国外殖民势力更替
五 康熙帝的外交
六 外交政策不进反退
七 马戛尔尼来华
八 英国输入鸦片
九 鸦片战争前后
十 “抚夷”的难题
十一 “剿夷外交”的代价
十二 俄罗斯侵吞国土
十三 自强运动的兴起与失败
十四 尾言
附录三 最近三百年东北外患史
小引
一 俄国的远东发展
二 中俄初次在东北的冲突
三 尼布楚交涉
四 东北一百五十年的安宁
五 俄国假道出师与胁诱割地
六 俄国友谊之代价
附录四 时论
一 “九一八”的责任问题
二 国联调查团所指的路
三 南京的机会
四 热河失守以后
五 长期抵抗中如何运用国联及国际
六 这一次的华府会议
七 我们目前对于中央最要的希望
八  “九一八”——两年以后
九 国际现势的分析
十 论“日本和平”
十一 经过“满洲国”
十二 民族复兴的一个条件
十三 中国近代化的问题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出版社睁眼说瞎话。此书是严重缩水版。删除的内容可不是一点。TMD(本人看过三个版本,此版最垃圾。未删减的现在大陆只有旧书(难找),电子版的网上自己找)。书的价值我无资格评价。我讨厌去评论,,,,,,,,字数足够没!!!!!!!!!!!!!!!!

评分

鸦片战争:茅海建的天朝的崩溃 第二次鸦片战争:茅海建的近代的尺度 太平天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正编及续编 孔飞力的《中华帝国晚期的叛乱及其敌人》 郭廷以太平天国史事日志 王明前的《太平天国的权力结构和农村政治》 洋务运动:夏东元的洋务运动史 刘广京的李鸿章评传:中国近...  

评分

蒋廷黻先生这本十万字的小册子成书于1938年。蒋先生“在清华教学的时候,原想费十年功夫写部近代史。抗战以后,这种计划实现的可能似乎一天少一天”,彼时他“已辞去驻苏大使的任务,还未恢复行政院政务处的职掌,在汉口有几个月的安逸”,“身边图书虽少,但是……把对近代史...  

评分

在<中国近代史>中,蒋引用了李致其枢臣之一函: "天下事穷则变,变则通....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与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欲觅制器之器与制器之人,则当专设一科取士....” 蒋评之曰:“中国十九世纪最大政治家最具历史价值的一篇...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百年之内,让一个千年传续的列车转向,乘客经受了怎样的巨大冲击。或许至今,乘客们仍未适应新航向。

评分

精炼而充满洞察。阅读这本书的过程,就是解构以前被灌输的官方历史以及建构更加客观的近代史概念的过程。 对琦善的评价,尤其值得深思。将一个人钉上历史的耻辱柱,让他成为那段历史的“替罪狼”,是最容易不过的事;然而这么做的时候,也将抹去我们探求那段历史真实面貌的好奇与动力。

评分

先进的历史观。初次成书于1934年,蒋介石、李敖读过都说好。

评分

言简却无漏洞,侃侃而谈。“近年全国向近代化这条大路上迈进。铁路的加修,全国公路网的完成,航空线的设立,无线电网的布置,义务教育的提倡,科学及工程教育的 奖进及国防的近代化,都是近几年的大成绩。抗战以前,全世界无不承认中华民族已踏上复兴之路。日本的军阀看清了这一点, 所以决计向我们大举进攻。”看到这一段,唏嘘不已。

评分

对琦善和林则徐的解读很出彩啊,对李鸿章和袁世凯的评价也很开拓视野。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