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社會經濟史講稿

中國社會經濟史講稿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北京聯閤齣版公司·後浪齣版公司
作者:錢穆
出品人:後浪
頁數:128
译者:
出版時間:2016-3
價格:29.8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50268586
叢書系列:錢穆作品
圖書標籤:
  • 錢穆
  • 經濟史
  • 曆史
  • 社會學
  • 中國曆史
  • 社會史
  • 經濟學
  • 社會經濟史
  • 中國社會經濟史
  • 講稿
  • 曆史
  • 經濟史
  • 社會史
  • 中國史
  • 學術著作
  • 曆史研究
  • 社會變遷
  • 經濟發展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史學大師錢穆先生講授

縱論五韆年經濟發展大勢

...................

※編輯推薦※

★ 史學大師錢穆先生講授,一部深入淺齣、親切易讀的曆史讀物

★ 經過精心整理與詳盡補充,填補瞭錢穆先生較少涉及的經濟史領域的空白

★ 語言生動可讀,講解深入淺齣,領略錢穆先生對於中國曆史的獨特理解與深入分析

...................

※內容簡介※

1956年,錢穆先生曾於香港新亞書院開設“中國社會經濟史”課程,扼要地講述瞭自上古至明清時代的經濟情況與財政政策,並涉及農業生産狀況、土地賦稅製度、工商業與城市發展、貨幣製度及社會階級等多個方麵。同時也分析論證瞭曆代財政經濟狀況與政治、製度、社會、軍事、文化乃至法律、宗教等方麵因素的聯係與互動,在長時段的視野下描繪齣曆史演進的宏觀趨勢。

錢穆先生是一代史學大傢,造詣精深,涉獵廣博,其中經濟史是錢穆先生相對涉及較少的領域,本書則在一定程度上填補瞭這一遺憾。葉龍先生畢業於新亞書院,曾師從錢穆先生多年,對課程內容進行瞭詳盡的筆錄,並加以整理與補釋,形成流暢易讀的講稿。全書語言生動可讀,講解深入淺齣,使讀者得以更加切近地領會錢穆先生對於中國曆史的深刻理解。

著者簡介

著者簡介

錢穆(1895—1990),字賓四,江蘇無锡人,中國現代曆史學傢。

1912年始為鄉村小學教師,後曆中學而大學,先後在燕京大學、北京大學、清華大學、西南聯閤大學任教。1949年遷居香港,創辦新亞書院,任院長,從事教學和研究工作至1964年退休為止,期間曾獲得香港大學、美國耶魯大學名譽博士稱號。1966年移居颱北市,在“中國文化書院(今中國文化大學)”任職,為“中央研究院院士”,颱北故宮博物院特聘研究員。1990年8月在颱北逝世。錢穆著述頗豐,專著多達80種以上,代錶作有《先秦諸子係年》《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國史大綱》《中國文化史導論》《中國曆代政治得失》《中國思想史》《中國經濟史》等。

整理者簡介

葉龍,香港能仁書院前院長、能仁哲學研究所及中國文史研究所前教授及前所長。

新亞書院哲學教育係及新亞研究所畢業,曾師從錢穆多年。後獲香港中文大學曆史學係榮譽文學士、教育文憑、香港大學哲學碩士及哲學博士。著有《桐城派文學史》《桐城派文學藝術欣賞》《中國古典詩文論集》《王安石詩研究》《孟子思想及其文學研究》及《中國、日本近代史要略》等。

圖書目錄


緒 論
第一章 中國古代的氏族社會與農業概況
第二章 中國古代的封建社會
第三章 春鞦與戰國時期的土地與工商業
第四章 中國古代的四民社會
第五章 漢代之經濟情況
第六章 魏晉時期的門第社會
第七章 魏晉南北朝的製度
第八章 魏晉南北朝時佛教的傳入
第九章 中古時期之中國城市
第十章 中國的海內外交通和貿易
第十一章 唐代開始之科舉社會
第十二章 宋代興起之新製度
第十三章 元代統治狀況
第十四章 明代經濟情況
第十五章 宋元明三代之民間手工業
第十六章 宋後之市場形式
第十七章 從井田製到唐代賦稅製
第十八章 宋代之“飛灑”與明代之稅製
第十九章 清代社會經濟情況
齣版後記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读书与识人颇多相似,这也正是全部的乐趣所在。如除过有预谋的读书计划外,我们明天将读什么书同明天将遇识什么人,都是未知的;我们会记住或忘记一些书,同于我们将会记住或遗忘一些人;某些书容易使我们想到另一些书,而有些书则是各自抱拳独立的,这又同于我们与他人相交的...  

評分

很惭愧的承认,虽然很喜欢,但此前对历史之了解,仅局限于历史课本上所获得的知识,简洁明了,为应试而生,因此对很多东西都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平时所了解到的史学知识,其实也大多数来源于科普性的大众读书,故事性强于学术性。而这本《中国社会经济史讲稿》有着较深...  

評分

余在新亚书院就读期间,曾修读钱穆老师所讲授的六门课程。在研究所时之两课不计,计有1953年的“中国经济史”和“中国通史”,1954年的“庄子”和“中国文化史”,1955年的“中国文学史”和1956年的“中国社会经济史”,一共六门课。其中除了“庄子”以外,都是史,除了“通史...  

評分

年少时兴致冲冲地构思了一部历史小说,为了避免闹笑话去图书馆查历史资料,看到钱穆先生撰写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如获至宝,此书简练但不肤浅、干货满满但不艰涩难懂,钱穆先生把每个朝代的政府组织与政治制度以最直白简洁的语言呈现给读者,字里行间充满着沉静的力量,他像...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真的不是很好看

评分

錢穆先生科普瞭很多我以前都不知道的知識,真欽佩這些知識淵博的人!!!課堂講課的一些小俏皮也顯得先生很可愛!

评分

中國古代北方的農作物並非稻、麥,嚮來有所謂“五榖”,即黍、稷、稻、粱、麥,再加上豆,則稱“六榖”,再加上彆的,則稱“九榖”。農作物的品種,照理是由一處散布至各地,各種生物均然。所謂“生物一源”,這是個有趣的問題。中國最早的農作物,應是黍與稷。最早産於北方的便是黍與稷,我國的《詩經》便已提到“黍”“稷”,又如甲骨文中提到最多的是“黍”字,講到占蔔年成好壞,就有“求黍”和“求黍年”等記錄,但未見有“求麥”。因為黍賤易種,麥為貴品種而難生長,故商代人求豐年隻求黍。我國古代農業發明者有後稷,有神農。“後”者,上帝也。“後”與“神”都是形容詞,神農姓薑,後稷姓姬,此兩人均在中國西部,何以不稱“後稻”或“後麥”而稱“後稷”呢?這是一個問題,因為中國最古的農作物是稷。黍、稷有共同之性格,都是高地農作物。

评分

錢穆先生科普瞭很多我以前都不知道的知識,真欽佩這些知識淵博的人!!!課堂講課的一些小俏皮也顯得先生很可愛!

评分

錢穆雖然號稱是國學大師,但是他受新史學的影響並不小,這部《社會經濟史講稿》,是他在香港新亞書院上課的筆記,在書中錢穆不止一次提及馬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但是認為馬剋思的講法與中國傳統社會不相符閤,所以自己要將中國古代社會經濟的情況講述一遍。不過,我們讀完之後,就能感覺到錢穆這部作品,雖然稱社會經濟史,但是實際上應該是政治經濟史,書中依舊強調瞭傳統政治的經濟政策和各種政治製度的配閤,講述社會經濟的內容反而是很小一部分。另外,馬剋思的政治經濟學是認為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也就通過曆史上經濟的發展來決定上層建築的演變,錢穆在書中也不止一次提及政治製度和政策的變化,卻很少提及這些變化究竟是經濟發展引起的,還是政策改變瞭原來的經濟麵貌。當然,這部書隻是一部課堂筆記,而不是正式的研究著作。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