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可以称作一个终有一死的人的心灵自传。一个人预先置身于墓中,从死出 发来回顾自己的一生,他就会具备一种根本的诚实,因为这时他面对的是自己和上帝。人只有在面对他人时才需要掩饰或撒谎,自欺者所面对的也不是真正的自己, 而是自己在他人面前扮演的角色。在写这本书时,作者始终设想自己是站在全知全能的上帝面前,对于他的所作所为乃至最隐秘的心思,上帝全都知道,也全都能够理解,所以隐瞒既不可能也没有必要。作者对人性的了解已经足以使他在一定程度上跳出小我来看自己,坦然面对自己的全部经历,甚至不羞于说出一般人眼中的隐私。
周国平,一九四五年生于上海,一九六七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一九七八年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先后获硕士、博士学位,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主要代表作有学术专著《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尼采与形而上学》,随感集《人与永恒》,诗集《忧伤的情欲》,散文集《守望的距离》《各自的朝圣路》《安静》,纪实作品《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自传《岁月与性情:我的心灵自传》等,主要译著有《尼采美学文选》《尼采诗集》《偶像的黄昏》等。
世上有两种历史。一个历史由豪杰和伟人创造,那个世界轰轰烈烈,一转眼一番社稷就可以灰飞烟灭,回首看来沧海桑田,尘世如梦;另一个历史看不见,摸不着,它存在于记忆中,显得微不足道。当那个大历史化为过眼云烟,在话语和文字的鼎沸中面目变得模糊而让人难以辨认时,个...
评分他与我父亲同龄吧。 他真的很坎坷,经历了太多的时代变迁与无奈的世相洗礼。 他是脆弱的,尤其是女性的困惑,不过他最终在知天命的时候“觉醒”了,比较好的处理了自己的感情生活,这是个令我看了感到为他叫好之处,否则总是无法接受一个哲学家在自己婚姻问题上仍旧无法自拔...
评分 评分二阅此书,相较出书当年所阅,更深的体会与辨别当来自殊途同归,命运虽然不同,秉性可谓相似,而最终皆不期然得益于市场经济,有以超脱;幸运对于落魄者而言,无疑更显其大。生活需要参照,如是真诚的文字,令文字背后的人生成为一个坐标,既看到它的局限,也欣赏它的丰富。
评分从朋友那拿到书第二天的清晨断断续续看完第一部-儿时记忆;之后在茶馆认真的读了第二部-北大岁月;昨天从成都飞深圳凌晨的飞机上刚好是书的第三部-农村十年;今天又是整个下午,窝在家里的沙发上结束了第四部-走在路上。还好,我没有失望-对文字,对人,对作者的现在,都没有。...
记录了经历的时代,同时更是心灵的自我剖析!很多观点能引起共鸣!文人骚客的清高展现得淋漓尽致,无论好事坏事都能心安理得的给出解释,能坦然接受不完美的自己,并坚守自己想要的生活!
评分记录了经历的时代,同时更是心灵的自我剖析!很多观点能引起共鸣!
评分为啥没评论...
评分讲述老周如何从一个小白成长为精神王者的心路历程,老周二点五之后的超脱文字很好地指导了一点零之后的我去思考形而上的问题,他对我们这片土地人生舞台上剧目的介绍帮我了解了什么叫世道人心。
评分p106人们用千篇一律的时兴政治语汇展开批评和自我批评,哪些语汇的真正功能是向一个权力结构表示认同和忠诚,完全不触及个人的真实内心活动。p179我很快发现,我在做着毫无意义的事情。那些讲用材料或某某单位的先进事迹,都有一个固定的套路,为了体现所谓境界,必须诱迫相关对象编造动人事例和豪言壮语,在多数情况下还必须自己替他们编造,否则就通不过。还有那些没完没了的学习班,最后首长做例行总结报告,讲稿都让我来写。那往往是一些党员学习班,班上传达的文件不让我这个非党员听,却非要我来写总结报告,也真是荒唐。我是越来越厌烦了,想到自己不得不把生命中最宝贵的年华耗费在制造这些垃圾上,我深感屈辱。常常是一边写着,一边本能地感到厌恶,写了几句就丢开,然后强迫自己再写几句。我一遍遍问自己:难道我的生命就这么贱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