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祥于2006年获得首届“中国民间文化守望者”称号,这本《乡愁》是不可多得的江浙皖赣乡土建筑的影像记录,记录了纯朴的村民面貌和乡土文化的仪式习俗,是一部值 得收藏的人文摄影作品。摄影师深入偏远而古老的乡村,赶在乡土文化的遗产被现代工业文明冲击前为它们留下档案。透过摄影师古典凝练的镜头,领略温柔的江南水乡、秀美的雁荡山麓、粉墙黛瓦的徽州… 本书集结了作者多年来在浙江、江苏、上海、安徽、江西等地拍摄的古村落照片,涵盖江南建筑、自然景观、民俗文化等多个角度,用丰富的视觉资料展现中国濒临消失的古村落风貌。
李玉祥,20世纪60年代生于南京,现居北京,自由撰稿人。
80年代末毕业于武汉大学新闻系,90年代末毕业于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与中央美术学院合办视觉艺术硕士研究生班。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民间文化抢救工程专家委员会委员。
出版有《老房子》系列画册十多卷及《乡土中国》图文书系列十多本。
三星半,乡土文化的立意加半星。 浙中南乡村人物遗风剪影,适合外地人凭吊。江南的农耕文明精致到门扇木雕每处细节都是艺术品,人迹寥寥的老宅一隅,是枯坐的老翁老妪,和一个时代的同起同落。书尾的一簇簇天真笑脸,像极了作者同路人的奔走呼号,令人心生希望却又心知肚明这不...
评分人,有时会忽然念起某个人或某件事来,又或是某个场景、某个故事等等,然后就顺着浮现于脑海的这一丝的线索,将全部身心都投浸到回忆之中。 这样的回忆,多半是美好的往事,不由自主地就被触动,情绪也像湖水一般,浮泛起涟漪来。也有不快的回忆,每当念起那些不快的往事,令人...
评分所见改变我们的所知,所知改变我们的所见。 ——瑞士发展心理学家 让.皮亚杰 一、从构思到图片 一幅好的摄影作品,就像一部好的文学作品,讲究构思,整体上要和谐,还要留白,给读者想象的空间。 作为摄影者,你要确定拍摄的内容,还要想好...
评分乡愁,自古至今,被文人骚客一遍遍诉说着。乡愁,是许多人难以绕开的忧思百结,一提起来,便使人慨叹良久。许多人纵使离乡多年、两鬓霜染,也难割舍这一种绵长的思情。 几个月前,寒风萧瑟,我攀上香炉峰,遥望故乡,心有戚然。 不久前,有位朋友向我诉说浓浓的思乡之情,...
评分又一个朱赢椿。。。我已经完全忽略作者了,毕竟我真心不懂摄影。。。这装帧来说,定价真心够便宜了,除了那本小说,我忘记名字了,全加起来读的时间都没读这个书多,这是打五星的最大理由哈哈哈哈。这个书有极高的收一本的价值,而且我想你会有大概率不舍得拆塑封的~
评分一本书很薄,乡愁很厚——乡愁——用摄影写一本生活的史书。 李玉祥乡土建筑摄影作品精选,记录正在或已经消失的中国古村落。
评分布满了苔藓的青石板,渗着水,滑溜溜,燕尾划过的一方天井,褪了墙皮露出的斑驳青砖,上面隐约可见的线条和色彩,都是我记忆里的故园。
评分故园栖居
评分起先是被装帧的精美所吸引,集子的封套是一张被冲洗出来的作品,侧边是“杏花春雨江南、村在雁荡仙霞、黄山白岳人家”这三个系列的名字,非常精美。 集子中文字的内容用是竖版印刷,并且是活字印刷一样的字体,很有味道。 内容方面更是让人感动。先说人,匠人的专注、小商贩的质朴、村民的乐观李老师拍出最自然的一面。甚至有在路边喂奶的妇女,自然朴实。 也许是李老师当地人可以跟老乡们很轻松的沟通,也许当地人本就这样,没有城市里人们的草木皆兵,没有他们躲闪的表情,好似我自己也跟他们走的很近,感受到他们的热情和温度。 再说说生活,要说南方人真的比我们北方人热爱生活和精致,哪怕是拴船的石头孔都雕琢的各有特色、哪怕仅供栖身的小房子每家房梁边都要有不一样的悬鱼,哪怕是冬日用以暖手的手笼都编织的精致无比。 感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