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最小的生命中更能窥见大自然的全貌
《熊猫的拇指》是古尔德的又一部精彩之作,由31篇短小精练的科学随笔组成,包括进化理论、二叠纪灭绝、幼态持续、异速生长、发育的遗传调控、科学史等广泛话题。亿万年的地球巨变,毫微间的存亡一瞬,都因古尔德的生花妙笔跃然纸上。惊叹之余,不妨用一句法国名言安慰自己:变化的东西越多,就有越多的东西保持不变。
斯蒂芬•杰•古尔德(Stephen Jay Gould,1941~2002),是当今世界上著名的进化论者、古生物学家、科学史学家和科学散文作家。他和埃尔德里奇(Niles Eldredge)在1972年共同提出间断平衡学说,对达尔文学说进行了修正。在他的著作《个体发生和种系发生》(1977)、《人智的错误量度》(1981)、《时间之箭、时间之环》(1987)和《奇妙的生命》(1989)等书中,他论述了进化生物学、智力测验、地质学和古生物学等学科发展史中各种争论的来龙去脉及其意义。从1974年起,古尔德定期为《自然史》杂志撰稿,这些稿件已经收集成几个集子,包括《自达尔文以来》(1977)、《熊猫的拇指》(1980)、《母鸡的牙齿和马的脚趾》(1983)等。他的科学文章文风典雅,通俗易懂。
你认为生男生女只是男人的事吗?数学家费舍尔说:嗨,你知道男人女人比例为什么差不多吗?那可不只是男人的事情呢! 你认为山川的沙砾是一粒粒地掉,然后化为平地的,还是其他方式呢? 米老鼠是怎么样演变的? 你想知道克拉马主义的克拉马是什么意思吗? 居维叶的帽子...
评分这是我看过的最好的书,甚至可以这么说了,它所带给我的触动,可能是我接触生物学以来最大的。 真相……永远是让人感叹的,它存在于每一个领域的误解之中,是足以使偏见和肤浅冰消雪融的温暖,从覆盖在其上的枯枝烂叶中将其挖掘出来……没有比这更感染人心的了。 带着好奇去看...
评分在读这本书之前,我对进化论的概念还停留在达尔文的时代;谈及现代的生物学进展,脑子里冒出来的只有基因编程等高大上的名词。 读过之后,才明了,达尔文的进化论并未取得完美无瑕偶读一直认同,在很多细节上,都被反复斟酌过;而谱系学和分类学在现代还在被反复修改。
评分本书的主要篇幅无疑是在阐述进化论:澄清进化论的一些观点,将之与一些看之相似实则不同的主义进行比较,以及对一些不同声音的回应。 但毕竟进化论是个在很多地方都会被讲故事一样涉及到的理论,所以我想先说一些别的:科学哲学与生物学科普知识。 很明显的,古尔德先生绝对不...
评分之前一直觉得进化论很简单,虽然对于眼睛、翅膀等这类功能异常强大的器官如何进化出来,这样的问题我回答不了,但我就是确信进化论。然而当朋友问起一些关于进化的基本问题时,譬如人的进化,我发现我除了确信人是进化的产物这一点外,无法再提供任何有价值的知识。这种对于进...
读到180面读不下去了……
评分所有从人文视角讨论自科问题的科普读物里,这部是最精彩之一。
评分所有从人文视角讨论自科问题的科普读物里,这部是最精彩之一。
评分《基因组》提及。很精彩的科普书。其中对于道金斯《自私的基因》的批评值得思考。我们可能出于对人类自私现象的反感,而乐意接受道金斯的观点来开脱。单个基因并没有自己的生存发展轨迹,还有很多基因并不表现出来。生物个体才是自然选择的对象,分解到微观的基因,无法解释宏观生命体的活动。
评分读到180面读不下去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