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恋:一个新理论(万千心理)

自恋:一个新理论(万千心理)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作者:赛明顿(Symington, N.)
出品人:
页数:176
译者:吴艳茹
出版时间:2016-5
价格:28.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18407972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心理学
  • 自恋
  • 心理
  • 心理治疗
  • 心理动力学
  • 心理学精神分析
  • 心理咨询
  • 自体心理学
  • 自恋
  • 心理学
  • 人格障碍
  • 精神分析
  • 自我认知
  • 人际关系
  • 情感
  • 行为心理学
  • 万千心理
  • 心理健康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用亲切的语言沿着背离或选择“生命给予者”这一神秘、意义重大的生命客体,展开对自恋的成因、表现、转化的富有洞见的阐述,并与其他重要的自恋理论进行了比较,是一本不可多得的自恋方面的学术译著。

在本书中,作者将对自恋的研究视为一个实践性的探索,其目的是理解受此状态折磨的病人的痛楚。很多年来,人们都认为自恋的病人是那些在发育早期受到创伤的人们,而且这个本身就足以解释自恋状态。然而作者经过多年的临床经验和自己的思考确信童年期的创伤不足以解释自恋的起源。他认为其病因并非创伤本身,而是个体对此的回应;个体有着与创伤的情感关系。自从作者用新的思路思考自恋后,他在处理治疗中的自恋问题时变得更为有效。于是他将自己的全新的思路整理后撰写了本书。本书将为读者打开一个新的视角来理解自恋的起源,以及如何在治疗中对其展开工作。

作者简介

Neville Symington先生是在澳大利亚悉尼私人开业的精神分析师。他年轻时获得哲学和神学学位,后来又修了心理学获得临床心理学学位。他在英国伦敦接受精神分析训练,并成了英国精神分析学会的会员。1977—1985年他是伦敦Tavistock诊所成人部门的资深分析师和督导师。1986年他移民到澳大利亚悉尼并于1987—1993年成为悉尼精神分析研究所的所长;1999—2002年他是澳大利亚精神分析协会主席。

吴艳茹,医学博士,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副主任医师,中国心理学会注册督导师,中国精神分析专业委员会委员,擅长个体动力性心理治疗。已出版的个人译著有《爱、恨与修复》《孩子与你亲子心理健康系列―幼儿期》;已出版的合译著作有《长程动力性心理治疗》《操作化心理动力学诊断》《精神分析与佛学》《精神病学教科书》等。

目录信息

导言
第一章 设置舞台
纳西索斯的神话
积极和消极的自恋
心理治疗师治疗自恋的失败
识别自恋暗流的重要性
概念性的工具
第二章 复合的自体
自体是关系性的
自体由部分组成
“我”与内在人格间的关系
第三章 自恋的选择
开创创造性的活动
被弃绝的客体:生命给予者
定义生命给予者
第四章 自体的意图
背离生命给予者的起源
卡西乌斯的神话
对神话的诠释
第五章 自体的色欲化
克服恐惧是情感活动的范畴
诱惑他人成为行动的源泉
对操控他人的内疚
抚慰和刺激
抚慰的例子
无法处理任何不愉快的事情
杀人所带来的兴奋感
破坏性和解离
第六章 自恋的现象
自恋是一种心智
自恋被隐藏的方式
对他人的接受
说出自己的思考
关闭的态度
采取报复
不被允许说话的小孩
消极性和自杀
第七章 创伤和自恋选择的关系
创伤的本质
把自己推到创伤性的心理建构上
自恋的壳
累积创伤
朝向自恋的推动力
创伤会把一个人从自恋中拖出来
抵御痛楚的保护
第八章 逆转自恋
逆转自恋的故事
自体对他人的侵犯
阻抗的力量
塑造自己的现实的重要一步
改变我们生命的情感事实
无意识的决定
感受可以是错误的印象
对幻想的意像和解决方案的绝望
对技术的一些评论
第九章 这个理论与其他精神分析理论间的关系
费尔贝恩的自恋理论
梅兰妮·克莱因的自恋理论
温尼科特思考的自恋
Frances Tustin的自恋理论
海因兹·科胡特的方法
心理的成熟
内化的机制
自体客体内化的水平
自恋的意义
矫正性的情感体验
对上述理论的回顾
第十章 自恋对性格的影响
行动的领域
花椰菜男人
自恋是所有心理障碍的源泉
心灵的浩劫由不和谐的源泉所塑形
对自恋的新方法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我很喜欢这本书,作为一个很多年才逐渐走出自恋的人。 什么是自恋,自私,自我为中心,这是很多人惯常的想法,这位医生提出了很多内容因为翻译的问题,表述不是那么清晰,他认为自恋是因为相连,与他人的绑定,因为这份绑定,你的自我没了,一个自我都没了的人怎么可能是自我中...

评分

如果你在寻找下一碗让暂自己时好过一会儿的鸡汤,那么请迅速点击右上角。蚕要结茧,蛇要蜕皮,人要换牙,真实的成长往往是一个痛苦的过程。为了逃避认识自己的痛苦,一些人选择生活的幻想中,尽管幻想与现实的摩擦往往更加痛苦。 这就是自恋的悲哀之处——经受了比成长更多的...  

评分

我很喜欢这本书,作为一个很多年才逐渐走出自恋的人。 什么是自恋,自私,自我为中心,这是很多人惯常的想法,这位医生提出了很多内容因为翻译的问题,表述不是那么清晰,他认为自恋是因为相连,与他人的绑定,因为这份绑定,你的自我没了,一个自我都没了的人怎么可能是自我中...

评分

我很喜欢这本书,作为一个很多年才逐渐走出自恋的人。 什么是自恋,自私,自我为中心,这是很多人惯常的想法,这位医生提出了很多内容因为翻译的问题,表述不是那么清晰,他认为自恋是因为相连,与他人的绑定,因为这份绑定,你的自我没了,一个自我都没了的人怎么可能是自我中...

评分

我很喜欢这本书,作为一个很多年才逐渐走出自恋的人。 什么是自恋,自私,自我为中心,这是很多人惯常的想法,这位医生提出了很多内容因为翻译的问题,表述不是那么清晰,他认为自恋是因为相连,与他人的绑定,因为这份绑定,你的自我没了,一个自我都没了的人怎么可能是自我中...

用户评价

评分

将精神分析上升到了人类经验,上一次看这类型的“框架“书还是弗洛姆。有机会要读读原文。

评分

理论并不系统,但给出了自恋新视角。不同于科胡特的自虐式的镜映,作者提出要创造一种环境让个案跨越行动前的心理鸿沟,不提供虚假的安慰而是刺破壳让自恋者面对自己的绝望。

评分

我们回到了那个有趣的问题:由自恋动机所激发的行为是否与那些更健康的动机所激发的行为一样成功和富有成果

评分

很好统合了各个流派对于自恋的看法 对困惑于流派理论间冲突的人非常有帮助

评分

看的头疼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