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自的朝圣路》涵盖了周国平多年来的读书感悟、心路历程、对爱的体验和针对某些时弊的“争鸣”等。
作者从不同的视角,怀着朝圣般的虔诚之心,对生命与死亡、苦难与拯救等永恒的哲学问题进行探究——这是一条永无终点的路。
他将自己定位于“守望者”,并与时代潮流保持着适当的距离,以守护人生那些永恒的价值,瞭望和关心人类精神生活的基本走向。
他坚信,世上永远都存在着一些像自己一样的朝圣者,每一条朝圣路都是朝圣者自己走出来的,只要你真正走在自己的朝圣路上,你其实并不孤独。
周国平,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当代知名学者、散文家、哲学研究者、作家,是中国研究哲学家尼采的知名学者之一。
1945年生于上海,196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
主要作品有散文:《守望的距离》《各自的朝圣路》《安静》《善良丰富高贵》《生命的品质》;随笔:《人与永恒》《风中的纸屑》《内在的从容》《把心安顿好》;纪实文学:《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岁月与性情:我的心灵自传》;学术著作:《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尼采与形而上学》,等等。
孤独二字,并不像看上去那样让人感到绝望无助,恰恰是深处孤独之时,才能发觉只有自己才是拯救自己受伤灵魂的那个人。看在孤独中如何作为,是认识真实自我的最好途径。
评分忘了是哪位哲人说过,我们首先要学会做一个人,然后再去做一个什么人。其中一个层面在于:我们首先要把自己的内心世界安顿好,然后再去创造世界。或者说,我们创造世界的同时不要忽视了自己的内心世界。长途跋涉的时候,不要忘记保持一颗欣赏之心,更不要忘记我们向往的彼岸究...
评分最喜欢书中的同名散文,每个人都走在各自的朝圣之路,没有人能代替,即便是最亲近最爱的人,也只是黑暗中与我们并肩行走。不悲凉,反而对所有并肩行走的人心怀感激,坚强的走自己的路,温暖的相互陪伴。
评分-----关于自我,我唯一知道的是:如果我死了.无论这世上还有什么人活着,他们对于我,都将不复存在. 化为烟灰的数年文稿;文革中好友的猝然弃世;怀了死婴,在夜里搂住精神失常的儿子的母亲;寄予自我全部爱的仅活了一年半的女儿. 他的往事,几页纸头,捧在手中,怀感交集. 周国平很深沉...
评分回归本心,享受孤独。人们,即使是最亲密的爱人,虽然在床上是赤身裸体一览无余,但是在各自的精神世界却总是穿着衣服。精神世界的衣服,轻易扒不下来,因为人的手是世俗的,而精神的领域是崇高的。因而,人们会在上帝面前忏悔,但不会跟凡夫俗子忏悔。自由,平等,博爱告诉我...
尽管自己时刻提防锚定效应,对其中几处论述也有困惑,然而作者着实在一些老生常谈的哲学话题中寻出了较为开阔的思路,有很多处论述都细致入微又很精彩。通过将哲学散文化和通俗化,自己竟也频频有醍醐灌顶之悟。平静踏实的文风仿佛是对自己的一种启示(无论学术还是生活),书名中“朝圣”一词也可从此得以理解。
评分细致入微地观察,思考,偶有共鸣的地方还是有的。如真性情、医生素养……不过,我不知道读书笔记该从何写起
评分说不上什么评价,对于我这种普通的读者来说,看完觉得有共鸣,觉得原来自己并不孤独,就是好书。
评分生活中最难的是自我剖析和刨根问底。这本书真的看了很久,有的时候,看到都不敢再看,可是也继续看下去了。其实没有特别多感受,有的是感叹和感慨。我们究竟是如何成为的自己,我们又是如何形成了我们自己的生活。我过得一塌糊涂,有时候觉得世间没有什么可以留得住。我如何变成了现在的自己我不知道,将来会如何也不知道,知道的不过是,这都是我们自己对着自己朝拜的朝圣路。
评分生活中最难的是自我剖析和刨根问底。这本书真的看了很久,有的时候,看到都不敢再看,可是也继续看下去了。其实没有特别多感受,有的是感叹和感慨。我们究竟是如何成为的自己,我们又是如何形成了我们自己的生活。我过得一塌糊涂,有时候觉得世间没有什么可以留得住。我如何变成了现在的自己我不知道,将来会如何也不知道,知道的不过是,这都是我们自己对着自己朝拜的朝圣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