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中国社会史研究与撰述的重要创获。
作者以数十年专治中国史的功夫,于上古至近代各类文献、考古发现和前贤时彦的研究成果均有相当全面的掌握。其运思于传统中国社会的发展、存续和变迁,尤其是社会结构、社会组织、阶层群体、典章制度乃至文化宗教的生成演变和相互作用,所见既深且切,所析既通且正,论断自出机杼,检讨折中均衡而精密,从中不仅可了解传统中国数千年的基本状貌与内部律动,且能体察作者洞幽发微、鉴古开新的人文情怀。
梁庚尧,当代著名历史学家。祖籍广东省新会县,1948年生于广州,1956年定居台北。台湾大学历史系学士,台湾大学历史研究所硕士、博士。历任台湾大学历史系讲师、副教授、教授。梁氏治史,尤精于中国社会史研究和宋代历史研究。著有《南宋的农地利用政策》《南宋的农村经济》《宋代社会经济史论集》《南宋盐榷——食盐产销与政府控制》《宋代科举社会》等。
带你进入社会史 ——读梁庚尧《中国社会史》 《中国社会史》是精通于社会史研究的梁庚尧教授所著,收集了他在台湾大学历史系所讲授的专业讲稿。通篇依据朝代变更,社会制度的演变,结合土地制度、文化、人文、宗教等各方面来细致阐述,包括家庭婚姻制度、...
评分过去没有读到这个教授的书,总觉得当代的历史学家对中国的历史隔膜,说不到位,看不到底,所以我很喜欢看民国学者的书,甚至王船山、章学诚这样明清人物的著作。当代学者的学问似乎都与中国很隔。真的。但是这本书改变了我的看法。作者对中国历史可谓熟悉的不能再熟悉,对中国...
评分现如今每位家长给自己的孩子经常会说:多读一点数,多学一点东西,多看少说,这个社会很复杂。也有些人动不动就拿现在的社会和以前相比,说什么现在的社会很功利,现在的社会崇尚成功学。那我们的社会是怎么演变成现在这个样子的呢?我们的社会以前是什么样子呢?估计...
评分前些日子读《毛泽东选集》,读得甚有趣味。其中的某些篇章,让人耳目一新,有拨云见日之感。为何会产生这种感觉呢?是因为毛主席在选集中,介绍了众多方法论,而这些方法论,又是直指问题的核心,一针见血。 举第一卷中《中国革命战争中的战略问题》这一篇来举例。其第一章第...
评分关于中国传统社会的认识,大陆学者的研究与描述乏善可陈,陈陈相因,几乎没有脱离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形成的观点和架构,1980年代的学术勃兴,似乎在这个领域没有留下多少痕迹。倒是台湾地区学者的历史研究,因为没有意识形态的影响,能在各个领域不断形成好的见解。梁庚尧教授的...
读了很长时间,内容很丰富,要是能有一部相应的纪录片反映社会的变迁,就更能让人印象深刻了
评分读过台湾原版,早该出现的提纲挈领性教科书
评分概论
评分https://athenacool.wordpress.com/2016/06/16/%e4%b8%ad%e5%9b%bd%e7%a4%be%e4%bc%9a%e5%8f%b2%ef%bc%9a%e4%b8%80%e5%8f%a5%e8%af%9d%e4%b9%a6%e8%af%84/
评分本书可谓是学术化的古代穿越指南,以时间为线,重点描述各个时期社会阶层与身份制度之升降、土地制度与经济形态之变迁、宗教民俗与秘密团体之兴衰诸方面。在现有学术成果基础上融会贯通,娓娓道来,毫无滞涩。土地和身份制度相关部分处理得尤为得心应手。美中不足是有些解释过于简单化、一元化,例如将一些历史现象、事件单纯归因于社会阶层之流变(将稷下之学的兴起解释为国君在战国士气高涨时的礼贤之举,将焚书坑儒解释为皇权对士人阶层的压制,将曹操杀孔融解释为抑制士族等等),即或不误,亦稍有削足适履之感,读者在启人思绪之处不妨多一分留意。还有一些是学界尚有争议之处,例如将桃花源放在北方坞壁来说,还是放在北来移民开辟南方山野来说,本书只选择前者,若能兼顾二说,或于读者更有裨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