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德烈·紀德(1869—1951),法國作傢,1947年諾貝爾文學奬獲得者。他廣泛關注宗教、愛情、傢庭、性、政治等各類問題,熱烈歌吟解放與自由。一生著述豐富,主要作品有散文詩集《人間食糧》,小說《僞幣製造者》《背德者》《窄門》《田園交響麯》《梵蒂岡的地窖》,遊記《訪蘇歸來》,自傳《如果種子不死》,戲劇《俄狄浦斯》等。
盛澄華(1912—1970),曾就讀於復旦大學和清華大學外國語言文學係。1935年赴法國巴黎大學文學院深造。1940年迴國後任復旦大學外文係教授, 1950年任清華大學外國語言文學係主任。後調入北京大學西方語言文學係任教。曾為中國作傢協會會員。齣版著作甚多,重要的有:《論紀德》《紀德藝術與思想的演進》《紀德的文藝觀》《諾貝爾奬金獲得者紀德》《新法蘭西評論與法國現代文學》等。
要不是有叶沙的两期关于纪德的《伪币制造者》解读的节目,我真的没怎么读懂这本小说。纪德和普鲁斯特被称为20世纪法国文学的双峰,后者写下了洋洋洒洒的七大卷的《A la cherche du temps perdu》,而纪德一辈子就写了这么一本不厚的长篇小说《伪币制造者》(《les faux-monnayeu...
評分看到第一个“高特”,没明白什么意思,到第二个才恍然大悟原来是“god”的音译,这个译者真是惊为天人啊,本来读着就很费劲,感觉翻译的很差,还有很多错别字,看到第二个“高特”,就实在读不下去了,我一要在书上写上“翻译太差,慎读!”
評分对于某些人而言,从书中的每一个人物身上都仿佛能窥视到自己的影子,这正是它如此令人着迷的原因之一。纪德创造出了一面向千百个方向折射的幻镜,当我们如道连⋅格雷一样凝视着自己的肖像之时,我们是自鸣得意,是痛苦,是悲伤,是厌倦,是无助,是忿恨,是麻木,还是恍然大...
類似巴爾紮剋的群像,不過人物塑造一般,不過結構比較特彆,很多巧閤環環相扣,互為因果。穿插過多的書信,破壞瞭故事的連續性
评分最終,小波利自殺,其他人跌跌撞撞找到自己前行的路。
评分第二章讀完之前一度感覺難以繼續…不過好在第三章開始倒是不錯,可能是故事開始齣現一些戲劇性變化的緣故。小說的風格有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影子:對於人物內心細微情感的描述,在敘事中插入大量的論述。隻不過差距還是不小。
评分毫不重復的描述。展現的是社會問題?讀的還是太淺。趣味性不強的書往往是在揭示一些事實
评分補標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