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書以新世紀第一個十年為界,對這一時段重要的文學創作、文學現象、文學潮流進行瞭係統的梳理、深入的解讀、獨立的評價;對於“傳統主流文學”生産機製的危機、“純文學意識形態”的負麵影響、現實主義睏境等問題,進行瞭深入反思;在對“80後青春文學”、網絡文學的發展及其內部機製正麵接納並深入考察的基礎上,對它們與“傳統主流文學”的對抗、博弈關係進行深度描述,並努力尋找這些依托於新機製、新媒介的文學與“傳統主流文學”對話的可能,以及與文學史的對接點,從而對於未來“主流文學”的重建,提齣瞭富有創見的設想。
1.作者介紹
邵燕君,北京大學中文係副教授。主要從事文學生産機製研究和文學前沿研究。2004年創立“北大評刊”論壇,2015年創立“北京大學網絡文學研究論壇”,任主持人。現任中國作傢協會網絡文學委員會委員、《網絡文學評論》(廣東省作協主辦)特邀副主編、全國網絡文學研究會副會長。
2.代錶作品
《傾斜的文學場——中國當代文學生産機製的市場化轉型》《美女文學現象研究》《新世紀文學脈象》《網絡時代的文學引渡》等專著。與曹文軒教授共同主編《中國小說年選》(2004—2009,共6本)。當選“2006年度青年評論傢”;2013年獲第二屆“唐弢青年文學研究奬”。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整體論述倒也平平,對網絡文學的關注彆具一格。之前想過網絡小說能入文學史否,入瞭又該如何書寫……這本書做瞭一個不算成功的嘗試
评分北大齣版社贈書。邵老師這本書,有賀桂梅和戴錦華老師的風格,她從文學批評的路徑,進入瞭文學史敘述的路徑——這對未來的意義十分重大
评分緒論和前三章簡直是句句尖銳,針針見血。寫底層文學和網絡文學的章節都非常用力,但有理論大於作品的遺憾。寫海外華文文學和80後的章節則略顯阻隔。對楊顯惠、曹徵路、《天·藏》等部分作傢作品的肯定,倒是見齣瞭邵老師破與立的突圍努力,卻也陷於書中所剖析的睏境中,不知下個十年二十年又是如何。
评分油然生齣一種中文人的堅守
评分銳氣、鮮活、酣暢淋灕。有不少分析不夠密實的地方——時而為作者的大膽辛辣拍腿,時而捏一把汗,時而稍感遺憾。在藉助的理論資源與研究對象是否貼閤這個問題上,跟其他短評有同感。很期待作者將來論述第二個十年時能有更多對新的文學樣態與發錶形式及民間文學團體等的精到論述。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