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50人類大遷徙

2050人類大遷徙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浙江人民齣版社
作者:(美)勞倫斯•史密斯(Laurence C. Smith)
出品人:
頁數:200
译者:廖月娟
出版時間:2016-3
價格:69.9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213071805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科普
  • 未來
  • 環境
  • 氣候變化
  • 全球變暖
  • 科學
  • 2050
  • 北極
  • 未來社會
  • 人類遷移
  • 科技發展
  • 氣候變化
  • 文明演進
  • 全球化
  • 城市化
  • 人口流動
  • 生存挑戰
  • 太空探索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對地球上的每一個人來說,地理學不是死的學問,而是攸關生死的研究

賈雷德•戴濛德,暢銷書《槍炮、病菌與鋼鐵》《崩潰》作者鼎力推薦

對環北冰洋地區8國進行的最全麵而深入的研究,係統展示瞭我們今天所麵臨的人口增長、氣候變暖、資源短缺等各種嚴峻挑戰,描繪瞭人類幾乎無法抗拒的未來!

在翔實數據的基礎上,論證嚴謹縝密,寫作手法巧妙,得齣的結論令人信服:新齣現的氣候和經濟趨勢,將催生一個充滿希望的“新北方”。

清晰地告訴我們:人類的棲息地,究竟是如何被人類活動影響的氣候變化所改變的。

【編輯推薦】

魅力四射的明星地理學傢勞倫斯•史密斯扛鼎之作,其間穿插個人多次北極探險經曆。

暢銷書《槍炮、病菌與鋼鐵》《崩潰》作者賈雷德•戴濛德鼎力推薦。

2050驚天預言:全球人口突破92億,北冰洋海冰消融,石油枯竭,氣候巨變。環北冰洋8國,將成為2050世界的超級強權!

湛廬文化齣品。

【各方評價】

對環北冰洋地區所進行的全麵而深入的研究,為勞倫斯•史密斯贏得瞭至高榮譽:他已成為魅力四射的明星地理學傢!《2050人類大遷徙》在分析我們今天所麵臨的人口增長、氣候變暖、資源短缺等各種嚴峻挑戰的基礎上,活靈活現地描繪瞭人類幾乎無法抗拒的未來!

賈雷德•戴濛德,暢銷書《槍炮、病菌與鋼鐵》《崩潰》作者

這是我近年來讀到的最迷人的一本書!

托馬斯•巴內特,美國著名地緣戰略學傢

《2050人類大遷徙》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傑作!在翔實數據的基礎上,勞倫斯•史密斯論證縝密,寫作手法巧妙,得齣的結論令人信服:新齣現的氣候和經濟趨勢,將催生一個充滿希望的“新北方”。他的睿智,體現在他在證據分析和解釋性判斷之間找到瞭最好的平衡點。

約翰•阿格紐,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地理學教授

《2050人類大遷徙》是一本震撼之書!它清晰地告訴我們:人類的棲息地,究竟是如何被人類活動影響的氣候變化所改變的。

《華爾街日報》

《2050人類大遷徙》是一部既專業又妙趣橫生的偉大作品!勞倫斯•史密斯不僅深諳賈雷德•戴濛德的寫作手法,更穿插瞭自己多次探訪北極所親身經曆的傳奇故事。

《新科學傢》

著者簡介

勞倫斯•史密斯

1996年獲康奈爾大學地球與大氣科學專業博士。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地理學教授和地理係主任,最擅長用計算機模型對宏觀趨勢進行預測,並數次親臨環北冰洋地區進行實地考察。

2006-2007年古根海姆奬獲得者。

曾到美國國會報告北半球氣候變化可能造成的衝擊。他的研究成果還被聯閤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第四次評估報告引用。

圖書目錄

前言 環北冰洋地區,人類最好的傢園 / Ⅰ
導言 緊急警報:灰北極熊現身北極圈 / 001
第一部分 推力——哪裏纔是人類的最後樂園
01 人口變化 / 031
據預測,到2025 年,全世界居住人口超過1 000 萬的超級城市將達到27 個,其他人也將紛紛湧嚮各種規模或大或小的城市。到2050 年,全球人口總數將達92 億!日本、韓國將成為全世界老齡化程度最嚴重的國傢。那麼,這樣的人口結構是好還是糟?
城市化,一個不可阻擋的趨勢
人口還將增加40% !
老人潮來瞭!
02 自然資源短缺 / 055
與其問“地球上的鋁什麼時候會用完?”不如問“我們將把鋁消耗到什麼程度?”盡管水力、風力、太陽能是最好的清潔能源,但石油、煤和天然氣未來仍將是世界能源的主角。到2050 年,煤的需求量將是今天的3 倍,而天然氣的需求量將是今天的2 倍。
天然礦藏即將枯竭瞭嗎?
石油的未來
清潔能源:水力、風力、太陽能
潔淨的天然氣VS 骯髒的煤
03 水資源與全球氣候變化 / 089
水太重要瞭!如果動物沒有水喝,農田沒水灌溉,我們就要餓死。如果水不乾淨,我們喝瞭就會生病,甚至死亡。人類社會需要的水不僅量要恰到好處,而且還必須潔淨,人類文明纔得以延續下去。可是,如果海平麵升高瞭40 厘米,我們該怎麼辦呢?
水,最不可或缺的資源
SOS:愈演愈烈的水危機!
氣候變化的未來:多雨區雨水多,乾旱區愈乾旱
第二部分 拉力——人類的希望在北方
04 萬物生長,2050 年的北極圈 / 135
2007 年9 月,人類第一次見到瞭覆蓋大西洋的北極海冰,這些海冰在幾個月內就消融瞭40%,連接大西洋和太平洋的著名“西北航道”宣告開通!隨著氣候變暖,南方的動物到北極安傢,以前的獵人改行成瞭漁夫,馬鈴薯幸福地在格陵蘭生長。但,北極熊無傢可歸瞭。
消失中的北極冰帽
鼕季纔是變暖季
動物遷徙:嚮北再嚮北
格陵蘭的馬鈴薯
05 極地風雲 / 161
盡管環北冰洋地區的主權問題並不明確,但北極地區發生戰事的可能性不大。到2050 年,北冰洋或許會短暫無冰,船隻因而得以通行無阻,500 年的航行北極之夢就要成真!不過,“凍土融化”和“冰路難行”將成為製約北極發展的兩大因素。
北極是誰的?
北極會齣現戰火嗎?
航行北極,人類500 年的夢想成真
曙光初現的海洋經濟
06 人類第三波大遷徙 / 191
到2050 年,人口增長最快將是加拿大、冰島和挪威等環北冰洋國傢,這些新增加的人口可能選擇嚮北遷徙。20 世紀30 年代,蘇聯開始開發西伯利亞,1942 年,美國開始開發加拿大西部的道森溪。未來,將會有越來越多的人為石油和天然氣而來到北方。
第1 波:自古就有的移民潮
第2 波:蘇聯開發西伯利亞與美國開發道森溪
第3 波:為石油和天然氣而來
07 北方土著的未來 / 217
盡管環北冰洋國傢的絕對人口並不多,但人口增長率卻相當可觀。這些土著的地位與未來又如何呢?阿拉斯加土著,已變成阿拉斯加最大的私有土地地主。從2009 年開始,格陵蘭開始走嚮全麵獨立。挪威的薩米人,則渴望“政治權利”,希望在資源的開發方式上擁有“發言權”。
快速增長的土著人口
丟掉魚叉拿起公文包的阿拉斯加土著
走嚮獨立的格陵蘭
俄羅斯土著最愛“傳統生活方式”
第三部分 不確定的未來
08 6 種可能的發展趨勢 / 243
未來是不確定的。氣候劇變會帶來巨大威脅,甚至會威脅到國傢的安全。凍土層中的16 720 億噸有機碳,即便隻有2%排放到大氣中,就已超過《京都議定書》中碳排放總目標的4 倍以上。未來,中國可能與俄羅斯在遠東地區開展深度閤作。潔淨的淡水,將成為北方最寶貴的資源。
趨勢1:氣候劇變帶來大威脅
趨勢2:南極冰蓋崩解
趨勢3:凍土層融化導緻碳排放劇增
趨勢4:全球化趨勢的逆轉
趨勢5:中國與俄羅斯的遠東閤作
趨勢6:水成為北方最寶貴資源
結語 新北方,最有希望的經濟引擎和生活樂園 / 271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说起北极,我首先会想起央视播放的生态风光片,还有星野道夫镜头里憨态可掬的小棕熊。这块纯净的荒原令很多人生出向往之心。但是,如果有人跟你说,到了2050年,大部分人都会迁往北极居住,你真的乐意吗?这个预言叫作《2050人类大迁徙》。这是美国地理学家、气象学家劳伦斯...

評分

虽然在此书出版后的几年后才认真研读,还是被书名吸引了,毕竟2018年加拿大之行后,加拿大成为魂牵梦萦的所在。 翻看完全文后,发现译名出了问题,好像与英文原著的书名完全不一致。虽本人英文不至于特别地道,但仍难以将中译名和英译名联系起来。如此推崇环北冰洋几国,实在令...  

評分

虽然在此书出版后的几年后才认真研读,还是被书名吸引了,毕竟2018年加拿大之行后,加拿大成为魂牵梦萦的所在。 翻看完全文后,发现译名出了问题,好像与英文原著的书名完全不一致。虽本人英文不至于特别地道,但仍难以将中译名和英译名联系起来。如此推崇环北冰洋几国,实在令...  

評分

说起北极,我首先会想起央视播放的生态风光片,还有星野道夫镜头里憨态可掬的小棕熊。这块纯净的荒原令很多人生出向往之心。但是,如果有人跟你说,到了2050年,大部分人都会迁往北极居住,你真的乐意吗?这个预言叫作《2050人类大迁徙》。这是美国地理学家、气象学家劳伦斯...

評分

虽然在此书出版后的几年后才认真研读,还是被书名吸引了,毕竟2018年加拿大之行后,加拿大成为魂牵梦萦的所在。 翻看完全文后,发现译名出了问题,好像与英文原著的书名完全不一致。虽本人英文不至于特别地道,但仍难以将中译名和英译名联系起来。如此推崇环北冰洋几国,实在令...  

用戶評價

评分

未來氣候變暖後在加拿大和俄羅斯西伯利亞開啓人類社會新時代的想法很有創意

评分

有趣的話題和角度,圍繞氣候變化、資源使用、人口增長和全球化討論北極地區的未來圖景和種種可能。論述比較白話,易於理解,個彆內容隻是猜想,論證難度較大。

评分

還行,對現狀的數據和分析應該是真實可用的,可增加些談資,但看完又覺得好像沒有讀到什麼。

评分

人類進入工業革命以來,能源消耗急劇增加,隨著醫療技術居住環境改善,死亡率也極大下降,導緻人口增長極速膨脹,不過教育水平提高降低生育欲望也會隨之趨於平衡。不過這期間帶瞭來極大的環境改變,導緻瞭氣候變化異常,確實,人類左右瞭太多太多。溫度穩定升高,南北極消融,海平麵上升應該已經勢不可擋。不過帶來瞭北極圈附近大陸的環境改善,溫度趨於溫暖,格陵蘭都開始種土豆瞭,北冰洋周邊國極大獲益...溫室氣體排放談判也肯定廢紙,過去發達國傢都排進大氣瞭,現在讓發展中國傢去環保?這不公平。那麼選擇北移確實不可避免。其實地球溫度環境本身曆史上就忽冷忽熱幾個冰河世紀。隻不過最近的都接近2kw年瞭,人類20w年誕辰確實改變的太快。也許這就是宿命吧,文明來不及發達到星際移民,就被自己消耗所睏境枯竭,加速宇宙混亂...

评分

老闆的書,必須滿分哈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