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国内较早从学术角度研究西南联大的著述。作者努力从问题出发,在丰富的西南联大史料中发现有研究价值的视角并做出分析。本书在有关西南联大的研究中具有独特风格,曾在相关专业领域产生过一定影响,对今天的西南联大研究仍具有启发意义。
谢泳 1961年生。山西晋中师专英语专业毕业。1985年到山西作家协会工作,2007年任厦门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曾出版《中国现代文学的微观研究》《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困境》《储安平与<观察>》《逝去的年代》《书生的困境——中国现代知识分子问题简论》等十余部著作。
如果由于历史,我们错过了,那是无缘。透过谢泳的视点,传统能否接续,不是一代人可以决断的,但我们可以尝试、努力。这是谢泳对我们的意义和启示。 谢本身就是一个极好的例子。
评分最近在读谢泳的《西南联大与中国现代知识分子》,为那个战乱动荡的时代涌现出如此多的人才而感怀,西南联大至今依然是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财富。整本书最让我思考的,是作者提到的发生在1945年昆明“一二•一”学潮。“一二•一”学潮起源于11月25日在西南联大图书馆...
评分整体感觉中等,偏上一点点(这个评语似乎老是出现在自己身上。。。)谢泳有点小偷懒,前面用过的段落和史料后面重复。。。 不过就总体而言,对于我这个不甚了解西南联大的家伙来说,这个算是入门的好东西了。。。 然后就是看到“叙永级学生的命运”一章时突然...
评分把案头谢泳的《西南联大与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看完,五味杂陈。遥想上世纪70年代杨振宁、王浩、任之恭、陈省身、何炳棣等西南联大留美学生对中国的印象出现的失察,反观今天,我们能够看见的盛世繁荣景象。历史仅仅走过了三十几年的时间,个中观感,个中...
评分本书篇幅不长,但内容还算厚重,初版至今已超过二十年,彼时西南联大的相关资料与研究尚非显学,如今回头来看,愈发凸显出谢泳视角的妙处,以及个别论断的胆识。至于书中提出的那些发人深思的问题,即使早就在学术界达成共识,但在当下的思想和舆论环境下,甚至已经不可说、不可说。。。
评分主基调是自由主义,学术自由,在那个年代写下这样的文字,也属难得,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永远闪光
评分和旧版一模一样
评分上世纪九十年代。西南联大还没有引起广泛的兴趣,谢泳老师因为对中国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研究开始多方查找西南联大的史料,研究西南联大与中国现代知识分子。书成,印三千册,没有稿费,只将约半数样书赠与作者。到今天,这本书对读者依然有启发,撇开其间观点不谈,谢泳作为一个保持自己独立精神的知识分子,一身风骨和西南联大时期诸公一脉相承,可敬可佩。
评分上世纪九十年代。西南联大还没有引起广泛的兴趣,谢泳老师因为对中国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研究开始多方查找西南联大的史料,研究西南联大与中国现代知识分子。书成,印三千册,没有稿费,只将约半数样书赠与作者。到今天,这本书对读者依然有启发,撇开其间观点不谈,谢泳作为一个保持自己独立精神的知识分子,一身风骨和西南联大时期诸公一脉相承,可敬可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