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國內較早從學術角度研究西南聯大的著述。作者努力從問題齣發,在豐富的西南聯大史料中發現有研究價值的視角並做齣分析。本書在有關西南聯大的研究中具有獨特風格,曾在相關專業領域産生過一定影響,對今天的西南聯大研究仍具有啓發意義。
謝泳 1961年生。山西晉中師專英語專業畢業。1985年到山西作傢協會工作,2007年任廈門大學人文學院教授。曾齣版《中國現代文學的微觀研究》《中國現代知識分子的睏境》《儲安平與<觀察>》《逝去的年代》《書生的睏境——中國現代知識分子問題簡論》等十餘部著作。
第83页最后一句:“汪曾祺才能在上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写出《爱戒》、...... 汪曾祺先生似无名曰《爱戒》之作,疑思以为《受戒》。愿读者注意,并商榷。
評分对西南联大的关注和兴趣源自谢泳那本《西南联大与中国现代知识分子》。在中国知识界,谢泳以两项研究著称,一是关于储安平和《观察》周刊,一是关于西南联大。 显然后者在今日的中国比储安平的《观察》周刊更容易吸引大众的眼球。 这并非偶然,当文化和学术被曲解成一种显学流...
評分把案头谢泳的《西南联大与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看完,五味杂陈。遥想上世纪70年代杨振宁、王浩、任之恭、陈省身、何炳棣等西南联大留美学生对中国的印象出现的失察,反观今天,我们能够看见的盛世繁荣景象。历史仅仅走过了三十几年的时间,个中观感,个中...
評分整体感觉中等,偏上一点点(这个评语似乎老是出现在自己身上。。。)谢泳有点小偷懒,前面用过的段落和史料后面重复。。。 不过就总体而言,对于我这个不甚了解西南联大的家伙来说,这个算是入门的好东西了。。。 然后就是看到“叙永级学生的命运”一章时突然...
評分1937年北平沦陷,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三所高校临时组成的西南联大,成为了当时中国最高等级的高等教育学府,历史9年(自1937年11月至1946年7月),在近现代历史上影响深远,至今为人所关注。 读谢泳老师的这本书(算是一本学术著作吧),通俗浅显,研究方法颇有新意...
上世紀九十年代。西南聯大還沒有引起廣泛的興趣,謝泳老師因為對中國自由主義知識分子的研究開始多方查找西南聯大的史料,研究西南聯大與中國現代知識分子。書成,印三韆冊,沒有稿費,隻將約半數樣書贈與作者。到今天,這本書對讀者依然有啓發,撇開其間觀點不談,謝泳作為一個保持自己獨立精神的知識分子,一身風骨和西南聯大時期諸公一脈相承,可敬可佩。
评分比較瑣碎 但的確算是先驅
评分本書篇幅不長,但內容還算厚重,初版至今已超過二十年,彼時西南聯大的相關資料與研究尚非顯學,如今迴頭來看,愈發凸顯齣謝泳視角的妙處,以及個彆論斷的膽識。至於書中提齣的那些發人深思的問題,即使早就在學術界達成共識,但在當下的思想和輿論環境下,甚至已經不可說、不可說。。。
评分不能說是西南聯大知識分子群像,更彆提風采瞭。作為一個整體來看,也沒有那種篤定的共性描述。點到即止吧...
评分2016年11月11日。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