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欢作乐》是毛姆的得意之作。他一改以往作品中对女性的偏见,以爱慕者的身份来追忆一个美丽女人的一生,点缀以许多文艺圈中的韵事逸闻。大作家德里菲尔德去世后,他妻子请人为他立传。小说的叙述者阿申登被传记作者请来回忆当年和作家的交往,故事由此展开,在阿申登的记忆深处,我们发现了作家的前妻,迷人的罗西,她生性风流,处处留情,却不失善良坦诚与可爱……
擅讲故事的毛姆将不少真人实事拼帖裁剪,虚实相掺。阅读本书的一大乐趣在于,你在紧盯故事不舍的同时,会冷不丁瞥见某个熟悉的侧影,或是哈代,或是毛姆本人。可凝神一看,又不是。像是走在路上认错了人。这种蓄意制造的愉快的小误会,配上作者冷淡讥诮,优雅细腻的文风,使小说别有意趣。
我注意到,我说话非常严肃的时候人们总是笑我,的确,一段时间过后,当我读到我写的那些满含深情的段落时,也会忍不住笑自己。真挚的感情中肯定蕴含着某种生就荒谬的东西,尽管我想不出来为什么会是这样;除非是下面这种情况:寄居在这个卑微的星球上的短命的人类,尽管承受着全部的痛苦和抗争,却只是某种永恒的精神中的一个笑话……
威廉·萨默塞特·毛姆(1874—1965),英国小说家、戏剧家。生于律师家庭。父母早死,由伯父接回英国抚养。原本学医,后转而致力写作。毛姆属于现实主义作家,但他的小说当中有些许自然主义特征。例如,重视环境描写,以及反映中下层人民的生活。他的作品常以冷静、客观乃至挑剔的态度审视人生,基调超然,带有讽刺和怜悯意味,在国内外拥有大量读者。
代表作:戏剧《圈子》,长篇小说《人生的枷锁》、《面纱》、《月亮与六便士》、《刀锋》、《寻欢作乐》,短篇小说集《叶的震颤》、《卡苏里纳树》、《阿金》等。
初读毛姆,惊为天人,为他评价人性与社会现象时的准确、犀利,为他传统叙事手法的娴熟拿捏:这其中,必得回避和躲闪掉一些人物正常的反应、交代,旁敲侧击、闪转腾挪、吊足胃口又同时抒情款款。无论是学习叙事还是研究人物,毛姆都堪称标板,扎实、细腻,滴水不漏。 粗略来说...
评分不知道所有的男人怀念他们年少时喜欢过的女人的时候 是不是都是会有如此真挚而温暖的语调。 常常喜欢看人们的回忆 真实中带着或刻意或自然的修饰。一个人的回忆好像乱乱的毛线球 你拽着一点点,好像就可以慢慢拉出一整幅完整的图景。回头看的时候,发现原来是如此的明艳不可方...
评分或许没有什么比文坛众生相更光怪陆离更惹人捧腹了,有爱的作者们在八卦爆料同行人士时总是驾轻就熟不遗余力,毛姆自然是其中的佼佼者。于是从他的笔下我们知道费舒尔长着滑稽的好像被人打塌的扁平鼻子,福楼拜年届三十就床上乏力,陀氏却一直是纵情声色犬马,黄赌俱全,...
评分罗西的美和她的爱一样,像阳光,洒在每一个人身上只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我”刚开始并不能接受这样可谓“放荡”的举止,待到年老再忆,也只能坦诚她的美和善良。其中之变,作者并不相关的一句话也许可以解释: “我早就发现在我最严肃的时候,人们却总要发笑。实际上,等我过...
评分有一段公案,似乎经常被人们提起:英国著名小说家伊夫林·沃认为用第一人称单数来写小说是可鄙的。在小说写作方面,有很多方法技术是被认为讨巧的,作家一旦掌握了它们就像拥有了通往罗马的大道。然而这大道并非只有作家本人可以行走,那些以风格独树一帜的作家大多拥有一...
他一直都是一位如此完美的绅士。 前半截太过枯燥乏味,我都怀疑是不是买到假书了,而从我和罗琦好上开始,整本书变得有趣了起来,罗琦应该是毛姆这么多故事中我最喜欢的女性角色了
评分威利小时候那段还可以
评分这是读毛姆的第六本书,每次阅读毛姆的小说,有这样一种感觉:哎,还是不要看了吧,反正也不会获得什么,可是每次一阅读,就忍不住一连看下去,茶饭不思。读完之后,每次给自己定个目标,一定要看原版,等到弄到了原版书籍时,又总是束之高阁。
评分威利小时候那段还可以
评分文坛钱德勒 超级阅读体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